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大屠杀是怎么发生的?

嘎弩
2024-04-10
image
卢旺达官方举行百日悼念活动(Photo by Luke Dray/Getty Images)

1994年4月至7月的100天时间内,非洲小国卢旺达发生一场震惊世界的种族大屠杀,估计有80万至100万人被杀害,是20世纪最严重的种族灭绝事件之一。由于当时的该国政府长期没有进行人口统计,以致至今无法得知具体的死亡数字。此事件最大的议论焦点是法国,因为法国政府被指控面对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不但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还可能推动了惨案的发生。

卢旺达官方举行百日悼念活动

据报道,4月7日,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Paul Kagame)和第一夫人珍妮特•卡加梅(Jeannette Kagame)在首都基加利(Kigali)点燃了悼念1994年大屠杀的火炬。发生在30年前的这场大屠杀造成近百万人死亡,受害者主要是该国的图西族(Tutsis)民众。

卢旺达
纪念卢旺达大屠杀三十周年 (Photo by Luke Dray/Getty Images)

数以千计的民众出席了在卢旺达首都万人室内竞技场举行的纪念仪式,其中有许多国际名人。整个仪式持续了大约两个多小时。5000名受邀嘉宾中有3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国际组织代表,来宾也包括正在非洲访问的法国外长。仪式期间,还贯穿着围绕这一纪念主题的艺术表演。

据介绍,本次在卢旺达举行的哀悼活动将持续100天。

 法国承认在卢旺达大屠杀中无所作为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纪念卢旺达种族大屠杀 30 周年之际播出的视频中宣称,“保留原来的说辞,法国承担应所承担的一切”。

2021 年 5 月 27 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前往基加利时就表示,他已开始“认识到法国在1994年4月至7月期间造成至少80万人死亡的大屠杀中的责任。

法国总统马克龙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图片:Thierry Monasse/Getty Images)

马克龙说:“数十万受害者被遗弃在这场地狱般的关门屠杀中。”但他指出,巴黎“没有与胡图族种族灭绝者同谋”。马克龙没有道歉,但表示希望得到幸存者的原谅。

据法国爱丽舍宫的说法,马克龙认为,法国本可以与其西方和非洲盟友一起制止 1994 年卢旺达发生的种族灭绝事件,但法国“没有这个意愿”。

据法广报道,历史学家于 2021 年发表的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是,法国负有“沉重而压倒性的责任”,而当时的社会党总统密特朗 (François Mitterrand) 及其政府人员在面对巴黎当时支持的胡图族政府的种族灭绝倾向时陷入“盲目”。

 两族对立的卢旺达(Rwanda)

卢旺达位于中非东部,与乌干达、坦桑尼亚、布隆迪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人口1千多万,主要由三个族群组成,84% 胡图族,15% 图西族,1% 特瓦族。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首都是基加利。

卢旺达
卢旺达

在卢旺达的历史上,胡图族与图西族一直为了争夺耕地及生存环节冲突不断。

从一战结束到1962年卢旺达独立,卢旺达是比利时殖民帝国的殖民囯,少数民族图西族始终统治著占约80%左右人口的胡图族。但由于比利时殖民者将两个族群之间的种族划分加剧了社会紧张局势。

在卢旺达独立后,胡图族在法国的支持下获得了统治权,开启对图西族人实行一系列种族歧视政策,图西族被视为下等人种。

为了易于识别与区分不同的民族,政府依然延续了比利时殖民帝国的规定,即公民身份证上都必须注明“种族类别”。很多图西族人为了躲避迫害,被迫逃亡邻国乌干达。

 图西族发动内战

1990年,由图西族难民组成的反政府集团卢旺达爱国阵线(RPF)在保罗•卡加梅领导下从乌干达攻打卢旺达北部,旨在推翻由胡图族领导的政府,由此开始了卢旺达内战。

在内战期间,非洲法语国家和法国支持胡图族,乌干达支持图西族。那时的卢旺达总统是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

内战中图西族军队占领了卢旺达北方,驱逐北方的大量胡图族人离开家园。而在胡图族控制的南方,政府媒体不断宣传对图西族人的仇恨,加剧了胡图族对图西族的敌意。胡图族在政府军的配合下定期公开屠杀图西族人。

血腥对抗引起了世界舆论的极大关注,之后迫于国际压力下,哈比亚利马纳与卡加梅于1993年签订了停火协议,这个协议叫作《阿鲁沙协议》(Arusha Accords)。协议同意实现政治和经济改革,两族共同治理国家。

 空难成为屠杀导火线

1994年4月6日,载著时任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被击坠,包括总统在内的12位机上人员全部罹难。卢旺达当局称,是图西族游击队策划实施了这件暗杀,事件在胡图族掀起愤怒浪潮。

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
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

在哈比亚利马纳遇刺后,一个由塞内斯提•巴戈索拉上校所领导的军事委员会随即控制了国家。在军事委员会的指示下,胡图族人所组成的武装民兵组织联攻派和总统卫队开始对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反对党人士以及一些图西族重要人士进行杀害。二十四小时内所有温和派领袖皆惨遭杀害,包括时任总理阿加特•乌维林吉伊马纳。

一天之后,处于真空状态的卢旺达政府开始号召全国胡图族对图西族进行报复,指责他们是遇刺事件的幕后主使。大规模的屠杀行动从首都基加利开始,很快扩散到全国每个角落,屠杀行动由政府军和胡图族武装分子组成,他们使用枪支、刀具和其他残酷手段大规模屠杀图西族人,一些同情图西族的无辜平民也被波及。

从4月6日至7月中的百馀天里,共约有80至100万人被屠杀,其中大部份是图西人,另外还有200万人流离失所。

 残杀相邻 尸体遍野

整个屠杀行动在总统卫队与胡图族军事领导人的直接指挥下进行,他们在首都设立路障,每个经过路障的人都必须出示国民身份证,其中包括种族,任何持有图西人身份证的人都立即被屠杀。

卢旺达大屠杀
卢旺达大屠杀

与此同时,地方武装民兵还开始搜查城市中的房屋,不分男女地屠杀所有的图西人,包括婴儿和老人,并抢劫他们的财产。

政府电台连续播报号召令,煽动鼓励所有胡图族行动起来,找出身边的图西人并将他们杀死。

除了城市之外,在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都按照基加利的命令行事,在当地领导人的命令下,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屠杀是由普通平民实施的。图西族和胡图族并肩生活在他们的村庄中,家庭彼此了解,这使胡图族很容易识别和瞄准他们的图西族邻居。

大多数图西族人都是被弯刀,猎枪和斧头等熟悉的劳作工具砍杀,而拒绝执行杀戮命令的村民经常被贴上图西同情者的标签,也被残忍地杀害。很多与图西族相处很好的胡图族人最后都不得不加入到了杀人的行列。

一些幸存者称,那时候,所有胡图族人就像发疯一样的野兽,一家一家地搜索砍杀,图西族人基本都是无处可逃,满门被灭,哭声震天,到处都是发臭的尸体。

 以强奸打击图西族妇女的意志

在整个屠杀过程了,性暴力异常残暴,一些胡图族妇女也参与袭击。据统计大多数图西族妇女,均被卢旺达解放军和卢旺达国防军的士兵(包括总统卫队)以及胡图族平民强奸。有些人被反复强奸后杀害,有些幸运地活了下来。

联合国特别报告表明,几乎所有12岁以上的女性幸存者都是强奸的受害者。

卢旺达大屠杀
卢旺达大屠杀

胡图族极端分子从医院释放了上千百名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并将他们组成“强奸小队”,强奸导致很多活著的图西族女人患上艾滋病。

与胡图族温和派一样,与图西族结婚或藏身的胡图族妇女也成为这些“强奸小队”攻击的目标。

学者德格尼•塞吉的报告估计,被强奸的妇女和女孩人数在25万至50万之间。

 图西族夺回政权

卢旺达政府在全国范围实施大屠杀当日,人在乌干达的爱国阵线(RPF)领袖卡加梅向军事委员会及联合国维和部队提出警告,若他们不采取行动阻止大屠杀,自己只能选择重新发动内战。

卡加梅
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图:维基)

几天之后,内战再度爆发,联合国维和部队多次要求双方停火,但卡加梅认为除非杀戮停止,否则没有停火的条件。

由于大屠杀造成从首都到地方一片混乱,政府军毫无系统作战能力,图西族军队在成千上万九死一生的难民支持下,一路挺进节节胜利,不到三个月就占领了首都基加利,收复了全国,取得最终胜利,大屠杀也因此结束。

1994年7月19日,卢旺达爱国阵线控制该国后,立即成立了由胡图族总统巴斯德•比齐蒙古领导的民族团结新政府。图西族的保罗•卡加梅担任副总统兼国防部长,他被认为是实权人物。

2000年3月,比齐蒙古辞去总统职位,卡加梅继任总统,直到今日。

值得提一下的是,2004年4月7日,比齐蒙古因创建民兵组织、煽动暴力和贪污等罪名被判15年有期徒刑,2007年4月6日获总统卡加梅特赦。

 新宪法明文取消“民族”概念

卢旺达新政府成立后,基于大屠杀的教训和对部族主义危害的认识,为了避免悲剧的再度发生,卢旺达民族团结政府组织修改了宪法,将反对分裂主义和部族主义的内容写入宪法,并在身份证登记中取消了“民族”一项。

宪法规定,所有卢旺达国民都是卢旺达人,不再有图西族、胡图族、特瓦族的区分。自此,卢旺达终于终结了有60多年的在身份文件上注明民族身份的历史。

 1995年,卢旺达制定了新宪法,宪法中明确了民族间相互平等的原则。

2003年5月26日,卢旺达再次以全民公决的形式通过了又一部新的宪法。在这部宪法的条文规定:“禁以种族、族群、部落、宗族、地区、性别或其他可能造成歧视的类别为基础建立政治组织。”整个卢旺达新宪法中没有一处出现图西族、胡图族、特瓦族的文字表述。

 国际领袖扮演的角色

在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前,法国一直支持卢旺达的胡图人政府。在大屠杀开始之后,法国几乎就是袖手旁观,甚至默许、放任胡图族政府发动卢旺达大屠杀。而法国领导的国际维和部队无力控制混乱局面,在内战最激烈的时候,宣布撤离卢旺达。

根据卢旺达政府通过的法案,2004年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法国在大屠杀事件当中所扮演的角色。2006年11月,法国国防部同意解密一百多份与大屠杀有关的机密文件。

但至今没有证据显示法国直接参与屠杀。

1994年,在卢旺达总统死亡,内战再起之后,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宣布不打算派军介入此次冲突。英国立即表示与美国共同进退。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大屠杀发生前呼吁相关各方尽一切努力阻止大屠杀发生,却在大屠杀发生期间力求保持中立色彩。

直到胡图族军队被击败,卡加梅夺取政权后,世界领袖们才回过神来关注那百万无辜亡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开始组织人道救援,美英法等国开始反思。

美国被国内外舆论批评没有对阻止屠杀作出任何努力。四年后,1998年,克林顿访问了卢旺达并为他的不作为向全世界、向卢旺达人民道歉,他说由于当时美国没有“足够迅速地采取行动”,造成大约80万人的死亡。如果美国介入的话,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

 舆论认为,国际社会对此次屠杀反应迟缓,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因为这些大国领袖本不希望占人数比例很小的图西族分担政府权力,超乎他们预料的是,胡图族屠杀了百万异族人都没有保住政权。大屠杀的结果令美英法当局失去颜面。

2005年7月,身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往卢旺达参加大屠杀纪念活动,在参观了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后再次坦诚自己负有责任,没有阻止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发生,实在是他“个人的失误”。

他还感慨地说:“这座纪念馆真实、痛苦地再现了当年大屠杀的状况,对世界历史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全世界都不会忘记这场灾难。”

 卢法两国的外交关系

在哈比亚利马纳担任卢旺达总统时,曾积极配合法国的非洲政策,因此和法国维持著相当友好的关系。1990年,爱国阵线发动卢旺达内战时,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调派600名伞兵支援卢旺达政府军,并于战争初期帮助政府军夺回大片已由爱国阵线拿下的地区。

1993年2月,法国部队更是与卢旺达政府军联手,与卡加梅的爱国阵线部队交战,这场战役中卢法联军战败,爱国阵线所控制的面积因此增加一倍。

1994年大屠杀后期,法军展开绿松石行动,控制了卢旺达的一块地区,该任务由联合国主导并由法国执行,目的是为提供当地流离失所者、难民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平民一个安全的庇护区。

许多卢旺达人则认为该任务的实际目的是为了保护胡图族人免于受到爱国阵线的攻击,其中包括不少亲身参与大屠杀的族人。

据报道,爱国阵线夺取政权后,大约有200万胡图族人出逃,担心遭到图西族人报复。

大屠杀结束后,法国和卢旺达新政府的关系依旧紧张,卢旺达指控法国支持大屠杀的参与者,法国则为自己的介入辩护。

2006年,法国法官对外发布了一份有关于卢旺达前总统哈比亚利马纳遭暗杀一事的报告,报告中直指卡加梅下令击落哈比亚利马纳的专机。该法官随即向卡加梅的九位亲信发布通缉令。

卡加梅对于该指控提出强烈抗议,并随即宣布卢旺达与法国断交。

直到2009年末,双方才正式恢复邦交。

到底是谁暗杀了卢旺达前总统哈比亚利马纳,至今是个不解的迷,有分析认为,暗杀命令来自前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内部,一些极端的胡图族人希望通过暗杀总统来挑起胡图族人对图西族人的愤怒。

猜你喜欢

2024年全球十大事件

嘎弩  2024-12-18

香港媒体大亨—黎智英

嘎弩  2024-11-28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