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7月24日上午,中國宣布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
據說有成都市民為此喜不自禁地去領事館門前燃放了爆竹。不過警察蜀黍居然給喜慶的人群澆了點冷水,把放爆竹的人給抓了,因為違反了《成都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規定》。

但這並不能阻擋歡樂的氣氛。很快歡樂的人群就攻占了成都總領事林傑偉(Jim Mullinax )的夫人莊祖宜的微博。
莊祖宜,出生於台灣,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碩士,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候選人。
她博士念到一半,看見有廚藝學校在招生,就決定放棄博士學位,去學做菜了。於是,人類學家轉行當廚師,田野調查從民族部落搬到了廚房。她出版的書有《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大家都想做菜》和《簡單,豐盛,美好》。
我在微博上follow莊祖宜很久了,遠在她搬到成都之前。她的微博從2011年開通以來,一直一派生活家的風格。
講怎麼用日常食材做各地佳肴,和朋友們的唱歌寫字品美食。
我挺喜歡她寫的廚房文字。她接受的是正統法式烹飪教育,但她對下里巴食和蒼蠅館子也很有感情,文字有色香味之外,還賦予了食物靈魂。
她的微博相冊都是這種風格:

她丈夫是現任美國駐成都總領事林傑偉。

外交官丈夫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被派去不同駐地,莊祖宜也跟着一起東奔西跑。根據她的微博自述,結婚12年來,前前後後七次搬家,從波士頓到香港,從上海到華盛頓,從雅加達到成都。
感覺莊祖宜一路外派的生活中,派駐成都,絕對是顛簸生活的美好華章。
她對川菜本就有親情。她說,「我外公外婆都是成都人,我從小在台灣就吃川菜。可是台灣沒有花椒和郫縣豆瓣,除此之外,其實和四川差別不大。」
她一到成都,因為已有的美食家的名聲,讓她很快在食物的天堂成都找到了很多共同的生活家朋友。
她在成都的兩年半生活里,有從蒼蠅館子到米其林大師的各種體驗,她和老公還不時不時地街頭獻唱。


她在陳曉卿的《風味實驗室》做嘉賓討論過「中餐是否影響了世界」。
她也在「大家」公眾號還活着的時候,發表過文章,講了一些領事館生活,比如如何用平均每人 22.5 元的人民幣預算,宴請美國領事館貴賓。
她的微博也從側面展現了美國官員的日常生活。比如美國領事居然是飛經濟艙的,候機的時候昏睡在大廳還得要伸腿給兒子做枕頭。

莊祖宜在成都的兩年半應該讓她成為了中美建交以來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美國外交官夫人。
她自己說,「這段日子在我生命中的重量遠遠大於兩年半。在成都我交到了一輩子的朋友,實現了在街頭和酒吧演唱的夢想,也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完成了心底醞釀多年的兒歌專輯。」
她的置頂微博是一篇關於捨不得和成都說再見的碎碎念。如果不是疫情讓她成都生活突然中斷,她本來還要去宜賓自貢考察川南菜系,還想去廣元吃豆腐,去江油吃肥腸,去漢源採花椒…
02、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所有的人的日子都不好過,莊祖宜的日子也不例外。
2月,新冠肺炎在武漢爆發後,美國政府要求外交人員家屬必須立刻返美。她一夜之間,倉促打包,就在 2 月 3 日先帶着兩個孩子返回美國,林傑偉則繼續留在成都總領館。一家人從 2 月分離至今,已有半年之久。


她一個人拖着兩個兒子在美國的生活還挺艱難,帶着三隻皮箱搬了四次家。我讀她微博,還覺得挺驚訝的,沒有想到一個總領事的老婆到了美國,政府都不管不顧,讓她一個人獨臂求生。
她先是租Airbnb住,有一段時間寄人籬下,有一段時間住在地下室。沒有車,沒有辦法出去採購。只能等朋友們有空周末帶她出去買買東西。

因為她老公的任期本來7月要到期,所以她們在DC貸款買了房子。房子很老舊,她又花很多心血改造廚房。

03、
本來這一切要雲開日出了。
她老公7月的任期就結束了。
她7月17日還貼了成都住處的打包照片。

沒想到中美關係急轉而下,她7月20日的時候發了一條挺悲傷的帖子,說接到大使通知,老公一時半會又回不來了,孩子們為此很憤怒和失望。

我是挺理解她的沮喪的。因為她這半年像一個單親媽媽拖着兩個小孩子真是筋疲力竭,而孩子們半年沒有見到爸爸,想想也挺難受。
沒想到這樣一條帖子,在7月24日成都領事館關閉之後,突然成了輿論焦點。
嘩啦啦一大群惡意的評論涌了進來。
這條帖子下三千多條評論,對比起她平常帖子幾十條的評論,是海量的區別。
評論區的語言有催吐效果。我因為剛吃了中飯,沒能全都看完,這裡摘取滄海一粟。
比如有祝她家陰間團聚的。

也有爹叉着腰指責莊祖宜做媽做得不夠好,孩子大哭憤怒說明基因里有納粹成分。

當然,性別失衡的國家盛產的性苦悶患者也來了,在評論區立即擼了起來。

還有人覺得不是很理解莊祖宜為什麼要用中文寫作?
這邏輯是不是有些反動呢?如果語言使用必須很國籍綁在了一起,中國政府為啥還要設漢辦,全世界花錢推廣中文學習呢,是亂撒納稅人的銀子嗎?

正如微博評論區和轉發區一向的兩重天。
莊祖宜的這條微博評論區要三千多條,但轉發區只有六百多條。據說多人敢在別人的評論區里發情或者拉屎,但是在其主頁里還要維護歲月靜好或者一片抽獎其樂融融的狀態,所以不敢轉發。
於是轉發區多以招呼大家看評論奔走相告。

莊祖宜攻讀人類學博士時專攻的是語言人類學方向,她觀察到,世界上很多不同的議題都可以從語言和飲食切入。她說,「口味的包容性是可以培養的,而培養口味和拒絕挑食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語言、文字、視覺效果或人為環境來營造一股對待特定食物美好的聯想與期待。」
也許這次評論區炸鍋是一次莊祖宜做人類學觀察的田野調查data整理,看一下口味被長期限制的狀況下,中文語言可以什麼樣的面目出現。
她下一本書可以寫微博上的人類學觀察。
有博友說,這些謾罵評論也不一定全是人寫的。因為她點進了謾罵第一名那位的微博。幾乎沒有原創或日常。
而另一位博友也說,「我隨機點進去,找了10個謾罵賬號。其中40%(4人)追星,介紹里直接有寫。還有2個本身在國外。1個表達就比較偏執,剩下的3個很正常。有條件可以做一下大數據下的結果。」
如果不是人,只是機器人的話,那只能說,這次的腳本寫得太差!
不過想到提着U型鎖上街抗日愛國砸同胞的,看形狀也像人。
所以也很難講人類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因為,人類的悲歡其實並不相通。
(*截圖來自莊祖宜微博。全文轉自微信公號USDollar)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首發或轉載。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或原作者,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