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粮食官员本周二(12月1日)表示,中国将从印度进口10万吨大米,这是近30年来中国首次从印度进口大米。消息传出,引发舆论哗然,很多民众认为在中印冲突之下,中国仍向印度进口大米,说明中国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严重,中国明年很有可能发生粮荒。
自由亚洲电台引述FX168财经报社的报导,印度粮食官员本周二表示,由于泰国、缅甸和越南的大米供应日益紧张,加上印度政府在价格上大打折扣,中国已开始从印度进口大米,这是近30年来的首次。
消息传出,引发民众关注。自疫情发生以来,尽管中国官媒不断安抚民众,称“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2020年是一个丰收年”;“中国粮食储存稳定,进口不是因为缺粮,而是因为调整粮食结构”等等。但是仍有民众在网上发文,认为现在大陆农耕面积、农村人口日益减少,今年又天灾人祸不断,加上中国各地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猜测中国很有可能已经缺粮了。
疫情、灾情不断 加上谷贱伤农 大陆可能发生粮食危机
自由亚洲电台称,今年在COVID-19疫情和洪水灾害的破坏下,中国稻谷大幅减产,有大陆媒体估算过,减产幅度达到三成。但官方并未公布具体数字。
据苹果日报报导,虽然官方并未具体陈述疫情是否影响水稻生产,但是中国官员不停地吹嘘水稻生产展开得很成功;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再三强调透过激励性利益补偿机制,保护水稻主产区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水稻面积稳定在4.5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加上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再三提起注意粮食安全、制止餐饮浪费。这些都让民众认为疫情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十分严重。
报导称,除了疫情,今年大陆天灾不断,长江流域出现严重灾情,洪水淹没众多良田;广西爆发蝗灾,出现大量蝗虫,农作物被吃光,农民苦不堪言。在多重打击下,有分析认为,大陆恐怕会爆发大规模的粮食危机。
报导称,中国虽然一直“以农立国”,在过去的50年中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但是随著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日益减少,现在城镇人口早已超过农村人口,随著工业化、城市化影响,农地面积正在以每年4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不仅如此,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从越南等国家大量进口大米。这些国家的米价低廉,即使加上超额关税(65%)也比中国大米的价格低。因此许多加工企业会优先选用进口大米加工产品,导致中国大米过剩,价格下滑,甚至亏损,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一句话,谷贱伤农。
大陆市场大米正在悄悄涨价
自由亚洲电台引述武汉居民高先生的话:“现在超市的高粱和大米等食品都在悄悄加价,原来两元一斤的高粱,现在卖到四、五元一斤。大米价格现在都不好说了,它几时涨的都不知道,反正今年涨了。上个月买的东北延寿的大米,4.5元一斤。到明年春天可能就危险了。”
印度粮价低廉 农民抗议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今年受疫情影响,越南等东南亚部分国家为防止本国出现饥荒,减少大米出口或提高米价。报导引述唐先生的观点,他说在中印边界冲突正持续的时候,中国向印度进口大米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和找不到工作或者失业相比,缺粮更容易触发社会动乱。他认为未来几年中,中国粮食进口问题可能是一个全世界的大问题。
印度的一半国土是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99%,农业人口总数是世界农业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不过今年受疫情影响,印度农民难以将农作物推向市场,只能堆在仓库,任其腐烂。此次印度出售给大陆的10万吨大米,价格在300美元左右。每吨价格比泰国、越南、缅甸和巴基斯坦等国的价格低30美元。印度政府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出口粮食,引发印度农民的强烈不满。据印度传媒报导,近期印度农民纷纷走上街头表达抗议。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