共产党成功地用马英九牵制住国民党

陈嘉宏
2023-04-10
image
马英九结束中国祭祖活动,在机场与蜂拥而至的蓝营支持者愉快握手。(摄影:张哲伟/上报)

选举是个好东西,除了可以汇聚民意,也可以让身处其中的政党,了解自己的主张与民意的落差,据而改变自己希望能取得政权。过去30多年的民进党史,其实也是个民进党转型史;没有96年大败给李登辉,不会有99年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与2000年的首次政党轮替;没有12年输给“九二共识”的痛彻心扉,就不会有16年“维持现状”与蔡英文过去7年稳定执政的高峰。

在政党追求执政的大前提下,每一次的失败都应该是下次成功之母;不过,这民主政治的原则并不适用于国民党。过去7年,国民党连续两次以极高的票数落差输掉总统大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关键在它的两岸政策出了大问题。这个政党无视过去10年国际政经结构南辕北辙的大转变,把自己形塑成一个坚持“亲中”的政党,与台湾的民意市场越离越远,“两岸论述”早已成为国民党的挑战总统职位的阿基里斯之踵。

但并非所有国民党人对于台湾民意的急遽转变都无感,例如年轻的前任主席江启臣,他主张国民党应该搁置九二论述,把它当成一种“历史描述”;不过,此说随即引来前总统马英九的不满,认为这是“跟著民进党起舞”。这大帽子一扣,江启臣随即噤声,改革之议也不了了之。例如现任党主席朱立伦,他曾公开表达国民党是“亲美反共”的政党,但在遭到党内围剿后,也从未再提起。

虽然历任党主席改革无力,但临近选举,又为国民党开启另一个改变的窗口。选举就是要赢,想赢就得争取多数民意的支持;如同当年绿营支持者收敛台独党纲力挺民进党修正两岸论述以赢得政权,选举也为国民党带来改革的趋力,党的总统参选人可以有比较大的话语权带领支持者改变。郭台铭在美国说出台湾不能依赖中国,须与美国和日本加强整合是一个例子;而侯友宜这些年来一直与国民党主流论述维持距离,明哲保身,许多人也期待他能够端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两岸论述,与旧国民党有所切割。

不过,这样的期望在马英九的中国祭祖之行之后已经完全破灭。

过去10多年来,马英九“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两岸论述一直主导蓝营的两岸路线,但随著习近平公开揭露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以及两次总统选举大败,使得马英九路线的追随者越来越少。马的此趟中国行,会见与接待的层级虽然不高,却在夹缝中说出“中华民国”、“总统”等彼岸视为禁忌的字眼。在共产党严密的媒体管控下,此事无伤大雅,但对气闷了好几年的蓝营支持者而言,却是一个情绪的出口。

九二共识是不是如马英九所言“又活过来了”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但可以确定的是,透过这趟中国行,其实是让马英九“又活过来了”。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对于马英九的中国行无感,但蓝营支持者对于马的演出却是内心波涛汹涌;透过蓝营的自说自话,认为马此行证明“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可行的”,国民党内也因此再次确立“尊马”的路线。

在“尊马”路线下,原本说要“亲美反共”的党主席朱立伦第一时间就说出“非常认同马英九此行的立场”。而马英九回国的接机人潮更让蓝营总统参选人无人敢撄其锋,尤其侯友宜与郭台铭两人民调越拉越近,两人同为“弱势参选人”,即使内心再有不同于九二共识的想法,在不敢得罪蓝营核心支持者的前提下,根本已没有能力改变这套早已被台湾主流民意抛弃的两岸论述。

中共是否利用马英九访中削弱蔡英文访美政治意义,或许见仁见智;不过,共产党至少很成功地利用马英九此行牵制住国民党,使其跟随台湾民意与时俱进的可能性几乎荡然无存。只要国民党继续承认“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这个政党永远是共产党用以搬弄台湾政治的杠杆,这才是马英九此趟中国行之于中共的最大意义。

(※作者为《上报》总主笔。全文转自上报)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