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面临的“戴维森窗口”

程晓农
2021-10-22
image
英、美、日、荷兰、加拿大、澳洲6国、超过17艘水面各式舰艇在菲律宾联合军演。(图片来源:翻摄自台湾防卫省 海上自卫队推特)

十月上旬中共空军连续数日一共派了1百多架次各种型号的轰炸机、战斗机和电子侦察机飞临台湾近海,或在台湾南部外海绕行,对台湾实行军事威胁。共军意欲何为?台湾当前面临多大的战争风险?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关心的大问题。中共对台湾的军事威胁早已不是两岸关系问题了,这种军事威胁同时也是中共对美国的施压手段之一;解放军对台湾的军事威胁并不只是恐吓台湾,同时也在挑战美国。 

一、台湾:亚洲的“富尔达缺口”

今年8月底中华民国外交部和两岸交流远景基金会举办了一次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越南、菲律宾等16国的政要、学者、专家的线上对谈,即“凯达格兰论坛—2021亚太安全对话”。与会的前美国国防部印太事务助理部长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提到,台湾现在已经成为亚洲的“富尔达缺口”。亚洲地区的人们对这个概念十分陌生。 

凯达格兰论坛—2021亚太安全对话
凯达格兰论坛—2021亚太安全对话(视频截图)

富尔达(Fulda)是德国的一个地名,它是西北-东南走向的一系列山脉当中的隘口,其东北是东德的莱比锡,西南是西德的法兰克福。美苏冷战时期,苏联如果进攻西欧,必定先打西德,所以美苏冷战的前线国家是西德。美苏冷战时欧洲如果爆发军事冲突,其主要形式是地面战争,双方的交战主力仍然是二战时代传统的陆军、坦克部队和炮兵。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纠集的华沙条约集团分别在西德和东德囤积重兵,彼此对峙。北约预估,苏联集团进攻西德的路线,如果不是地势平坦的北德平原,便是通过富尔达缺口,直指西德的心脏地带法兰克福;若苏联集团和北约组织爆发战争,富尔达缺口最可能遭到苏联坦克部队的突击,因为地理上这是便于坦克部队出击的一条比较平坦的通路。作为应对,那时美军在这一带派驻了美国陆军第5军作重点防守,面对的是苏军驻德集团军群的近卫第8集团军。美苏冷战之后,富尔达缺口便失去了它的战略重要性。 

去年以来中共的扩军备战矛头直指美国,双方的新冷战是否也有前线国家呢?实际上,薛瑞福用亚洲的“富尔达缺口”来比喻台湾的战略重要性,指出了台湾已成为中共东向扩张的战略要地。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今后中美军事对峙乃至潜在冲突的主要方式,再也不是美苏冷战时期的地面冲突,而是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岛屿争夺战模式,以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空降兵为主要手段。由于台湾处于美国防卫东亚地区安全的第一岛链之要害位置,所以它成了21世纪亚洲的“富尔达缺口”。 

薛瑞福认为,如果民主国家无法守住台湾,则琉球岛链、宫古海峡、日本和台湾以南地区都受威胁,也会危及第二岛链,因此台湾是确保印太地区整体安全的关键。这是一个对中美军事对峙时代的新认知,日本和澳大利亚现在高度关注台湾的安全,其战略判断的基础就在这里。万一中共占领了台湾,美国依靠第一岛链防卫东亚各国的战略部署就只能被迫退到第二岛链,即从日本到关岛、再到帛琉群岛、最后到澳洲。由于第二岛链的岛屿稀少,各岛之间距离遥远,无法有效地互相支援,防卫困难,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二、“台湾有事,就是日本和美国有事”

目前中共已经摆出了对台湾志在必得的姿态,那么日本如何看待这一威胁?今年7月底日本智库东亚情势研究会出版了一本书,《台湾有事,日本该怎么办? 》,引起了政策圈的讨论。前日本参议员江口克彦(Katsuhiko Eguchi)组织出版了这本书,他表示,现在大部份台湾和日本的知识份子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他说,其实大家应该要进一步推想,“台湾有事,也是美国有事”。因为台湾一旦被中国侵略,日本尤其是冲绳群岛自然会被中国控制;以此为立足点,中国对日本发动侵略的可能性是无限大的。 

今年9月美国前副助理国防部长科尔比(Elbridge Colby)出版了他的新书《拒绝的战略:大国冲突时代的美国国防》(The Strategy of Denial: American Defense in an Age of Great Power Conflict)。他认为,中共的亚洲战略是,全力瓦解亚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先用军事力量让不太强大的国家顺从,比如菲律宾、越南,再通过威慑力,慢慢让其它国家向北京靠拢。因此,美国国防战略应该首先针对中国,其次才是欧洲,美国的战略部署和资源分配应该按这个排位决定。 

科尔比进一步指出,美国的军事力量主要来自海洋和航天航空技术,不能打陆战;而台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防线的重要一环,这条防线上还聚集了很多国家,像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尼等。“如果中国拿下台湾,他们的军队可以投射到中太平洋,对日本、菲律宾的军事力量进行破坏。” 

关岛是美军支援台湾防卫的重要基地,它自身的安全决定了台湾防卫的有效实施。实际上,美国军方早已开始关注位于第二岛链的关岛基地可能面临的威胁。8月13日美国海军研究所网站报导,美国国防部的飞弹防御署主任向国会报告说,美军已经在准备保护关岛不受中国远程飞弹威胁的飞弹防御系统。这个官网10月7日还报导说,美国现任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Kathleen Hicks)最近也表示,中共持续的军事扩张构成了对关岛和夏威夷的日益增长的威胁。她的看法表明,经历过太平洋战争的美军对于中共从西太平洋地带发起进攻、威胁中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海域的扩军备战活动,既高度警惕,又有历史上积累的丰富战略战术经验,美军很容易识别中国军事扩张的战略意图。 

三、“戴维森窗口”:一个美军的新概念

最近中共对台湾不断出动大批量军用飞机实施干扰和威胁,印太地区的相关国家都在高度关注,那么,北京当局究竟可能在甚么时候发起对台湾的攻击行动呢? 

今年有一个关键词“窗口期”同时在美国和中国开始受到重视,这个词的含义与台湾目前面临的威胁有直接关系。这个“窗口期”在美国的全称是“戴维森窗口”(Davidson Window)。戴维森(Phil Davidson)海军上将原任美国海军印太司令部司令,今年3月离任前他到参议院作证时表示,研判中国有可能在2027年到2035年试图夺取台湾。这个判断预示著,从现在起5年内是为应对中国可能的军事进攻做准备的“窗口期”。 

美国海军研究所的官网报导,10月5日美国智库哈德森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亚太安全主任克饶宁(Patrick Cronin)谈到日本著手阻止中国对台湾可能的侵略企图时,使用了“戴维森窗口”这个概念。这表明,在华府,“戴维森窗口”这个概念已被军方和部份智库接受并采用,不需要多加解释,大家都懂得它的含义。 

中共也接过了这个概念,只是把“戴维森”这个名字拿掉,直接讲“窗口期”。其外宣官媒《多维新闻》10月12日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台湾问题解决进入“窗口期”,北京将持续建立对台战略威慑》。这篇文章明确介绍了北京当局企图夺取台湾的战略目的:“中共在台海的长期目的是收复台湾,突破美国第一岛链;中短期目的是构建‘威慑’,保证台海在短期内维持一种‘脆弱的平衡与和平’,并最终实现统一,为在2021至2049年这个窗口期内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做准备”;此外,此文还说,“北京正借助台湾议题,‘以打促和’”。 

从这段话当中可以看出中共的对台战略意图:第一,中共可能暂时保持台海的短期和平,为其夺取台湾做准备,这和美军的研判一致。第二,它如果夺取了台湾,不会就此停步;下一步将突破第一岛链,从台湾出发,进一步向东进军,威胁日本和美国的关岛及夏威夷。第三,中共目前通过对台湾的空中军事威胁,希望造成台湾内部的紧张空气,动摇民心,从而达到顺利占领台湾的目的。《纽约时报》曾援引奥巴马时代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的埃文.梅代罗斯(Evan Medeiros)的说法,“台湾已不再是个波及面狭窄的小问题,它已经成为美中战略竞争的中心舞台—甚至可以说是主线剧情”。

四、谁是新冷战的始作俑者?

今年以来中共经常“教训”西方国家,“不要有冷战思维”。冷战是红色大国针对民主国家发动的长期威胁;美苏冷战时期还数次发生过红色大国在边缘地带挑起的代理人战争,比如中国参与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就是如此。当中共讲今天的“冷战”时,谁是新冷战的受威胁者,谁是新冷战的发起者?实际上,当年参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中共正是新冷战的始作俑者。 

中共对美国的全面核威胁行动是从2020年初开始的,而中美冷战的源头其实是美中贸易战。中共长期由政府组织策划,有战略目标地大规模盗窃美国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导致美国的巨大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敌意行动,2018年3月川普总统发起了美中贸易战,开始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试图逼中共坐到谈判桌上,让中国收回那只做贼的手。中共面对这种压力,既不承认盗窃技术机密的活动,也怕经济上受到制裁,就开始和川普总统软磨硬泡,最后在2020年1月15日签署了与美国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但中共很清楚,偷盗技术是红色大国实现技术升级、对抗美国的主要手段。在这方面,中共一直在模仿美苏冷战时期苏联的技术偷盗战略。上个世纪70年代,苏联僵化的体制制约了技术创新,导致苏联和美国科技上的差距越拉越大,尤其在电脑、信息、智能控制等高科技领域,几乎落后一整个时代。苏联为缩小这个差距,专门成立了一个克格勃情报部门“科技理事会”,简称“T局”,从事技术资料盗窃活动,而苏联国内专门翻译偷来的技术文献的人员超过10万。苏联不仅每年节省了数百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甚至提升了军事和工业技术水平。 

中共的大规模技术偷盗计划早已成为国家重点项目,它虽然与川普行政当局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却并不打算取消技术偷盗计划。由于中共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来反击川普总统的经济制裁,就开始运用军事威胁对美国施加压力。 

2000年上半年,中共部署了一系列公开核威胁美国的行动。这些军事威胁行动包括:1月派海军舰队到中途岛演习,公开摆出威胁珍珠港的姿态;3月宣布强占南海国际海域,用人造岛组成海军基地群,以便把南海变成其威胁美国的带核弹头洲际导弹的核潜艇舰队的“发射阵地”;6月又宣布,用北斗卫星系统完成了对美国全境实行精准核打击的核大战部署。这一系列核威胁的战略目的是,逼美国在经贸问题上让步。这3项行动都由中共的对外宣传媒体《多维新闻》发布,但各国媒体并未翻译转载,这是西方国家各主要媒体的一大过失。而川普总统在任期的最后半年里则对中共采取了军事、政治、反间谍等多方位的反制措施,因此令中共对川普总统恨之入骨。 

这种红色大国用公开的核威胁来恐吓美国的做法,与苏联制造的“古巴导弹危机”如出一辙,代表著中共继苏联之后又一次玩弄威胁世界和平的核威胁意图,这不仅仅是冷战思维,更是冷战行动。中共的这些对美国的主动核威胁行动,事实上点燃了中美冷战。

五、台湾成为当前中国对美“间接军事挑战”的主要目标

拜登进入白宫以后,中共数次在美中高层外交官的会谈中明确要求拜登行政当局推翻川普总统时期制裁中国的各项措施,不再追究中共大规模盗取美国技术机密的活动,同时取消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与此同时,中共丝毫不放松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今年上半年双方海军舰队多次在南海和菲律宾海的国际水域对峙。 

中共不肯在技术和经贸问题的谈判桌上协商让步,便采用军事威胁来对美国施加压力。直到今年9月9日拜登主动给习近平打电话,并采取了一些缓解双边经济、政治关系的措施,中共开始对应地改变其军事威胁的手法,从出动海军舰队威胁美军,变成了出动空军威胁台湾。这意味著,中共对美国的军事施压手段,似乎从“直接军事挑战”变成了“间接军事挑战”。 

所谓的“间接军事挑战”,就是相对降低与美军的直接对抗姿态,但同时保持对美国的压力。其具体做法是,从共军与美军直接军事对峙,变成通过威胁台湾来间接威胁美国;从以中美海军舰队对峙为主,变成以中共的空军与台湾的空军和防空部队对抗。这种状况下,台湾就成了中共对美国实行“间接军事挑战”的主要目标。表面上,中共好像是为了“统一”向台湾施加军事压力,但这种压力马上就传导到美国对印太地区的防务组织上,因此也达到了间接威胁美国的目的。 

中共把经济、技术议题与军事威胁捆绑在一起,必然迫使美国高度重视台湾和印太地区的区域安全。10月6日拜登派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瑞士与中共最高外交官杨洁篪谈了6个小时,很大一部份时间都在讨论军事威胁和台湾安全问题。 

今年8月4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阿奎利诺(John Aquilino)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表示,美军在印太地区的重要任务是确保亚太地区,包括台湾海峡的现状得以保持;他还说,相对于中国的言论,他更担心中国的行动,正是中国的这些行动让他有一种紧迫感,让他相信,必须马上实施“综合威慑”。“综合威慑”旨在融合美军各个领域的能力,包括最先进武器系统和技术、最新的作战理念以及海、陆、空、太空和网络等各军种之间的无缝协同作战等。 

阿奎利诺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阿奎利诺。(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10月7日美国海军发布了新的战略指南。美国的海军部长托罗(Del Toro)10月5日晚上在美国海军学院演讲时指出,海军现在面对的威胁是北京夺取台湾。他说:“自苏联战败以来,我们第一次拥有一个战略竞争对手,其海军能力和能力可以与我们相当,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我们自己……我关心的不仅仅是船只和武器。北京在努力获得对其竞争对手的影响力时所做的事情是,它以腐蚀性、榨取性和危险的不负责任的方式利用一切优势。”他指出,“很坦率地讲,目标不是与中国开战。没人希望陷入冲突……遏止他们获取他们所试图获得的包括占领台湾,是我们的最终责任。” 

托罗明确表示,中国不仅对美国,而且对美国盟友和伙伴都构成了威胁,甚至还威胁到二战以后维护世界和平的整套的国际规范。他特别提到,美国正在与台湾和印太地区的其他国家进行讨论,以找出更紧密合作的方法,共同目标是阻止中共的企图。 

美国海军部长的话让笔者想起了1952年当选美国总统的原北约组织总司令、二战时的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当选后讲过的一句话:“在现代战争中,取胜的唯一途径便是制止发生战争”。  

作者介绍: 

程晓农,1952年在上海市出生,1985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 

程晓农
程晓农(网络图片)

毕业之后,程晓农先后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研究室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曾任体改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1989年起,程晓农先后到德国经济研究所及哥廷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作访问学者。曾任美国《当代中国研究》杂志主编。

猜你喜欢

一对大熊猫抵达阿德莱德

黎辰  2024-12-22

秦晋:川普与中国的关系

秦晋  2024-12-20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