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喪鐘,不僅為張一鳴而鳴

劉亞東
2023-03-28
image
TikTok執行長周受資出席美國聽證會(圖片來源: 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相信長達5個多小時的關於TikTok的聽證會,很多人都看了。

美國國會議員們輪番上陣炮轟,群起而攻之,問題很尖銳,這是美國版的批鬥會。上一回享受此等待遇的互聯網巨頭還是扎克伯格,因為2016年大選中濫用用戶信息,差點被扒了層皮,認罰50億美金才消停。

談談我的觀感。

首先,TikTok 的CEO周受資,第一次代表中國資本親臨第一線,敢於面對面參加聽證,展示出亮劍精神,顏值和才華雙在線,智商情商都不低,有諸葛舌戰群儒之風。

五個多小時的唇槍舌劍,可以看出,他深諳英美文化和價值觀,雙語思維,英語純熟到無障礙交流,背水一戰,旨在澄清事實,淡化衝突,救亡圖存,整體表現有理有節。

我一看履歷,這哥們兒果然不是中國人。華裔,新加坡國籍,大學在英國留學,然後讀了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MBA。畢業後在華爾街混過高盛;上一個東家是小米,當CFO,促成小米上市;然後跳槽到字節跳動,從集團CFO一直干到TikTok的一把手CEO。

堪稱打工皇帝,他的履歷和表現配得上他的收入。周受資的年薪是1億美金,將近7億人民幣。

華人血統、新加坡國籍、英美名校學籍,這撥精英可以說是全球化和互聯網紅利的最大受益者。

所以我為什麼反覆強調一定要讓小孩學好英語,雙語思維,國際化視野,就是這個道理。年輕人熱衷於考公考編,駑馬戀棧豆,在這些弄潮兒眼裡算個屁,你在體制內摸魚一輩子的收入折現,都趕不上人家一個月的薪水。

但即便周受資表現得再可圈可點,也回天乏術。這次TikTok恐怕沒那麼幸運,不是錢能解決的,等待它的命運可能是下架或者剝離尋找新買家。這一點,字節跳動的高層也心知肚明,會後就發內部信了。

TikTok禁令,是上一任總統川普政策的延續。民主黨這一回比川普幹得更決絕,幾乎沒有翻身的餘地。

川普那回是總統的行政命令,依據的是美國《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該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不需國會批准,就可以實施一系列的對外國的經濟制裁措施,包括並不限於限制外幣交易、銀行封鎖、凍結甚至沒收資產等。川普禁止TikTok就是動用的此項權力。

但總統的行政命令是可以申訴的,當事人不服可以提起訴訟,申請司法救濟。事實上,川普政府的很多措施都沒有落地,例如他第一個總統令「禁穆令」,就被起訴到地方法院,涉嫌歧視少數族裔,被司法凍結;美墨邊境修牆的政策,直到最後卸任,也沒建成幾米。

當時的張一鳴也選擇了拿起訴訟武器,在美國起訴川普政府的總統令。根據美帝的三權分立體制,司法獨立,訴訟曠日持久,不管最後是否能勝訴,拖到川普敗選就有轉機。

「拖」字訣是有效的應對策略,利用三權分立內耗,一直拖到現在,下台的老川都快被逮捕了,TikTok依然在美國風生水起,擁有1.5億活躍用戶,基本囊括了一半美國人。

這回在劫難逃的原因在於,拜登政府不是動用總統的行政權力封殺,而是通過國會立法禁止TikTok,而此時的國會兩黨對華立場是空前一致的。

而國會的法案一旦通過,屬於立法行為,張一鳴想要推翻一項法律,理論上也有可能,但概率極低,必須把官司打到聯邦最高法院,提起違憲訴訟,由九個大法官進行違憲審查,只有依靠憲法保護才能否定國會立法。

勝訴的概率難比登天。包括以前華為面臨的禁令,也沒有把工作重心放到「勝訴在美國」這種期待之上。字節的高管應該知道,這條路,肯定早就通過律師評估過。因為美國憲法主要是保護美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在涉及國家安全等議題上,司法權很難做出判斷,通常是尊重國會的立法權。

所以,TikTok的美國業務,已經是危如累卵,而且今年面臨的局面,比當年川普給的選項還難。

一旦聽證程序之後國會表決做出決議,TIkTok只剩下兩個選項:

一是下架,消失,退出美國市場,這對字節肯定不是最佳選擇。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可取代的。雖然很多美國用戶尤其是年輕人會哀嚎,但不久就會出現新的產品。TikTok被屍解,對美國社會沒有任何損失,技術、員工、管理、商業模式、用戶流量,都會重新流向市場,被其他公司收購,重組,沒多久就會有美國公司的新產品填補真空。而張一鳴的TikTok公司不但沒有任何補償,相反還要支付一筆巨額的清算費用和員工遣散費。

其實,在印、俄很多國家,包括中國國內,一款APP說沒就沒了,投資者又能如何?相對來說,美帝作為文明燈塔,法治國家,至少面子上還走走程序,做足形式,從司法救濟,到國會聽證,該發的聲音讓你充分發表,在爭議中多存活了幾年。

回想一下,張一鳴的內涵段子,APP在大陸一朝被下架,他敢不服?TikTok,在印度被封,他怎麼不去起訴?微信,在俄國幾年前就被禁用,騰訊能拿到一分錢補償嗎?

二是剝離,賣掉,尋找接盤俠,由美資收購。

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次優選擇,至少還能收回部分金錢做補償,相當於資產變現。

上一輪川普政府時,傳聞的買家是微軟。一開始,TikTok業務估值是500億美金,這個定價尚算公允,變現也不算虧;後來比較複雜,據說微軟是想收購TikTok的美、加、澳、新所有業務,出價只肯給100億美金,只有最開始的五分之一,這確實有趁火打劫之嫌。比爾蓋茨放風說這次收購可能是「金杯毒酒」,未必符合微軟的長期戰略和利益。

現在看,微軟確實押中了下一代科技大風口,Ai革命,ChatGPT無疑是未來的發展重心。社交媒體是通過流量賺錢,雖然輕鬆,但合規風險極大,動輒踩紅線。比爾蓋茨的擔心不無道理,目前的微軟未必願意再出高價收購TikTok。

當然好貨不愁賣,TikTok畢竟擁有1.5億活躍用戶和極強的用戶黏性,尋找最佳買家,肯出價的一定是最懂它的那個人。除了微軟,估計很多大公司都會感興趣,例如Meta或者蘋果,Meta肯定是最有協同效應的公司,雖然小札推出過短視頻競品Reels,但與TikTok的競爭非常失敗。蘋果未來進軍軟件,做流媒體,業務已經有長視頻了,TikTok是短視頻,增強蘋果軟硬一體的話語權。

剝離出售,難題是需要中國政府批准,因為涉及算法等技術出口管制。如果中國否決,也無法變現,目前中國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很難理解張一鳴賣掉業務的苦衷,這被視為跪族,屈服,軟骨頭,喪權辱國。

兩頭堵,進退兩難。

企業無罪,企業家無罪,然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一家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夾在兩大國之間,成為國際政治角力的犧牲品。

試想,TikTok如果是來自日本、韓國、印度、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遭遇如此兇悍的雷霆暴擊,但誰讓你來自中國?

為什麼我這麼篤定?聽證會的視頻,很多細節,我一聽,就知道沒啥懸念了。CEO周受資的表演很到位,力圖向美國議員們證明,TikTok是一家商業機構,註冊在美國,營業地在美國,管理層和主要員工在美國,並承諾所有美國公民的用戶數據都保存在美國境內,受到嚴密的保護。雖然它的大股東是中國公司,創始人是中國人,但是字節跳動一家純粹的民營公司,不受任何政府的控制。

直到有個議員問:北京的工程師能接觸到美國的數據嗎?

周受資回答:可以。

這個問題註定了TikTok的命運,合規上已經存在巨大的風險漏洞。任何人都不敢在聽證會上撒謊,因為構成偽證罪,不僅公司被查,而且個人還需承擔刑事責任。當年總統克林頓就是因為在國會質詢時,回答與萊溫斯基沒有發生性行為。因為這一句話差點被彈劾,婚外情只是道德問題,偽證罪是刑事犯罪。(克林頓的律師後來抗辯,克林頓的意識里,口活不算性行為,所以不構成故意撒謊)

為什麼呢?後來克倫肖議員追問這個問題,周受資只能抖機靈,迴避問題,說我是新加坡人。但所有議員都不難搞懂,那你怎麼保證字節跳動公司里的其他中國員工不會濫用信息?

因為在中國法律上,白紙黑字,不提供情報是違法的。以前是潛規則,做了不說,後來我們光明正大,頒布了《國家安全法》《國家情報法》等許多法律,明文規定任何企業和公民均負有向政府提供情報的協助義務。這一條,對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不太有利的,華為的5G設備面臨的風險,也是同樣困境,怎麼自證清白都很難取信,因為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協助義務,關鍵時刻無法保障其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

這當然涉及國家安全問題,特別是來自一個意識形態迥異、懷有潛在敵意的國家。一家來自中國的APP,能通過算法和推送公眾喜好,影響一半國民,足以可能操縱美國大選和公共政策制定,這是互聯網時代的新問題。

同樣,中國也不可能允許一家美國公司,例如谷歌、Facebook,通過社交平台對境內多達7億的一半人口,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要知道,2016年的「通俄門」,只不過是據稱查到幾個俄羅斯黑客黑了希拉里的電郵系統,意圖操縱美國大選而已。TikTok顯然面臨的指控要嚴重的多,你本國年輕人都被一款來自不友好國家的APP天天洗腦,事關國家安全,恐怕任何國家都無法容忍這種危險。

所以,印度二話不說早早就禁了,而美國採取行動之後,不排除日本、韓國、澳洲、歐洲等國也會對TikTok步美帝後塵,這種危險無法排除,特別是地緣政治越來越對立的背景之下。

記得2016年,在央視《對話》節目裡,幾位被邀請的科網新貴互聊,拼多多的黃錚對張一鳴提出的建議是三個字:國際化。

張一鳴並非不努力,這些年,字節跳動拼命加速國際化,淡化中國色彩,力圖「去中國化」。TikTok是一款完全國際化的產品,團隊基本是外國人。甚至張一鳴一直醞釀把字節總部遷出中國,搬到新加坡,徹底換血,成為一家可以比肩FAANG的純正全球化國際企業。

可惜,還是晚了一步,功敗垂成。

這個世界越來越分裂,一邊是俄烏戰爭、沙伊建交、高層訪俄,一帶一路大聯盟;一邊是日韓世紀大和解,美澳合作造潛艇,岸田訪烏,AUKUS組團印太……兩大陣營日益成型,WTO為標誌的全球化進程基本趨於終結。

全球化的喪鐘敲響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背景之下,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必然遇阻,不僅僅是TikTok,基本上,全部都有風險,出海一個,冒尖一個,出頭一個,就會被掐尖,被收割,被滅掉。

全球化體系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之上。信任一旦破壞,重建是非常艱難的。雙方互不信任,都抱有底線思維,凡事往最壞的情形考量,最後只能慢慢滑向新冷戰。冷戰也是戰爭,是慢性戰爭、消耗戰爭、不流血的戰爭,如果還對此心存幻想,就想想TikTok。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報人劉亞東,原文已被刪除)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