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幫我找到他。
這兩天,南通車禍中遇難的小女孩媽媽不斷地重複着這句話。
女孩媽媽說,她要當面謝謝那名男子,女兒是個愛美的孩子,是他,給了女兒最後的體面。
這個光着上身的男子,就是女孩媽媽要找的人。
事發後,她鑽進大巴車,攙出3個孩子和一個老師,然後脫下上衣,蓋在了躺在路邊的女孩臉上。
那個女孩,就是官方通報中,車禍遇難的孩子。
網絡一度傳言,是這名男子,將遇難女孩抱下了大巴車,而且孩子當場已經遇難。
不過,據新聞晨報的報道,這名男子說,他是在路邊發現女孩頭部受傷,怕路邊灰塵感染傷口,所以才蓋上的。
至於孩子當場是否遇難,男子是這樣說的:
我是個賣衣服的,你問我布料還可以,要問我人是不是還活着,我確實不知道,這要以醫生的判斷為準。
01
殯儀館外,女孩媽媽不斷地向路人重複着。
她年齡不大,牛仔褲白襯衫,戴着眼鏡,髮型不亂。
沒有呼天搶地,沒有淚水鼻涕,雖然身後的橫幅上幾個血紅大字,但整個人看上去還很平靜。
她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神態。
女兒沒了,作為母親,肯定會痛徹骨髓,可她現在的表現,卻讓人吃驚。
冷靜,平靜,安靜。
讓我想起了一年前,武漢那個在校園裡被老師車輛碾壓致死的孩子媽媽。
同樣是孩子不幸遇難,同樣是母親穿戴整齊,同樣是母親異常冷靜。
當時,那位年輕精緻的母親遭到了無數人的攻擊網暴,說孩子死了還有心思化妝,說她就是為了多要點賠償。
最後,一周後,年輕的母親從24樓縱身一躍,她用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
如今,南通的這位媽媽,情況與她非常相似,面對異常的慘劇,也表現出高度的冷靜。
已經有人說她像祥林嫂了,針對她的網暴難道也要開始了?
按照人之常情,這是非常不正常的,有悲痛,盡情發泄出來,比憋在心裡肯定要好很多。
有網友說:
這個媽媽還在撐着,等孩子事情處理好她就撐不住了。
確實,她在巨大的悲痛中硬挺着,對這個媽媽來說,她現在要的就是一個公正的結果,女兒不能就這麼白白沒了。
現在,她靠這口氣支撐着,等喧鬧過後,一切都靜下來,無限的哀傷會一起襲來,那個時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說,越冷靜越危險,親屬一定要看護好這個媽媽。
我很擔心她,希望她能挺過來。
02
車禍發生後,各種說法四起。
什麼7個8個的,什麼腦漿的,我不知道,不做結論。
先不管真假,官方是否應該想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謠言?
是我們的老百姓喜歡造謠嗎?還是背後有某種力量在作怪?
當然都不是。
車禍後,最焦心的就是孩子父母,他們的第一想法,就是看到孩子。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這是中國老百姓在出事後最基本,也是最樸素的願望。
作為官方,應該第一時間滿足孩子家人。
有人說,孩子正在搶救呢,怎麼滿足?
當然不能耽擱搶救,但可以讓家人到搶救室外等候,雖然有一門之隔,但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與孩子在一起,會安心很多。
但事發後,在遇難孩子的家人看不到孩子,外面傳言洶洶說孩子已經死了的情況下,官方的通報是,一人重傷。
官方只有一紙通報,信不信,怎麼理解,都是你孩子家人的事。
不說冷血,但肯定不近人情。
這個時候,將孩子家人請到醫院,醫生給她談談傷情(如果真是重傷的話),我相信,家屬肯定會理解的。
但南通呢,除了一紙通報外,我還沒看到什麼其他措施。
新聞晨報的報道中,一名受傷孩子在手術一天後,家屬還沒見到孩子,依然在手術室外苦苦等待。
手術後為什麼不能讓家屬看一眼孩子,哪怕是一眼,也會讓家人安心很多。
事發一天多了,手術做了,但就是不讓看孩子,這是什麼操作?為什麼不能設身處地理解一下家屬的心情?
正是這些生硬的做法,活活將一起車禍搞成了一起輿情。
真的,不要有事就推給老百姓,要先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重大事件中,信息公開,並及時動態公布,是阻止一切謠言的最有力武器。
很遺憾,這個武器很多人至今都不願意用。
03
回到事件的核心。
這起事故中,信號燈故障和橫衝直闖的渣土車,無疑是最主要的因素。
雖然官方沒有給出明確的信息,但附近的居民最有發言權。
還是新聞晨報的消息,附近居民親口告訴記者:
信號燈發生故障已經有好幾天了。
而要命的是,事發路段恰好交通極為複雜,附近有多個正在建設中的新樓盤,裝滿各種材料的大小卡車時常經過這裡。
所以,信號燈是否正常,就顯得尤為關鍵。
財新了解到的信息是,2024年以來,事發路段的信號燈已經不止一次發生過故障。
2024年才過去不到半年,為什麼信號燈多次發生故障?是線路問題,還是燈的問題?
很顯然,正因為多次故障,多次維修,才導致再一次故障後,相關部門懈怠了。
再就是渣土車。
南通當地早就有規定,事發路段,對危化品運輸車、集裝箱車、罐車、專項作業車等,實行24小時禁行。
但實際上,這裡常年都有渣土車等重型車輛通行,且來去自如。
有規定,但沒人管理,規定形同虛設,危險就留給了路人。
一起事故,絕都不是某個單方面的問題和故障,都是魔鬼細節疊加的結果。
信號燈的無人維修,渣土車的無人管理,以及大巴車司機的安全意識,多方疊加之下,悲劇發生了。
還會有下一次嗎?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i看見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