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梦幻人生 ( 七十九)
“她对社会认识的很清楚,她没有丝毫的幻想。你写她千万别把她糟蹋了!”
这段话是二弟陶江四、五年前对我说的。我并没对他说我要写戎雪兰,他却提前给我个予警。
我一直没忘。
戎雪兰担当的起“人已不在江湖,江湖上还留着她的 传说。
她窝在北卡罗来纳州,我听到的第一手材料是牟志京二十多年前告诉我的。
“我和戎雪兰通了电话,她刚刚提升为终身教授。她主要讲的是手段,而不是学术研究。”牟志京说。
“这是她的电话号码,你有时间可以给她打电话。”
是个座机号,我打过去两次均无人接听。
听她以前最好的朋友在北京的潘青萍说,戎雪兰曾托人问可不可以再联系,潘青萍回答:“有什么可不可以的,当然可以。”
以后再没了下文。
青萍对我说:“以戎雪兰的能力,在那么个小地方大学里当个教授,实在是委屈她了。”
我问:“你觉得她应该当什么?部长?”
潘青萍没回答。
戎雪兰和潘青萍是女附中高一(2)班同班同学。1966年文革开始,我从一张带有漫画的大字报知道了戎雪兰的名字。画着她妈妈,戎雪兰和同在女附中的她妹妹。
大字报上画着一个妈妈一只胳膊搂着一个女儿,说:“我全要研究生。”
以高干子弟为主体的血雨腥风的法西斯纳粹红卫兵运动兴起又没落,以平民子弟为主体的“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兴起。
其实操纵的后台都是中央文革同一帮领导人。
戎雪兰、潘青萍领导的“红色造反团”不仅在女附中鹤立鸡群,也享誉北京中学界。
红卫兵恨她们,因为她们让打人很凶的刘亭亭写检查不算,还反了中央文革八条复课闹革命要求。红卫兵管她们叫“色儿团”,说她们“反八条”是反革命。
我给她们送去“中学生动态报”,告诉在宿舍楼拐角碰见的梳两个小刷子戴黄边眼镜的潘青潘:“中央文革说’反八条不是反革命’。”
潘青萍问:“我们可以用大字报贴出来吗?”
我用坚定的语气说:“可以。”
戎雪兰的妹妹也是四三派战士,被四四派逼得从宿舍三楼跳下来摔坏了腿。
(未完待续)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