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普联合声明有新意 对美西方敌意满满

夜话中南海
2024-05-20
image
习近平 普京(图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习近平和普京昨天在北京签署了中俄两国《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之后,外界评论并不十分热烈,原因可能是此份“声明”中还是沿用了去年3月习近平亲临莫斯科给普京送温暖时签订的那份中俄两国《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对两国关系的“不结盟”定位。

在中国墙内的官网中一向“标新立异”的财新网在全文转载昨天的这份“联合声明”时,也特别以《中俄联合声明:中俄关系超越冷战时期模式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标题,似在提醒墙内外读者:我们的习总书记还是有“底线”的。

笔者同时注意到法广的一篇分析文章《中国学者聚焦中俄联合声明不再提友好无上限》,说是“中俄联合声明不再提友好无止境,中国学者认为是俄乌战争影响”。

文章引述了上海学者沈丁立的话:中国的表述转变,是对俄乌战争影响的理性评估。

按照这位沈丁立学者对法广记者的说法:俄罗斯武力攻击乌克兰,掠夺对方国土,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时,被13国谴责。在联合国特别会议投票时,被141国谴责。中国两次都投弃权票。

法广的文章还说:“沈丁立表示,中国很明显不愿意被世界看作,它和俄罗斯的合作是针对乌克兰或者任何其他国家的。前述联合声明表述的转变,是中国在评估了俄乌战争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家利益之影响之后,所做出的理性行为。”

如上报道沈丁立分析内容的文章已经被多家媒体转载,可见有一定的被“认同度”。

不过需要纠正的是,首先:前年的2月4日普京和习近平在北京签署的中俄两国《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中,就已经有了“不针对第三国”的表述。原话是:“双方倡导并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指出中俄新型国家间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模式。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加强战略协作不针对第三国,也不受第三国和国际形势变幻影响。”

其次,如上这段话里的“没有止境“和”没有禁区“的表述也并非是现在才”失踪“的,在去年3月习近平亲赴莫斯科给普京送温暖期间双方签署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类似表述已经被弃用。同时也把”不针对第三国”的相关表述扩展如下:“中俄关系不是类似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而是超越该种国家关系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性质”。

而今年的新说法与去年的旧版本大同小异,即:“当前的中俄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性质”。

仔细分析一下,在这个所谓“两国关系定位”问题上再度表态时,今年所做的细微修改还是值得关注的。那就是把“不针对第三国”,改成了“不针对第三方”。

“第三国”是特指“某国”,而”第三方”当然是涵盖范围更广。 

笔者在通读昨天的习、普“联合声明”并将其与去年和前年的那两份作了对比之后,对如上引述的墙内学者所谓“理性行为”的说法不能苟同。而更不能苟同的是美国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的说法:中俄联合声明并没有新意!

就在这份习近平和普京的最新“联合声明“出笼的前一天,自由亚洲电台发表了《普京新任期首访中国 中俄元首峰会成全球地缘政治转折点》一文,文中引述关注中俄关系的中国学者苏宁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评论内容:事实上将终身执政的普京,在其连任后第一次出访就到北京,显示中俄两国的特殊关系已经到达新阶段。她说:“俄中两国业已形成特殊伙伴关系,既是反民主的反共和的威权主义轴心同盟,也是在俄乌战争中的战略同盟。特别对普京来说,连任后寻求战争形态转型,试图从特别军事行动的无奈持续向一场总体的持久战转型,这需要俄中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和协调,甚至可能包括战争范围的扩大,也就是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俄中元首峰会对世界和平将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而随后出笼的习、普“联合声明”内容真的是准确地呼应了苏宁的评论。先看如下这段自我“高度评价”:“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格局,中俄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凸显出稳定、坚韧的特质,正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请不要将这段内容单纯地解释为习近平和普京两人之间的互慰,如此宣示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要让“试图破坏中俄关系”的美国及西方世界听明白:“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非权宜之计,不受一时一事影响,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独立价值。双方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反对任何阻挠两国关系正常发展,干涉两国内部事务,限制两国经济、技术、国际空间的企图。”

事实上,昨天的这份习普“联合声明”,可谓“新意”—-也就是对美国西方世界的敌意满满。除了如上的表述是“史无前例”,昨天的习、普“联合声明”更凸显的一个“新意”就是篇幅上的“前所未有”。

前年普京在北京与习近平签署的那一份“联合声明”只有7600字左右,去年的是9300字左右,而今年的居然长达12800字左右。不说前年,就只比去年,篇幅加长了这么多怎么可能没有“新意“呢?总不能把这在去年的基础上多加进去的三千多字都硬看成是“车轱辘话反复说”吧?

而就是在去年基础上多出的文字内容,首先就是《联合早报》一篇报道文章的标题所说:《中俄联合声明大篇幅批美 强调将加强协调配合应对》。

该文内容是:俄总统普京是次访华首日就与习近平签署了深化两国关系的联合声明,其中大篇幅批判美国,并提到两国将加强协调配合,应对美国对中俄的“双遏制”政策。声明13次提及美国,批判其在南太平洋、亚太、欧洲的军事部署与集团对抗,并指责美国在世界各地部署导弹“极端破坏地区稳定、对中俄构成直接安全威胁”。

声明更强调,中俄将加强协调配合,“应对美国对中俄非建设性、敌对的所谓‘双遏制’政策”。

该报道文章引述台湾成功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宏仁的分析,说是中俄这次在联合声明中对美国的批判程度,较2023年习近平访问莫斯科时更加激烈。所以,在这次普京访华后,中俄与欧美间的对立情势会更加严峻。

总之,两国都以公开“声明”的形式宣布铁了心要联合抗美反欧了。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帕特尔对习、普最新“联合声明”的表态,大意是中国不能既希望与欧洲和其他国家建立(更好的)关系,同时又继续加剧长期以来对欧洲安全造成的最大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鱼与熊掌兼得”。

把美国政府发言人的“既要又要”,翻译成“鱼和熊掌兼得”,很是传神。而习近平通过这份与普京的最新“联合声明”所要回敬美国和西方的,恰恰就是:北极熊普京的“熊掌”我不但要大吃特吃,而且还要长期吃,永远吃。至于美国的西方的“鱼”,我习近平的态度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你美国不上钩拉倒,“上钩”的“愿者”总会存在,比如不久前到北京磕头的德国,再比如刚刚满足了习近平夫妇强烈虚荣心的法国……。

还记得上月下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北京“在一系列问题上向中国官员施压”未遂后,被媒体报道说:当被问及中国领导人是否同意限制对俄罗斯国防工业的支持时,这位美国高级外交官没有表示已经取得进展,但他指出,俄罗斯国防工业包括机床、无人机零部件、半导体和其他对助长克里姆林宫乌克兰战争至关重要的产品,来自中国。 布林肯在中国罕见明确表示,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俄罗斯将难以维持对乌克兰的攻击。

而我们前面引述的习近平和普京联合声明“反对任何阻挠两国关系正常发展,干涉两国内部事务,限制两国经济、技术、国际空间的企图”,就是对布林肯的最强有力回击。

请看习、普最新“联合声明”中的如下一段比过去历次“声明”的同类内容都复杂得多、具体得多、丰富得多的“合作”项目列举:“提升工业和创新领域合作水平,共同发展先进产业,加强技术和生产合作,包括民用航空制造业、造船业、汽车制造业、设备制造业、电子工业、冶金业、铁矿开采业、化工业和森林工业。为双方实施优先领域前景项目创造良好条件,扩大工业产品贸易往来并提高其在双边贸易中占比,助推两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开展互利合作,包括人工智能、通信、软件、物联网、开源、网络和数据安全、电子游戏、无线电频率协调、职业教育和专业科学研究。巩固双方航天领域长期伙伴关系,实施符合中俄共同利益的国家航天计划大项目,推动包括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在内的月球及深空探测领域合作,加强北斗和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合作……”。

限于篇幅,我们这里不可能把习近平和普京的从前年到昨天的三份“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详细引述之后再作对比,只能在自己对比了之后在这里负责任地说一句,昨天新出台的“联合声明”中完全可以用“包罗万象”形容之的两国科技、经贸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内容,几乎每项都是对俄国在乌克兰打“持久战”的最有力支持。正如布林肯所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俄国将难以维持对乌克兰的攻击。但是,美国又能拿中国怎么样呢?

昨天,美国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前主席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在接受我们自由亚洲电台粤语组的采访时指出:北京不顾华盛顿的一再警告,坚持向俄罗斯战争机器提供援助,外界认为中国能够在俄乌危机中发挥调停作用的想法十分天真,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共不值得信任。他说:“中国向普京的战争机器提供武器,加剧了乌克兰的混乱,不顾华盛顿的一再警告。尽管拜登总统在普京对乌发动战争方面划出了红线,但中国仍在继续帮助普京。因此,对中国可能以某种方式成为和平缔造者或稳定力量的想法,我认为充其量是天真的。”

习近平政权是否愿意在俄乌之间斡旋,以及如何斡旋,何时斡旋,都只是要从中共政权当今和今后一段时间的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 丝毫不会受到中俄(苏)之间黑暗历史的影响。其次,今年的习近平和去年访问莫斯科时的习近平相比,似乎已经不再急于扮演俄乌战争“调停人”的角色了。出发点和普京的计划类似,就是双方都希望战争再持续一段时间,以令普京手握更多、更大的“谈判“筹码。进一步的分析内容,留待本专栏的下篇文章继续。

全文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