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查30年追缴税款 中国民企噤若寒蝉

自由亚洲电台
2024-06-19
image
北京街头的摊贩。资料图片。(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近日,中国多家上市公司纷纷收到补交若干年前的税款通知书,最久的追溯至30年,金额达到数千万至上亿元人民币。民企闻风噤若寒蝉。有企业接到补税通知后宣布停业。上周,广东已有7家大型企业倒闭,其中有30年老厂。

近期,一则跨度长达30年的税款补缴公告,让中国多家企业感到不安,引发民间关注。6月13日晚间,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该公司近日收到原控股子公司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转发的国家税务总局枝江开发区分局的《税务事项通知书》。内容显示,枝江酒业因未按期纳税申报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费税,被相关部门要求补缴税款共计8500余万元。维维股份表示,上述税收追溯征收事宜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若公司承担补缴上述税收追溯征收款项,将计入2024年当期损益。若不考虑滞纳金因素,经初步测算,预计影响公司2024年度利润总额约8500万元。

紧接着顺灏股份、北大医药、华林证券、联建光电等多家公司都发布了补税相关公告,其中博汇股份被责令补缴5亿元税款,一气之下发布了停产公告。

律师:倒查企业税30年属有罪推定

对此,山西太原律师章志本周二(18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中国经济持续下滑,政府财政收入急剧减少,而地方政府财政近乎崩溃,税收成为政府唯一的收入:“倒查30年税款不属于例行税务稽查,他是违反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执法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无违法推定,你(税局)倒查30年,那不是有违法行为推定吗?第二,国家财政承担了大量工作人员和编外的临时雇员,行政开支巨大。”

章志说,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危险的状态,单靠追缴税款只能让更多的民企结束业务或者倒闭,让更多的人失业:“所以说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不是倒查多少年,而是与世界文明国家走在一起,走政治外循环和经济外循环相结合的路。”      

近期,广东佛山的新世界酒店被倒查25年税款,补税90余万元;惠州泰基集团被倒查20年,追缴2000至2008年偷漏应纳税款5304万余元。青海上市公司藏格矿业被倒查20年,须向当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一亿八千多万元。湖南岳阳某知名开发商被倒查20年,追缴补税罚款9亿多元。

政府财政不足 银行减薪 税务局要增收 

广东一银行职员王女士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银行、税务两大系统谴责有钱无人借贷,后者收不到税就去“查税”。她说:“这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出现了困难,各地方政府面临资金不足的形势非常严峻,其实银行、公务员都已经在减工资,有的减20%或30%,看来这些措施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所以现在各地方政府自行试招,从税务上追查企业过去的交税历史,看能否增加税收。”

据澎湃新闻周二报道,今年以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被要求补税,有公司收到的补税金额近人民币5亿元,也有一家酒公司要补纳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附加等共计8500万元,补税期间自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

税务部门补税公告发出后,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一时之间“税务倒查30年”的声音四起,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葛玉御表示这是误解。葛玉御说,近期出现的一系列所谓上市公司补税的事件,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的一个缩影,并不存在所谓倒查30年。

武汉商人周先生对自由亚洲电台说,从早前当局倒查内蒙官员20年、倒查医药行业贪腐20年到今年“倒查企业税款30年”,均反映出政府财政出现严重问题,但是否能查得下去,则另当别论。他说,如果把所有民企“查死”,那么中国人生存可能受到威胁。他说:“他怎么不去查国企改制的企业,以前的厂长、书记改制后都成大资本家了。二十年前,改制过程中的猫腻要比漏税大得多,所有的改制都被红二代、当官的家属拿走了国企。你现在查企业偷税,一般企业哪有5亿元现金流。”

受经济环境影响,在过去两周,深圳以及东莞已经有7家大型企业倒闭,其中包括深圳建泰橡胶厂、深圳鹏映塑料厂、深圳伟群精密设备、深圳万里印刷厂、东莞威雅线缆厂、东莞寰达运动器械以及东莞永联织造厂。

有网民嘲讽道,政府发放国债要50年后还款,追查企业税则倒查30年。

猜你喜欢

一点点被掏空的外汇

润飞工作室  2024-06-26

补税风波

星辰大海的边界  2024-06-20

编辑推荐

中国A股惨绿 上证失守三千点大关

自由亚洲电台  2024-06-25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