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县城青年只是想好好活下去

滚君
2024-02-17
image
网络图片

无意中在微博上刷到了纪录片导演的一段演讲。

他的演讲主题非常有意思——我拍了杀马特。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相信大部分的90后乃至85后,对这类人群并不陌生。

毕竟在当年非主流文化如洪水猛兽般来袭时,“杀马特”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然在近些年来,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当中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但依然还是有那么一群人在农村、县城、工业区坚守着这种“文化”。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如今可能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只是把他们当成笑柄、神经病、社会的异端或者糟粕……反正形容他们的都没什么好词。

甚至还有人专门雇打手,寻找他们暴揍一顿发泄情绪。

2019年,李一凡导演拍摄了一部名为《杀马特,我爱你》的纪录片,其中记录了我们所谓的这群“低级社畜”的真实生活。

纪录片和本次演讲内容,其核心都是一样的,我归纳了三个点。

1、杀马特具体是哪一类人。

2、为什么成为杀马特。

3、杀马特的精神世界以及生活现状到底是怎样的。

其实他们和大部分人一样,都是在夹缝中生存与生活抗争的小人物而已。

1

石排镇,位于广东东莞的东北部,在这里工地、厂房随处可见,耳朵里充斥着机器的轰鸣,连空气中都夹杂着机油的味道。

这里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杀马特聚集地,曾经是现在依然也是。

由此可见,这类人群和工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当下大部分的杀马特都是农民工的一部分,他们有些是农村留守儿童,有一些则是农民工二代。

平均工作年龄为14岁,小一点的可能才12岁。

从一个非常贫瘠的地方,来到了另外一个比较贫瘠的地方渴望多挣点钱。

但令人失望的是,在这里工厂不会提供五险一金,他们更没有能力自己去交社保。

同时因为信息的闭塞,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所以“杀马特”成为了自己唯一的精神出口。

在石排的工厂上班,那种劳累程度你想都不敢想。

每天在流水线上手脚不停的连续工作12个小时已成常态,晚上回到家吃碗泡面,洗个头就早早睡下了,第二天继续。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很多工人因受不了这样的生活而产生了抑郁症。

纪录片中,一位曾经的杀马特同时也是一位工厂内的女工是这样说的:

“那时候我特别压抑,那时候就会有一种想要自杀的感觉。我就上网去搜查一种叫什么安乐死的药物,我都不想活了。”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还有一些同样也是在工厂上班的,因为感觉自己并没有存在感,到处都是死气沉沉的,所以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就算别人骂自己两句,也有人跟自己说话呀。”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再加上以上说的这两大类人,其中有很多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内心是极度缺少爱的。

而杀马特家族,就成为了自己表达爱和接收爱的一种载体。

利用外形引起别人的关注,以及保护自己不受社会外界侵扰的外壳。

他们在一起聚会、游玩、互诉衷肠。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只有在这一刻,他们才是最真实的自己,完全放下内心的戒备。

看到这一幕,我不会觉得可笑,而是感同身受。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好以及社交圈,这里面大多都是与自己聊得来,三观相符合的。

这帮“特殊群体”只不过就是找了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可为什么外界对他们恶意这么大呢?

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2

外面的世界非常精彩,但是对大部分生活在石排镇的杀马特而言,却是一无所知。

李一凡在演讲中说道:

“很多杀马特跟我讲,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你就想想,这个认知在今天有多么恐怖。”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随后他聊到了自己在拍摄时的一段经历。

为了能融入其中,以及充分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李一凡开始频繁加他们的个人社交账号,微信、qq、快手……

最后以至于,自己手机每天的日推都是与杀马特相关的内容,甚至开始频繁显示招工信息。

“我们不到那,不加他们手机的时候,我们永远看不到这些推送。”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如今虽然AI人工智能非常的发达,却成为了阶级与阶级之间相互了解的阻碍。

我们不可能看到他们每天所接收到的信息,而他们也不可能看到我们所关注的,从而产生很大的隔阂。

即便是这些人去到了大城市,在那个霓虹闪耀、高楼耸立的地方也会让他们觉得无所适从。

这里面通过一位务工人员,自述在成为杀马特之前的一段经历,让大家明白现实生活中,如果他们离开了这里,处境会多么尴尬。

当时他第一次来到城市打工,突然感觉所有地方都是一个样子,甚至出门后都不晓得怎么回去。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有一次正当他踌躇之时,对面突然来了一位陌生的女子。

“兄弟,你在这里干嘛?”

“我在找回家的路”。

“那我带你去吧。”

朴实的他就随这位女子去了。

没想到走到一半,女子突然问他借钱,原因是自己遇到了点困难,下个月发工资就还钱。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最后结果就是:

钱借出去了,但是等了5个月之余也没还。

他的遭遇仅仅是一小部分,还有那些偷被抢的、被辱骂的、被歧视的……

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外界的恶意,另外一方面则是告诉我们因为各个阶层的信息不匹配,而造成这类人到底对外界有多么未知。

而对于我们来讲,相对富裕的生活让我们对那些县城最底层的生活,一无所知。

3

如今,那些老一辈的杀马特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种地或者做一些其他的小买卖。

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们已经厌恶了工厂的生活,而另外最大的一部分则是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成为留守儿童,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成长。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迫于社会上的种种歧视,很多也已经剪去了曾经的长发。

一个个曾经的县城青年还在以“正常人”的模样,做着和10年前同样的事情,一样微薄的收入,一样的疲惫感。

像一支刺猬被拔去了倒刺,将自己最脆弱的地方一览无余的展现给世人,任人宰割。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会真的认为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错误,杀马特就是犯罪,就该被社会抛弃、众人嘲讽。

他们已经在物质上很贫瘠了,精神上的寄托被再一次剥夺,令人无奈。

表面上他们在抗争,实则曾经花哨的服饰、直立的长发只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曾经在石排镇有款T恤卖的十分火爆,上面印着几个大字: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简简单单八个大字,道出了当今年轻人最大的愿景。

但也和视频中所说的一样:

“也许我这一辈子都挣不到一百万。”

不经意间,这我想到了前段时间被日本拍成纪录片的“三和人才市场”。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在这里的年轻人被人戏称为“三和大神”,他们拿着每天100元—150元的日结工资,勉强度日。

因为在很多大型工厂的日子太过劳累、钱来的慢、不自由,所以他们就以这样的方式挣“快钱”。

即便工资很低,有时还得挨饿,但依然享受着此类散漫的生活。

也就是这样他们被扣上了“好吃懒做”的帽子。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些人其实绝大部分曾经是努力过的,只不过运气不好幻灭了。

从农村来到大城市,看着高楼耸立的场景,有些人抗住了,有些人跌下深渊。

杀马特和三和大神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杀马特有一个坚硬的外壳和精神寄托。

看似现在全国上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实则大城市和农、县城等一些小地方的隔阂始终存在。

最终这些县城青年只能选择继续回到原地,日复一日苟延残喘的度日。

活着就好。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摇滚客

猜你喜欢

50岁,工地发不了工资

何国胜  2024-05-17

地产的底气,统计大哥给的

太子文  2024-04-23

编辑推荐

钟睒睒,太猛了!

魏春亮  2024-11-25

匹夫不可夺志

馮睎乾十三維度  2024-11-25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