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为螺丝钉而自豪吗?

巧江南
2023-09-27
image
(图:看传媒)

平时和一些来澳的老移民聊天,从他们口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吃苦。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家世并不显赫的老移民靠着这一朴实的信念在陌生的土地上胼手胝足打拼出自己的未来。 

 佛教说,“人生八苦。” 其实,晓看芸芸众生,众生何止八苦,百苦和千苦可能也概括不了大千世界所有的苦。从老移民口中分享的苦来分类,大概有三种苦,第一种是离乡背井难以忘怀过去的苦,第二种是眼前为生计生活奔波劳累的苦,第三种是对前途迷茫不可知的苦。 

 关于第一种苦,我们可以从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中体悟到它动人的感染力,第三种苦我们也可以从科幻小说中领略到它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力,至于第二种苦,它也不仅仅一无是处。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 

 迎接苦难,战胜苦难,赞美苦难,似乎是我们从孩童时代到步入社会后,那些洋洋洒洒的文章里必会出现的桥段。说多了,听繁了,心有戚戚焉,也心有异议焉。 

 如今社会上,更是掀起了批判歌颂苦难的思潮。网络上流传中国当代作家王朔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最无耻的赞美,就是歌颂穷人的苦难,来愚弄底层人。” 不管王朔有没有真的说过这样的话,但是社会大众总是希望哪位有社会影响力的人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就像“网络上的鲁迅”莫名其妙成了最大的名言造谣者。 

 中国俗语有言,“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老祖宗们上千年总结的经验,必定不会欺骗我们后人吧。为何今天那么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一金科玉律?这不禁让我想起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一句名言,“人类之所以进步,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毛姆的话叛逆中透着几分道理,如果下一代人只是因循守旧,那么注定和各种机遇无缘,就像满清闭关锁国一心遵祖宗之法,等到被迫打开大门,才知道自己已经和世界潮流落下了一大截。于很多家庭而言,离开故土,来到一个曾经憧憬的地方,注定会是机遇和威胁并存的冒险之旅,至于这样的决定进步与否可能需要各自体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自然也不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也许它就像垒砖砌墙一样枯燥而辛劳。

还记得,一位退休的老移民忆往昔峥嵘岁月,最令他称道之处,仅仅是年轻时工作速度快被老板赏识。或许是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我很难打心底里认可他眼中的成就,他的话也不禁让我思考:人的意义是什么?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这样的思考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更有意义,当人类的工作岗位和职能渐渐被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取代,人的意义在哪里? 

 那位老移民生活的时代,人类依然在工厂式的流水线上不可或缺,工作速度或是产出效率是现代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即使这样,人类依然不能像机器一样不分昼夜的工作,人的速度可能永远跟不上机器。如果仅仅以速度来标记一个人的成果,不仅仅是不全面的,也是人的异化,人的意义变成像机器一样追求速度,这是不人道的。

 我们祖辈和父辈那一代人,提起个人和社会的链接,他们经常会说,“为做社会主义大机器上一颗牢固的螺丝钉而自豪。” 这样的话常常令我闻思极恐,机器和螺丝钉是冷冰冰且没有情感的,人怎么能做一颗螺丝钉呢?如果我们人类都是机器上的螺丝钉,那么我们还要追求除了速度和效率之外的其他东西吗?既然人类的命运像螺丝钉被无情地拧上使用,然后拧下报废,那么我们何须有各种喜怒哀乐。 

 也许那位老移民享受机器人一样的快节奏工作,但是我依然感觉到他可能从一个大机器转换到了一个小机器,他螺丝钉的命运并没有改变,也许我们不知不觉中都是机器上的螺丝钉。 

 然而,早在100年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通过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所做的一系列心理学实验,证明了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的活生生的社会人,人不是机器和动物。后世在管理学中也将此称为“霍桑效应”。 

 理想很饱满,现实却很骨感。中国网络红人凤姐在移民美国后,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移民改变不了阶级。” 她的这句话自然会引来不少争议,有些人就用活生生的案例证明可以改变阶级,还有人会说本来就没有什么阶级,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均等的。

其实,再先进的机器也需要有一批螺丝钉,我们会渐渐理解老移民口中吃苦的真正含义。你嫌弃做螺丝钉,不愿做螺丝钉,还有一群人排队在墙外等着做螺丝钉呢?

猜你喜欢

昆士兰台湾中心各项海外资讯公告

澳洲昆士蘭台灣中心  2025-01-22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