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走缓 中国多地基建工程难以为继

李迎
2025-02-08
image
中国的建设工地。(图片: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拖累了经济,一直依赖房地产收入的地方政府财政困难达到极限,许多基建工程被迫搁置。

日经中文网稍早前报导,在中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从市区公园内的观景台放眼望去,在穿过市中心的主干道上,铁路桥桥墩在几公里内等距离排列,但作为关键部分的铁轨却不见踪影。

附近民众抱怨,铁路桥工程搁置多年,毫无用处,都成“古迹”了。

这条全长45公里、穿过市中心的铁路于2016年开始建设,原计划今年营运,总工程费预计人民币126亿元,但因柳州市预算不足,工程于2021年停止,只留下桥墩和车站。

与广西相邻的贵州省也有因为财政困难而陷入停滞的公共项目。在省会贵阳市,一条本应于2021年竣工的主干道至今只修建了一半,路面沥青多处剥落、杂草丛生、水坑随处可见。

贵阳市最初计划建设一条将市中心和新的开发区相连、全长12公里的环城高速,建设费用预计52亿元,但由于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不断膨胀,工期也被延迟,房地产泡沫随之破裂;而与税收相当规模的房地产收入大幅下滑,地方政府无法再筹措额外费用。

中国房市近年陷入低迷,泡沫破裂多年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售收入减半。曾为基础设施开发而发行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偿还负担也加重,财政压力增大,未完成而被遗弃的公共项目增多。

尽管如此,中央政府仍指示地方政府“加速公共项目”,以支撑经济。地方政府被催促发行地方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援公共项目。

已停止建设环城公路的贵阳市也在2023年新发行79亿元的基础设施债券,并利用筹集的资金开始了包括大坝和医院在内的61个工程开发,其中之一是为节能企业开发的综合开发区,集办公和居住于一体。尽管工人在飘雪中仍加紧施工,但截至今年1月初,仍无企业计划入驻。

当地居民也对此反应冷淡。35岁的计程车司机雷先生抱怨,“既然要借钱,不如把现在的道路铺好。道路铺好了,我能更快开车,挣(赚)更多的钱”。

即使在背负债务的情况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民众也未感受到经济复苏。随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售收入的减少,地方政府面临的只是未来的偿还风险。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