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今天的文章有點不祥的味道。他罕見地放低調門,承認了挫折。最有意味的一句,可能是「我經歷了無數風雨,但我是輿論場上真正的長壽者。」
這其實是死亡的氣息。真正有生機的人,不會想到長壽這個詞。
胡錫進退休後,明顯變得更激進了。一方面,沒有「單位」的束縛,他獲得了更多的表達自由;另一方面,他只有不斷激進,才能維持他「輿論戰中的鷹」的形象。以前的他可能都不會想到,自己會說出把佩洛西的座機打下來這樣的話。
2005年7月我到成都商報工作的時候,報社安排新入職的員工去賣報紙,接觸讀者和市場。那時成都商報很受歡迎,5毛一份,是成都本地最受歡迎的報紙。
我在東風大橋賣報,發現環球時報比成都商報更好賣。一位老大爺在橋邊賣環球,一塊錢一份,有不少人騎電瓶車的市民停下購買。我弄了一份看,很差的紙張、版面和印刷,也沒有什麼廣告——它是真的靠「內容」取勝。
這一年9月,胡錫進從環球副總編的位置被提拔為總編輯。
不管你如何討厭他,你都必須承認,接下來的十幾年,他是中國最有影響的「報人」。前幾年有一位朋友說,對胡錫進這樣的,不要傳播他任何言論,甚至不要提他,才是最好的辦法。
我同意。談論胡錫進多少讓人感到尷尬,他那些言論值得認真對待嗎?
但是,我們不能想象所有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事實正相反,儘管胡錫進沒有創造時代潮流,卻也堪稱是潮流的弄潮兒——他是中國民族主義聲音的傳遞者和放大器,頂點就是前兩天說的擊落佩洛西的飛機。
他是一個勤奮的人,這更可怕。有一次他在微博上說,自己生病住院,都還在看環球時報大樣。作為一個「總編輯」,他可能是唯一親自寫寫社論的人。這一點讓他在體制內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名望。
其他報社領導,基本上都是官員,是集體人格,他們能夠把自己和供職的媒體分開。胡錫進是一個例外,長期以來,胡錫進和環球是捆綁在一起的,他就是環球,或者說環球時報的影響力,至少80%是他帶來的。
胡錫進是唯一獲得真正個人收益的報紙總編,最終甚至超越了平台。他退休後,環球時報就沒有什麼能讓人記住的「作品」了,而他本人則成了另一個環球:更激烈、更肆無忌憚,也更危險。
但是,他餵養長大的讀者要求更多。前兩天,胡錫進發表一篇文章,說各地沒必要都抵制「夏日祭」——這是輿論場罕見的「理性聲音」,卻出自胡錫進之手,無論如何都是一種諷刺。
在新一代看來,胡錫進已經保守、過時了。作為一隻「輿論戰場的鷹」,胡錫進必須和年輕人展開競爭,證明自己還能飛,所以他才發出了「擊落飛機」的最強音。
到了最終揭曉的時候。昨晚各平台的直播,把氣氛烘托到極點,接下來是絕大的失望。很多人遷怒於胡錫進,這是可以預料的。胡錫進明顯感受到壓力,但是他應該明白,「掘墓人」幾乎就是自己一手培養的。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城市的地得)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