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被挡在豆瓣之外的《人选之人》 我由衷惊叹

上官乱
2023-05-15
image
《人选之人》里的翁文方(左),就是有良心有脑子,有时候也不得不妥协,妥协后仍然有自己坚持的人。(大慕影艺、公视提供)

看完了《人选之人——造浪者》,我由衷惊叹。最近一直在跟台湾影视圈的朋友聊“台剧复兴”,有很多疑惑,也有很多希望,但看了这部剧之后,我知道,我们怀抱的希望有了更多强劲的支撑。这不是台湾第一次做选举题材的剧集,貌似十几年前还有一部以地方选举为主题的“哇,陈怡君!”,十几年过去,同样题材,台剧的整个叙事功底、故事节奏、问题意识、价值观提炼以及制作水平,都有了令人惊叹的进阶。

好剧会给人带来希望,什么样的希望?不是炮制一个虚妄的乌托邦,告诉你世界可以完美,而是真诚地给你描述最现实的世界,再告诉你,即使跌倒,我们也可以再次出发。在改变世界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

很喜欢粉专“阿哲的手术室”的一句话:

“世界各国在推特和微博上,都在激推《人选之人》,然而,强国人感慨的是,民主选举离他们越来越远,台湾人感慨的是,强国政府离我们越来越近。”

这部剧强大之处在于,他利用8集的小小体量,讲了几件事:

民主,不是不犯错,而是可以真正地纠错;

选举,核心不是攻防,而是让每一个参与者真诚地面对自己,接受检视,认错改进再次前行;

选民看起来不理性,但民众都有自己的思考力;

就算你是对的,仍然要放软身段,傲慢才会让人犯错;

为了选举,不是不能妥协,而是妥协中有坚持,在坚持中也有折衷。

总之还是那句话,真正的英雄主义,是了解了世界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虽然这部剧以选举为题材,但是故事主线还是围绕两起性别霸凌事件在展开,一件办公室性骚扰,一件私密照霸凌。从编剧角度来讲,以小见大,这是个很常见的操作,比如我特别喜欢的美剧《晨间直播秀》,背景是新闻人的世代更迭和新闻理念的坚持问题,但故事主线依旧是一个“新闻界me too”的故事。这俩部剧对于权势性骚扰的态度,让人不免想起中国最近炎上的公共事件——知名文化人史航利用名誉地位对数十位女性的性骚扰事件。

对比这三个剧和公共事件,我们会发现,性骚扰不分国度,而且故事背景都发生在新闻界、政治界、文化界,都是非常明显和典型的权势性侵和性骚扰。是这种场合特别容易发生性骚扰和性霸凌吗?不是。到处都有性骚扰和霸凌,只是这三种领域具有强烈的公共性,权势性侵和骚扰的加害人也普遍是台面上的公共人物,而被害者大都有一定水平的论述能力,所以,一旦被害人愿意面对,便很容易借由公众的关注掀起波浪。而更多的工作和生活领域,因为没有公众关注度,或者文化更加封闭,性骚扰都只能藏在水面以下。

不过,台湾跟对岸又有不同。在中国,哪怕是史航这样劣迹斑斑、放纵多年的情况,大家也只能借助公众关注来声索女性权益,自爆伤口,向公众拦轿喊冤。而且这几年因为少子化影响和女性权利意识崛起,很多保守势力又藉民族主义扣帽子,一旦声张女性权利,就容易被打为境外势力。所以,要讨论性骚扰必须得小心翼翼。即使能过得了公众这关,最终也很难走到司法层面。朱军骚扰弦子案就是极好的证明。

性骚扰的实质是什么?就是霸凌。利用自己的权势、地位、阅历,或者哪怕自己没有权势、地位,但是仍可以利用不利女性、热衷污名化女性的社会氛围等,来满足私欲,欺凌女性。喜欢霸凌弱者的人,也一定喜欢在权势面前俯首贴耳,欺软怕硬是这种人的底色。欺软怕硬是人性之恶的表现,在糟糕的制度下,这种恶会被进一步放大。侵略者的逻辑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种极端的霸凌,而且逻辑和性骚扰差不多,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本质就是恃强凌弱,而且借口和性骚扰者差不多,比如“我们只是特别军事行动(不太温柔的调情)”、“乌克兰本来就属于我们(我们本来就关系不正当,属于交往)”。当然,台湾更熟悉的威胁者的借口还有“你本来就是我的一部分”、“这是对你好,青睐你,想让你共同富裕,别不识抬举”。他们为什么不去向俄罗斯甚至印度要回过去真正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呢?因为对方不是弱者嘛。

但是台湾,一旦有性别方面的公共事件,大家自然的诉求都是立法,话语领袖、民间团体、民意代表都会从立法层面,遏止各个领域的性骚扰。台湾早有《性别工作平等法》和《性骚扰防治法》,而且在践行过程中每有不够完善的地方,都会被迅速捕捉到并加以改进。

当然并不是说编剧可以挑了这样一个取巧的角度。我非常佩服《人选之人》的编剧团队,问题意识决定了编剧的高度。他们做了扎实的功课,然后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铿锵有力的拷问,又以负责到底的探索精神,直面问题找出了本质和根源,然后谦逊地又固执并寻求解决方案。好的故事就需要这种极致的较劲精神。他们非常精准地呈现了每次性骚扰和权势关系面前,社会上最常见的几种面向,每一种都不是浮光掠影,而且也没有给出大团圆的解决结果。性骚扰事件看似解决了,但是依旧挺无奈的,首先这些老人只觉得是时代变了,过去能做的,现在不能做。而没有几个人认为这件事本身是错的。简直入木三分!而且最后这件事情的解决,也不是真正的寻求了正义渠道,而是借由更高的权势者(女性党主席)来打败低阶的权势者(借由资深地位骚扰女性者)。这很无奈,但是很真实。

当然也不是没有不足,虽然这种题材肯定直接放弃了中国市场,但是他依然选了最安全的议题,贪污和性别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当下台湾要选举,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就算不谈国防、两岸,还有能源问题都可以谈。真正的选举当然没这么简单。所以,这虽然看起来是个很政治的主题,但其实又是小心翼翼地去政治敏感化了的——尽管如此,这部剧依然被挡在豆瓣词条之外。当然,这种反应本身也是政治的体现。不过,如果回到刚才所说的,性骚扰的本质和武力入侵的本质如出一辙,那么,这当然也是十足的政治议题。

说说我对翁文方一角的看法。

我很喜欢这个角色,不是因为她完美,而是因为她真实。片中那个记者和文宣部小白的对话其实很像在说她,如果一个人30岁之前不是左派,就是没良心,如果30岁以后还是左派,就是没脑子。而翁文方,就是有良心有脑子,有时候也不得不妥协,妥协后仍然有自己坚持的人。如果一个社会开始普遍放弃理想主义,嘲弄理想主义,质疑理想主义,那这个社会是犬儒而毫无希望的。

这让我想起,这个世界上始终有很多人,认为不会有人为了理想和正义而发声,只要别人做得好,看起来真诚,获得肯定,就一定是另有图谋,精心算计。尤其是他混得不好,他活得不如意,一定是因为别人妨碍了他,一定要找那个理想主义者为他的失败而负责。现实中这样的人太多,远比剧中的情节要残酷。这种残酷,就是我们所说的内耗。而台湾,需要的是团结。

(本文转载自作者脸书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