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 回顾2023年,中国与菲律宾于南中国海争锋相对,导致两国紧张局势升级。观察人士分析,北京的海上侵略行径已经改变了南中国海现状,但马尼拉公开有关中国海警船非法行动的影像也取得成效,进一步强化国际社会对菲律宾的支持。不过,未来中菲的海上主权纷争究竟会有所减缓还是扩大,目前还很难说。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11月19日在参与夏威夷亚太安全研究中心(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举办的座谈会时,对南中国海目前的局势发表看法,他说:“不幸的是,我无法对大家报告情况正在改善….情势比以前更加严峻。”
小马科斯这番话语显示,南中国海并不平静,特别是菲律宾和中国今年的海上对峙事件频传,让这片具有主权争议的海域成为军事冲突的潜在热点。
即便南中国海争议由来已久,但回顾中菲过去一年在此的冲突,专长海洋法及南中国海研究的台湾国际法学会副秘书长林廷辉说,北京借由2021年2月1日通过的《海警法》扩大海上专断行径,干扰及破坏菲律宾对搁浅于南中国海环礁上,一艘年久失修的军舰进行补给工作,而这些作法已经改变了南中国海现况。
军事动作升级 专家:北京已改变南中国海现状
林廷辉告诉美国之音:“我们常常在讨论中国《海警法》当中的第21条,如果有一些外国军舰不离开的话,它(指中国)可以采用拖离的一个做法,所以今年也传出说在仁爱礁(Second Thomas Shoal,指第二托马斯浅滩,菲律宾称阿云锦浅滩)的附近也出现了拖吊船,这个做法其实不单单只是在阻止,菲律宾进行军舰的补给以及保修,另外来讲的话,可能中国在趁虚的情况之下,会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措施。”
林廷辉所指的军舰,是指马德雷山号登陆舰(BRP Sierra Madre),菲律宾将这艘锈迹斑斑的废弃军舰搁置在第二托马斯礁,以强化其主权声索。
不过,北京则希望借由马德雷山号的自然坍塌,获得对第二托马斯礁的主权,因此力阻菲律宾对马德雷山号进行任何形式的修补。
林廷辉认为,虽然菲律宾对马德雷山号进行的补给任务并非首次受到阻挠,但今年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动作更加肆无忌惮,确实导致这片海域的紧张局势加剧。
林廷辉说: “比如说从(2023)年初的阻挠,阻挠之后,在年中就有一些水炮射击的这种情况出现,然后在10月底的时候又出现了撞船事件,中国的海上民兵船去撞菲律宾的公务船,或者是说中国的公务船去撞菲律宾的补给船。不管什么样的做法,它(指中国)的确都不断地在升高态势。”
早在2016年,国际仲裁法院就已宣告,中国在南中国海主张的“九段线”没有法律依据,菲律宾也屡次公开对中国片面将一大部份南中国海领土都纳入其疆域表达抗议。
不过,中国置之不理,至今仍声称对几乎整个南中国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让同样涉入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东盟国家,也出面坚称其海域主张。
但美国斯坦福大学国家安全创新中心(Gordian Knot Center for National Security Innovation)海光中心主任雷·鲍威尔(Raymond Powell)说,特别是北京和马尼拉的海上冲突,在今年显得益发激烈的主要原因,其实与后者采取与过往截然不同的战略有关。
以非武力回应中国灰色威胁 菲律宾收到成效
鲍威尔告诉美国之音:“事实上,菲律宾已决定进行反击。今年与先前不同的是,当菲律宾与中国的冲突升级时,前者决定开始将这些对峙公诸于世,我想这导致紧张局势升高。”
鲍威尔在先前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访问时,将马尼拉新的海上战术称之为“主动的透明度宣传”(assertive transparency campaign),意指在面对中国愈来愈强势的海上威胁同时,菲律宾今年开始数次借由照片和影片,对外公布中国海警船在海上的挑衅行为,或是亲自带着外国记者前往两国具有主权争议的海域,让这些媒体第一手见证中国在海上的不法行径。
专注东南亚研究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者杭特·马斯顿(Hunter Marston)称,菲律宾的这些南中国海战略是“明智之举”(a smart move),毕竟相比中国,菲律宾船只吨位小了许多、海军兵力也明显不如中国,但后者在军事上处于劣势,却激发其以非武力的方式,积极回应北京的灰色行动。
马斯顿告诉美国之音:“正是因为菲律宾的巡逻舰吨位较小、其数量与中国可针对菲律宾部署的船只数量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菲律宾便可借此呼吁其盟友美国,启动1951 年(美菲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Mutual Defense Treaty),或是它也可以使用像是资讯战的创新手法,来反击中国的非法主张。因此,菲律宾实际上是在用和平的方式,来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北京在测试美对菲防卫承诺底线
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规定,华盛顿有义务在菲律宾受到武装攻击时提供保护。 11月15日,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J. Austin)和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托·特奥多罗(Gilberto Teodoro Jr)才发表联合声明,除了批评北京近期在南中国海,对菲律宾船只进行骚扰、以及对美国飞机与船只的危险行动,还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范围,包括太平洋所有地方的美菲军队、公共船只和飞机,以及南中国海。
台湾国际法学会副秘书长林廷辉强调,美国从乔·拜登(Joe Biden)总统于2021年上台时,就不断有官员重申,美国会透过与菲律宾的《共同防御条约》,提供对马尼拉的防卫支持,这某种程度上有效震慑了中国,但与此同时,北京也在测试华府的底线。
林廷辉说:“到目前为止,你看现在中共虽然去包围仁爱礁,但是迟迟不敢用军舰、或者是用海警船的方式,去对菲律宾的军事部门来动手,其实也就是在防范(美菲)启动防御条约。那菲律宾也在测试美国的诚意是什么、中共也在测试,美国是不是会信守这个条约的承诺,所以中共目前先用海上民兵船去测试,对外宣称是渔船的行为,而不是军事行为,这样的话可以避掉启动美菲防御条约。“
中菲未来的南中国海策略为何?
虽然中国也不愿与菲律宾、甚至美国在南中国海直接发生冲突,但在海上分歧未见缓解同时,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11月19日强调,有鉴于东盟和中国之间的“南中国海行为准则”(COC)谈判进程缓慢,菲律宾已经和越南和马来西亚进行接触,讨论制定另一套行为准则,希望将其推广至其他东南亚国家。
为了维持南中国海和平稳定,中国和东盟十国于2002年就达成不具约束力的“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DOC),并为推进和落实宣言,于2017年启动“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的文本内容磋商,目前正展开第二轮审读。
不过,林廷辉说,“南中国海行为准则”之所以谈判进度牛步,“其实大家心知肚明”,主要原因就是中国要借由这项准则,阻挡美国等所谓“域外势力”的国家干涉南中国海事务,这让东南亚国家非常不满中国在准则里提出的相关条款,但菲律宾总统这项新主张,可能可以让同样涉入南中国海争端的东南亚国家,一同集体施压中国,维护东盟未来在海上的主权利益。
林廷辉说:“菲律宾可能在正在做一件事情,现在既然准则跟中国进入到那么困难的阶段,那是不是我们东南亚国家应该要有一个自己的共识,然后再用东协(东盟)共识来跟中国来谈,或许那个力道可以逼迫中国在准则方面能够有更好的进展。所以这个做法来讲,我认为是比较聪明的做法。”
除此之外,斯坦福大学的鲍威尔说,马尼拉在未来可能将继续公开一系列中国船只涉及海上胁迫的影像来争取国际支持,直到它取得在与北京谈判南中国海争端的有利位置,但谈到北京明年在南中国海的战略布局,鲍威尔认为,究竟它会试图和缓中菲纷争、还是不计后果地扩大海上侵略行径,目前仍难以预测。
他说:“中国可能认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侵略成本太过巨大,因此虽然它要维持自己的立场,但就不会对菲律宾船只进行更激进的挑衅行为,试图降温冲突。但它也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方向,也就是中国可能认为需要给菲律宾一个教训,所以它变得更加咄咄逼人。这其实取决于一个难以捉摸的问题,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究竟在想什么?”
文章来源:美国之音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