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发了对贾玲减肥100斤的感叹。朋友很担心,这个电影会产生负面效应,几个月后,就会有减肥药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据说,过去一段时间,厌食症患者也增加很多。
当然,因为肥胖引起的疾病其实更多。这个春节,很多中国人一边大吃大喝,一边在讨论贾玲减肥100斤的话题,他们大概率只会变得更胖。
我不想从科学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而是从精神或者观念的角度来讨论:中国人是该告别“膨胀时代”了,不但是肉体上的肥胖,也包括精神世界的膨胀和油腻。
我自己是在2018年十一假期认识到这个问题。我连续7天都在外面吃饭,火锅、串串、烧烤、川菜……到10月7日晚上,突然感到深深的厌倦和绝望,这样的生活真是糟透了。
接下来我就开始控制饮食。不吃晚饭,每天步行10公里,大概100天的时间,体重从84公斤减到70公斤。这样看,“一年减肥100斤”,虽然极端和“病态”,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有时候晚上和朋友一起,我也可以不动筷子,看着他们吃喝,自己只参与聊天。在成都这是相当艰难的,因为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但是人也会受到某种奇怪心理的控制,在挨饿中感受到一种快乐。
2019年4月,我开始跑步,到现在,虽然有时候因为受伤会停下,我的跑步生活也坚持三年多了。在纽约,我又恢复了规律的跑步,每个月跑量维持在100公里。
对我个人来说,2018年的减肥是一个关键的转折。
在此之前,我过的是无忧无虑的生活。上班挣钱,下班看书,平时和朋友吃吃喝喝,从2005年硕士毕业到2018年,体重从68公斤增长到80公斤,收入也在增长。
这个过程,就是随波逐流。它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不需要思考的生活。整个社会都在增长和膨胀,你也就跟着增长。
2018年之后,我进入了一种节制和自觉的生活。
除夕(纽约当地时间)晚上到朋友家聚餐,我会在下午先跑一个5公里。如果和朋友吃饭喝酒到很晚,第二天就会节食控制。
尽管非常俗气,我仍然认为,体重是一个有意思的指标。我要把体重控制在70公斤以内(最好是68),就必须过一种新生活。
它可能让身体更健康(有一些研究论文支撑);可能让人精力更好,也可能让人更开心(跑步本身让人愉快)。
但是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这里确实有一种自我控制和自我认可。更多的“主动选择”,就有了更多的“主体性”。我2019年决心从机构媒体辞职,就是受到自己减肥成功的鼓励。
这并不是说“能减肥30斤,做什么都能成功”,而是相反:在减肥的过程中体会到,过一种更简单的生活是可能的,也是值得的。
你需要付出时间,也需要吃苦,而且大部分体验,都无法和人分享,这和阅读一样,你真正的收获,往往不能体会在读书笔记和书评中。
这样的生活,有一定的悲剧性:你越来越承认世界很难改变,也不太想和外界交流,而是沉浸在一种“内在生活”中。
我认为2023年就是一个这样的时代转折点:越来越多人会转向自身。三年疫情,很多人受到困扰,但是都期望2023年会有一个“新的开始”。但是,经过一年努力,人们发现,想象中的“新增长”并没有到来。
这个“2023”并不是新的,而是过去的一部分。整体上看,“过去4年”才是一个完整的单位,一个断裂。不管是“世界”还是个人生活,可能都面临着一个巨变。新冠疫情的发生,反而转移了注意力,掩盖了这个变化。
贾玲一定感受到了这一点。除了事业(拍片子)和商业之外,她本人在这个“减肥”的过程中,一定体会到了某种真正的革新和力量。她变成了一个和过去不同的人,不光是体重的区别,而是有了一个新的自我。她不再是那个靠喜剧来讨好大家的人了,事实上,她也可能再也不会和过去一年开心了。
2024年或许是一个新开始。当“增长”不再可能,一个人又该如何面对世界和自己?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城市的地得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