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媒大肆宣傳的國產動畫片《哪咤2》,被網民批評劇情俗套、爛梗混入及文化扭曲。不過,網民對該片的負面評價都迅速被刪。專家認為,該片是為中共意識形態服務,輸出的是「披著哪咤皮的一個小紅衛兵」。
改編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哪咤2》,在中國橫掃新年檔期的電影票房榜。但該片將神童哪咤改編為有各種下流粗俗舉動的「魔童」;將原著中的「南極仙翁」偷換成「無量仙翁」,成了嫁禍於人的元兇;以及將原著中妒忌心強烈、背後使壞的申公豹,改編成追尋仙道的努力者。
對於《哪咤2》,中國所有的媒體以及小粉紅一片叫好,是凡負面的影評,皆很快遭到刪除。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大陸社媒平台一個名為「國家智庫」的用戶,日前發文痛批該片不僅沒有一個作為故事的最基本內核,也傳達不出任何美好的特徵,從頭到尾皆為尿點,還體現著文化自卑。但該貼文很快就被刪除。
有網民在社媒平台直言:「我覺得哪咤2吹的太過了,名不副實……俗套的劇情,毫無意外的轉折,令人無語的覺醒……其次就是有些爛梗混入……看得我都覺得尷尬」。該網民還提到,這些發表在大陸社交媒體的類似影評,全遭刪除,根本發不出來。
社群平台X有許多用戶反饋,多半是負面的,譬如:「deepseek一樣的,宣傳戰。」「舉國體制好啊,舉國炒股,舉國抵制日本海鮮 ……數不勝數,又輪到舉國看電影了,讓全世界羨慕去吧。」
旅居澳洲的原首都師範大學歷史教育系副教授李元華表示,這部影片能夠通過中共電影部門的審查並風靡,顯然是符合了中共的意識形態。
對於影片將哪咤改編為「魔童」,李元華認為,這顯然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形象完全背離:「哪咤是一個童神,他是降魔除妖的,很可愛的形象。它叫『魔童』,你從名字上已經知道,它在文化觀念上、在核心觀念上是混亂的。」
從這一角度來講,李元華認為,《哪咤2》也是負有為中共意識形態服務的使命:「它有很多反傳統的,比如說哪咤的一些話,什麼戰天鬥地,完全都是共產黨的話,實際就是披著哪咤皮的一個小紅衛兵一樣。」
被魔化後的哪咤,在影片中喊出中共的標誌性口號「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乾坤」。李元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最核心是敬天信神,而《哪咤2》中的人物的矛盾與混亂,就是要讓人神魔不分,而且不敬天畏神。
「它現在就是,不由我的意,我就可以胡來,這個其實更像『戰狼』。為什麼有的小粉紅看了更興奮呢?其實就是一個『戰狼』心態。」李元華說。
《哪咤》是粉紅們需要的精神食糧
針對《哪咤2》,旅居加拿大的中國漫畫家大雄(本名郭競雄)也認為:「粉紅戰狼思維,有一種盲目的驕傲、年輕人渴望被人尊重的變態心理,對世界膚淺的認識、抖音化的認知,在這個片子裡它是一個集大成。」
大雄是中國漫畫界走向國際的一位領軍人物。根據他創作的漫畫而拍攝的影片《長春》,入圍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角逐名單。
早已打入國際漫畫界主流的大雄表示,《哪咤2》雖有其技術上的成功,但電影不僅僅是娛樂,也需要有一定的內涵,但《哪咤2》等中國電影正好相反。「餃子拍這個電影的特點,就是碎片化,東西不深刻,段子和梗不斷出,這就特別像現在短視頻的平台。」
大雄以同代導演孫海鵬創作的《雄獅少年》為例指,該片描述農村留守兒童到城市求生打工的故事,動畫製作非常精良卻不賣座:「這兩個電影一個比較就是,你描寫的是中國社會的陰暗面,『醜化』中國人,粉紅看了就不高興,雖然這個片子非常好,但是粉紅拒絕看。他們喜歡看給自己打雞血、盲目自大的、就像精神鴉片一樣的東西。那麼《哪咤2》就符合粉紅這代人的口味。」
大雄說,從《哪咤》到《戰狼》以及《流浪地球》等,都是粉紅們需要的精神食糧:「你掌握了這個流量密碼,你就能賺大錢,這一點是中共長期對底層、年輕小孩洗腦教育的結果。」
針對《哪咤2》即將在美國上映,前好萊塢高管、南加州大學兼職教授克里斯·芬頓(Chris Fenton)表示,這部電影在世界的其它地方不會有很好的票房。
芬頓說,北京當然很願意製作能讓世界其它國家也能接受的中文電影,並相信其中沒有任何形式的宣傳、審查、或者親北京敘事,但沒有人會相信這點,「也許美國的華人會對這部電影感興趣,也許有些人出於好奇會去看,但沒有人會在看這部電影時意識不到其中有某種北京的影響。」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