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不发朋友圈,可能是一种衰老的标志

里约热泪奴
2023-10-22
image
网络图片

人的孤独与摆脱孤独的冲动是永恒的。沉默有时候会给人带来力量,你需要握紧它;沉默有时候也会给人戴上枷锁,你得挣脱它。

你有多久没更新朋友圈了?

你的朋友圈是否也设置了“仅展示最近三天”?

你又有多少朋友从朋友圈“消失”了?

这似乎可以成为我们当下的灵魂三问。

不久前,微博话题“为什么好多人都消失在朋友圈了”冲上了热搜榜的第一名,可视为此灵魂三问的一个旁证。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有人说,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很多中年人消失在朋友圈——王小波说:

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确实,这个年龄段的人,尤其是男人,表达欲望应该随着荷尔蒙一起下降了。

01

有人总结了一些人从朋友圈消失的原因。

比如,隐私和安全问题,随着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泄漏和滥用问题逐渐暴露,一些人担心在朋友圈中分享生活细节会导致隐私泄露;

社交压力问题,一些人可能感到朋友圈需要不断更新、点赞和评论,以维护社交关系,这令人疲惫;

时间管理和效率问题,一些人可能意识到他们在朋友圈上投入的时间和获取到的回报之间存在不平衡,这促使他们选择减少或停止使用朋友圈,等等。

我认为这背后最终涉及的首先是一个信任问题。

事实上,朋友圈早已不再是真正的朋友圈。

随着社交媒体对日常生活的密集覆盖与延伸——社交场合,人们见面往往不再习惯递名片,而是扫一下微信二维码——一个人的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庞杂,包括了亲朋好友、同事、熟人和陌生人。这使得分组管理变得繁琐,人们不再愿意投入大量时间来管理不同群体的隐私设置。

发表一条朋友圈动态,由此比想象的更复杂,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的表达。

最近网上有一首挺火的诗,标题叫《炮没约成》(作者:任相君),推出这诗的公号的历史阅读量在1000上下,但这首诗成为了爆款,达到了10万+。

诗不长,兹录如下:

啥都挺顺利的/一起吃了饭/然后一起喝咖啡/还看了一场电影/下午的风凉爽适中/开的房间雅致洁净/都各自洗完澡了/随口聊起了俄乌和以哈战争时/掰了。

这首诗之所以成为爆款,是因为它以口语化的形式,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我们身边的价值观底线撕裂的场景。

事实上,最近哈以冲突爆发起来,在我们的朋友圈、微信群里,已经发生了对立与撕裂,挺以的挺哈的之间,可谓“炮火连天”。

既然这样,一些人干脆选择减少或者不发布可能引起争议、暴露价值观取向的内容,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些体制中人尤其如此。

02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发朋友圈了?其中的高赞回答是:想发的“朋友圈”已经以私信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人到中年,很多人可能已经活得通透——朋友圈常常成为人们展示生活的场所,许多人通过精心选择和加工的照片和内容来呈现一个看似完美的形象,花花草草、旅游美食,打造岁月静好的人设,但很多中年人已经对此感到兴味索然。能发的不想发,想发的不敢发,朋友圈逐渐荒芜也就并不奇怪了。

不过,要说他们真的就此在朋友圈消失,或者说,就此告别朋友圈,当然很难。

因为,人毕竟是一种群居动物。微信的界面上,是一个人孤独的小小的身影,面对一颗硕大的星球。孤独也许是人的宿命,但人终其一生,也在像摆脱地心引力一样摆脱孤独。

从这个角度看,朋友圈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将无数孤独的人链接在一起,塑造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前所未有的生活。是不是很像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的那句名言——“媒介即人的延伸”?

有人曾举例,她某天发了一条朋友圈“特殊的节日不想一个人过,谁陪我一起吃个晚饭?”原本带有几分调侃,没想到很快就约到了朋友。正和朋友大快朵颐之际,又接到了老父亲的电话,原来老人刷到了女儿的朋友圈,怕她伤感,赶忙来电安慰。

我也曾有类似体验。

疫情期间,有一次家人突然发病,考虑到彼时去医院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平时甚少发朋友圈的我,在去医院前发了一条朋友圈,求购某种药物。

没想到迅速收到众多回应,许多平时不怎么在朋友圈互动的朋友纷纷与我联系,最终,一个住处离我不远的朋友开车送来了药物——难怪有句话叫“万能的朋友圈”。

03

早在2021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就在演讲中表示,每天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其中有7.8亿人每天在刷朋友圈,1.2亿人会每天更新朋友圈。

这组数字很有趣,它表明,虽然很多人选择在朋友圈隐身,但还是保持对他人的关注,也就是说,自己不希望被人看到的同时,希望看到别人。

其实,这些刷朋友圈的人,不只是为了获取信息,潜意识里也是在为摆脱孤独而寻找价值观的同类。

朋友圈曾有一篇爆款文,称三观一致必将取代血缘关系,成为新的人际纽带。这就是基于社交媒体建立起来的判断。

虽然这话也未免绝对,三观不一致,但血缘关系无法取代;不过,它也确实昭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人际关系,即血缘的重要性退场,人们会因为价值观的相通,感情上的相惜,灵魂上的共鸣,走在一起。

人与人始于外观,终于三观。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曾经说过,考察一个人的判断力,主要考察他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的可怜人,长期活在单一的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

基于此,我认为朋友圈还有一种筛选功能,即把那些离自己的精神世界很远的人剔除出去。

人到中年,常说人际圈需要做减法,而朋友圈是标示、筛选人群的最好方式之一,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朋友圈价值观撕裂也不完全是坏事,它在无意中完成了人际关系的重组。

但是,筛选或者被筛选的前提,是你得先暴露自己。如果人人都渴望发现别人但又不希望自己被他人发现,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所以,如果标榜自己不发朋友圈,就像有人标榜自己在互联网时代不读书一样,是一件非常无趣的事情。不发朋友圈可能也会和戴手串、端泡着枸杞的茶杯等一样,成为油腻中年的另一种标配。

朋友圈未来当然有可能迭代。但人的孤独与摆脱孤独的冲动是永恒的。沉默有时候会给人带来力量,你需要握紧它;沉默有时候也会给人戴上枷锁,你得挣脱它。

同样,一个不发朋友圈的中年人,可能意味着通达、成熟,但也可能是一种衰老的标志。这个时候,你需要对此保持必要的警觉,寻回像少年一样有着旺盛表达欲的心。

因此,请你走出自我营造并且设定的洞穴,好吗?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冰川思享号,原文已被删除)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救救工厂:工厂真的卷不动了

浦铭心  2024-11-04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