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终有时 相逢相聚本无意
——采訪台裔澳洲女青年藝術家李如詩

晓宇
2021-03-17
image
李如诗艺术展。图:看中国

出生于台湾,3岁移民澳洲,年纪轻轻,就被邀请到中国、台湾、日本、泰国、土耳其和澳大利亚等地参加展览,主持研讨 会和会谈。她的作品被中国景德镇的桃溪川博物馆,土耳其阿瓦诺斯的古瑞博物馆及多地博物馆收藏,她就是台裔澳洲女青年艺术家李如诗。她以陶瓷为载体,探索 传统和多元文化的美的概念,作为精神和崇高的跨文化语言。唤起了梦幻般的乌托邦幻想,同时表现出一种不安全和脆弱的感觉。  

此次,李如诗获邀参加“悉尼艺术月”(Art Month Sydney)系列活动,在悉尼Gallery Lane Cove+ Creative Studios艺廊举办 “Flora Ephemera”个人陶艺创作展。借由花的雕塑作品作为隐喻,探索生命的无常,呈现对生死的脆弱矛盾与重生过程的深思。  

本次,澳洲《看中国》报非常荣幸地采访到了李如诗艺术家,向我们介绍她创作背后的故事。  

李如诗
李如诗。图:看中国

请问您是如何走上陶艺家这条路的?  

我想我会走上艺术这条道路是因为我父亲的关系,他当年是台湾电视台著名的音乐制作 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热心慈善的人,他把80%的工资都捐出去了。后来,我父亲听说有很多华人在海外,无依无靠,非常孤独,他就放弃了所有的一切,跑到海 外和朋友一起搞了一个小小的教堂。我父亲一直跟我说,人这一辈子,你带不走任何东西,甚至带不走一件衣服。这让我开始思考,那我真正能留住的是甚么?  

我从小就对艺术很感兴趣,但我们家并没有条件支持我上甚么所谓的兴趣班,我 就自己画。我父母一开始是不支持我做艺术的,亚洲的父母嘛,都希望孩子能做一个稳定一点的工作。其实我当年还考上了悉尼大学的微生物专业,但是我后来偷偷 把那个录取通知书撕掉了。我是以绘画专业考入了澳洲国立艺术学院的,开始了勤工俭学的道路,父母看我很坚持,最后也就支持我做这行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 接触到了陶艺,并深深地被它所吸引。所以二年级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专业改成陶艺了。  

为甚么会选择陶艺作为媒介?  

陶艺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它的历史非常长,经历了很多的变迁。而且不论你贫富贵贱,来自哪里,你的身边一定会有陶瓷制品,也许是一个杯子,也许是吃饭用的碗,也许是桌上摆的花瓶,陶艺是属于全世界人的艺术品,不分国界,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通用语言。  

我这次的展览在讨论的是时间、生命和死亡关系,我希望所有看到这个展览的人都可以借由陶瓷这个媒介感受到我想传达的东西。  

您是从哪里汲取灵感的呢?  

19岁的时候,我的爱人去世了。接著,我父亲和我的兄弟接连得了癌症,最近我的父亲也因病去世了,所以死亡是我近几年需要接连面对的一件事情,这让我开始思考死亡、生命和时间这些事情,进而开始创作这次的展览。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同时也在思考,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很复杂,我有的不仅仅是正面或负面的情绪。我能感觉到,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一点点在放下自己的那些情绪。  

我还会去自然中汲取灵感。我的作品都是借由花的形式来展示的,但那并不是对自然的拙劣抄袭。我的做法是去大自然中冥想,感受身边的一切, 然后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花。如果我用大家都了解的花,比如牡丹或者菊花去表现,那对观众来说,只是二手信息。他们在观看的时候可能会先想到这个花的花语,然 后对这个作品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  

您的作品如此精巧,技术上是如何做到的?有没有遇到甚么困难?  

创作这个展览真的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我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仅仅是去做准备工作。我是先制作了大块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搬到展厅,剩下的细节部分,我每天早上9点半来,就站在展厅里搞,一直到半夜才走,差不多6天时间,每一个花瓣,每一片叶子,都是我手工制作。而且陶艺这种艺术形式是很脆弱的,它不像绘画,你画一幅就好了,它很易碎。我当年去台湾展览的时候,寄了两大箱陶艺展品,但最后有一整箱都碎了,所以做陶艺展是一定要多做准备的,因为你不知道会发生甚么。像这次,我就准备了三倍的艺术品。  

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您的创作有甚么影响,台湾的风土人情有没有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您的创作?  

肯定是有影响的,我的作品中有很多中国风的东西,比如摆放作品的花架,还有我会在作品中使用竹子这些材料,但是那并不是我有意设计的,而 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不过对我来说,我接触澳洲的文化还是比较多,澳洲更像是我的家,我更习惯这里的生活。我很庆幸,比起别的国家,澳洲是一个接受多元文化的国家。  

身分认同也是一个我还在寻找答案的问题,我相信每个有多种文化背景的人都会有这种烦恼。所以我使用陶艺来呈现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在语言和地域限制之外,一定有一种人类共通的语言,那跟爱,跟美有关,我想做的,就是用这种语言去触及更多的人。  

“花开花落终有时 相逢相聚本无意。”新生,死亡,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像四季的更迭,自然的循环,时间终会抹平一切。死亡与生命一直相辅相成,就像光在影之中,喜在哀之中。面对、接纳、并存,放下哀伤,继续人生路……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