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应是常态,“不偏科”才不正常

彭远文
2024-06-16
image
网络图片

这两天都在说17岁中专女生姜萍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早上我凑热闹发了一条朋友圈:都在说这个女孩子“偏科”,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偏科”才是正常的,“不偏科”反而不正常?然后随便说了两句加拿大的教育体系,朋友们都很感兴趣,所以写篇短文展开说说。

我去年9月带两个娃到多伦多读书,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加拿大的中学教育体系,那就是:“偏科”。注意,下面我说的全是常识中的常识,因为不要说跟专家比,就算跟陪读家长比,我恐怕都是最不用心最不求甚解的那种。

第一个常识就是:加拿大安省9-12年级的必修课分别是:8门、7门、2门(语言和数学)和1门(语言)。也就是说,高中最后两年,绝大多数孩子已经“偏科”得不像样子了——而这是刻意培养的结果。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贴个图帮助理解。

所以从这张图就可以看出来,整个高中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孩子学会“偏科”。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教育理念的区别,这种教育体系想说的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到了11年级/12年级,绝大多数孩子上的课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这边也没有班级,只有同一门课程的同学。

所以有很多选择,而选择就是自由,同时自由也就意味着责任,很烦人的。

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1、去年刚来的时候,我家老大上10年级。从上表可以看出,10年级其实还好,自选课程只有3门,随便选。第一学期我们想选数学和科学,但因为我们到得比较晚,都没了,选不上。我当时就有点崩溃,这么重要的科目,居然选不上。

后来才想明白,既然有选择,那么选不上就是必然的后果:国内都是那些科目,学校很容易安排,但这边要给学生选择,那必然存在有些科目选满了,有些科目不足的情况。好在可以第二学期再学,也就罢了(对,一学期8门,每学期只需要学习4门,即便是数学这样的“主科”,也只需要学一个学期)。

2、老大下学期要上11年级了,看上图就知道,只剩下2门必修,其他都要自选,这可真是愁死人了。最发愁的就是: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未来准备走什么方向?因为这是选课的前提,不搞清楚这几个问题,选课根本无从谈起,只能瞎选,拿人生开玩笑。

扯远一点,这几个问题,拿来问马上要报高考志愿的中国学生,有几个能回答出来?从我身边的观察看,绝大多数高考生是完全懵逼,一问三不知的。而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所以当时我们父子俩搞得很头疼,犯了不少低级错误,还改了两三次,总算勉强定下来了。

大家再去看一下前面的图表,或许就能明白了我为什么说这边的中学教育就是培养“偏科”了。因为人要认识自己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需要漫长的四年的时间来探索和试错:一开始让你什么都尝试一下,在你认识自己和世界之后,尝试做出自己的选择(会有专门的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

这才是别人教育体系的精髓所在。很多人觉得让孩子留学是为了逃避“内卷”,其实不是,或者说不应该仅仅是,而是为了自由的发展空间。孔子说因材施教,此之谓也。

说了这么一大堆,再回到姜萍。很多人说姜萍的案例是不可复制的,这是对的,在中国。但在加拿大,当然可以复制。

正如前述,她到了11年级12年级,就可以只修数学和语言——说明一下,数学大类下面还有不同细分的科目,她可以都选了,其他都可以不学。

再说一个,她还可以参加滑铁卢大学组织的数学竞赛。这里解释一下,滑大有加拿大最好的数学专业,他们瞧不起加拿大高中的数学水平,所以自己搞了一个数学竞赛。我家老二上7年级,老师就推荐他参赛了(中学阶段,中国学生普遍比外国人数学成绩好,因为课程难度不一样)。具体到姜萍,每年数学竞赛都拿第一名,拿个全额奖学金,读最好的数学专业,岂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为什么可以复制?因为人家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复制,当然,不仅仅是复制数学专长,其他亦然。

最后再说一句,难道我们“不偏科”吗?实际上偏死了,只偏学习成绩——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偏成啥样了?

前面说到11年级选课,一开始我家老大8门课选了两门吉他,两个学期都有——对,不仅可以选修音乐,还有单独的吉他,也算学分。他上学期参加了学校篮球队,经常下午有比赛,如果要去外校,提前出发,都不上课了。

老二的同学,现在已经有至少两位提前回国了——还有半个月才放假好不好?为什么?因为7年级学习不重要,玩更重要。我开玩笑说:你们适应能力很强啊,这么快就变成“加拿大人”了。

但国外也不是不卷,等到了11年级12年级,压力就会非常大了,到了大学更卷得不行,我听说不少学生要学到半夜两三点,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毕不了业。我觉得这是对的,在孩子心智身体还没有发育好的时候,让他玩,等他成熟了,再玩命折腾他,这符合人类发育的阶段。

扯远了,不说了,回头有机会再说。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往事与随想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