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方》改编自2001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取材于加拿大纽芬兰的甘德小镇,描写了9.11恐怖袭击背后关于人性温暖和善良的故事。
2011年,911事件发生的第十年,剧本兼词曲创作者Irene Sankoff和David Hein花了1个月时间在甘德小镇采风。
他们走访了大量当年事件的亲历者,被这里一个个平凡人展现出的不平凡的慷慨所深深震撼。
两位创作者采集了近16,000个真实故事,将那次惊心动魄又温暖动人的事件经过创造性地融入到这部100分钟的音乐剧——《来自远方》。
2017年3月12日,这部音乐剧在百老汇正式首演,迅速刷新各项票房纪录,成为了百老汇当之无愧的现象级新作。
当年6月,《来自远方》的导演Christopher Ashley获得第71届托尼奖“音乐剧最佳导演奖”。
除了托尼奖之外,《来自远方》还陆续夺得了包括“最佳新音乐剧”、“最佳编舞”(Kelly Devine)在内的4项奥利弗大奖,包括“杰出百老汇新音乐剧”在内的5项外圈剧评人奖和包括“杰出音乐剧奖”在内的3项戏剧桌奖等等。
加拿大,纽芬兰省,甘德镇。2001年9月11日,纽约和华盛顿的恐怖袭击迫使38架飞机带著超过6,500名乘客紧急迫降在这个总人口不到1万的加拿大小镇。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他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有多长。没有任何准备,食物住宿短缺。他们有的是婴儿,有的是孕妇。可怕的是他们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有另外一位恐怖份子潜伏在他们之中。
突然之间,世界交汇于此处。岛民们几乎如条件反射般激发了行动力:改造临时避难所,筹集吃穿用度的物资,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热情之外,又无微不至地考虑到了妇女和儿童的特殊需求,考虑到机上更弱小的动物生灵——“他们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孤岛也造就了一个人(They say no man is an island,but an island makes aman.)。”
机上人在浩劫过后的创伤、恍惚、忐忑,岛民们用喝酒、对歌、斗舞去化解。人们聚在一起,共同面对飞机撞塌双子塔之际永远留下的创伤,面对日常生活中仍悬而未决的问题:小镇司机们还未放弃对劳工权利的呼求;女机长回忆起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反抗的性别歧视;然而在面对机上无辜的中东乘客时,也还是掩盖不住戒备之心……当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不约而同走进教堂,用不同的语言唱起同样意义的圣歌,那一刻还是看见了重建巴别塔的希望之光。
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9.11时期身处甘德小镇的澳洲夫妇Iain和Julia,当时,他们正从爱丁堡的一个科学会议前往芝加哥,并被迫在飞机上滞留了26个小时。
“一开始,我们大多数人都以为是飞机出了问题,在著陆之前,我们被告知在美国发生了事故,我们无法在芝加哥著陆,所以我们要去一个叫做甘德的地方。”Julia说,“著陆后我们又在飞机上待了26小时,我们的机长迈克给我们接通了BBC电台,那是我们第一次听到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都惊呆了,害怕又无助。”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也不知道跟我们一起下飞机的人里面是不是有恐怖份子。我们后来被安置在一栋当地居民的住宅里,当地人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必需用品和衣服,他们为我们做饭,让我们在那种时期也能洗个舒服的热水澡,美美地睡一觉。”Julia说。
在那最艰难的一周里,不同的文化冲击,高度的精神紧张最终都没有阻挡人性与善良——不安变成为了信任,音乐刺破了黑夜的恐惧,守望相助变成了永恒的情谊。
现实改编的故事确实有触动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剧不仅仅以内容取胜。滞留旅客与岛上居民两条线并行,台上的12名演员时而扮演纽芬兰本地的各个角色,时而偷偷变装又成为了come from away的不同来客。两条线的转换全靠灯光和椅子的位置变换,以及演员的服装和口音转换。
2012年,《来自远方》工作坊版本在加拿大首演,后来又从百老汇走向世界。它描绘了浩劫带来的创伤和人性中的善良,搭建起了一个可以暂时栖居的乌托邦、和谐的世界村——在历史长河中,人们突然被抛到此处,又如浮云散开。
有温暖,也有猜疑、恐惧、争吵,甚至分别,这就是音乐剧《来自远方》,是对于人们内心与生俱来的善良品质最好的礼赞。最终,所有的不安化为了把酒言欢的信任,所有的感激成长为历久弥坚的友谊。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