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比赛,往往不仅仅是体育比赛。中间有声誉、利益的争夺,自然也有蝇营狗苟的不可言说的事件。
1、窃听前传
先把目光投向1994年。1994年8月,世界游泳锦标赛上,16个女子项目,中国代表队在15个项目中拿了奖牌。其中,有12枚金牌,5枚银牌,1枚铜牌。你一定注意到了,12+5+1=18,18-15=3。没错,有的奖项同时拿了多枚奖牌。不仅如此,当时还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但当时令人尴尬的是,中国代表队拿奖后,国外的运动员均拒绝与中国代表队握手。我们国内对此的反映是“老外输不起,急眼了”。那时候兴奋剂检测结果显示,中国运动员没有问题。你需要知道的是,游泳代表队的这个成绩在现在看来,就是兴奋剂使然。
当时中国运动员有一位叫乐靖宜的,一个人参加了四个项目均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四冠王”。各国代表队纷纷抗议中国选手作弊(使用药物),澳大利亚的运动员甚至在更衣室抱头痛哭。这件事也成了后来澳大利亚体育界对中国不满的原因之一。霍顿对孙杨的蔑视,其中一个就是继承了这一“不满”的传统。中国游泳运动员大规模使用兴奋剂,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源自1986年东德游泳教练克劳斯。兴奋剂在体育竞技上的运用,其实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的不光彩体现。80年代的中国缺少足够的科学积累,而东德是兴奋剂大国,克劳斯帮助中国人大量服用兴奋剂。至少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女子代表队拿走了所有的游泳金牌。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女子游泳队的五名队员搞定了四枚金牌五枚银牌,震惊了全世界(同一批运动员四年前在汉城运动会只拿到三枚银牌和一枚铜牌)。然而,当时中国游泳队大量使用的兴奋剂是一种激素,参赛的女运动员身材高大,肌肉粗壮,甚至隐约有胡须和喉结……所以,你懂的。
2、窃听事件
同年10月,也就是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中国代表队出事了。当时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不太好,到底要不要参加日本主场的亚运会,中国内部是有争议的,不过最后还是去了。在这场运动会上,中国拿走了70%的金牌。日本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拿出了录像资料。根据日本人在中国运动员居住的酒店房间内的窃听器和摄像机的纪录,中国人在房间内注射、服用药物。此外,随意丢弃的针头也成为证据。为了防止技术力量不够让中国人蒙混过关,中国运动员的尿检样本被送往欧洲检测。最终检测出合成类胆固醇,这是一种能促进肌肉生长的人工合成物,与人体雄性激素类似。最终,中国队被剥夺了12枚金牌。其中涉案的四名女运动员,就是开头提到的游泳队队员。此事在国际上被称为“近代运动史上最大的药物丑闻”。
中国游泳队被禁止参加1995年的泛太平洋游泳赛,当年各国通讯社的世界十大体育事件中,“中国游泳队兴奋剂事件”都位列前三,中国瞬间成了药物的代名词。当时中国代表队声誉扫地,1996年中国代表队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上入场时,美国解说员说的是:“一支靠吃药得奖的队伍向我们走来。”在这次奥运会上,除了乐靖宜拿了一枚金牌之外,中国女子游泳队再也没有斩获。然而,兴奋剂事件并没有结束。1998年,帕斯世锦赛,中国运动员在机场被查出携带兴奋剂,直接被警方带走。而当时的照片也迅速传遍了全世界。按照惯例,只有排名靠前的运动员才会被仔细认真检查兴奋剂,中国运动员王薇排名靠后,仍然被强制检测,结果被查出服用了兴奋剂。1999年初,中国游泳队主教练周明彻底名誉扫地,他的弟子熊国鸣、王炜再次被查出服用兴奋剂,熊国鸣被终身禁赛,周明同时被终身禁教。第二年,也就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体育总局事先对运动员进行检测,当时的女子200米混合泳世界纪录保持者直接被查出问题,禁止参加奥运会,禁赛四年。那一年,中国游泳项目,令人惭愧叹息,一片暗淡。
3、兴奋剂
兴奋剂是一种药物和手段,通过它让运动员的体能或者耐力得到质的提高。但无一例外,兴奋剂都对运动员的身体带来伤害。历次运动员猝死事件都带有兴奋剂疑云。
中国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曾有一段时间是有组织的集体行为。比如,国内的全国运动会往往出现很离奇的成绩和事件,以至于出现“全运会上成绩顶呱呱,却不敢去奥运会上试身手”的奇怪现象。国内某比赛时,有一位选手表现非常突出,把教练差点急死。最终选手明白过来,如果排名太靠前就要尿检,所以到了最后,选手选择了往回走,成了赛场上令人难以捉摸的一幕。
无论是刘翔、叶诗文、宁泽涛,他们都因为比赛成绩遭受兴奋剂质疑,这本质上都是为他们的前辈背黑锅。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首发或转载。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或原作者,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