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張大力,自2003年開始,用了6年多時間,發掘不少舊照片和資料。
他發現,一些我們熟悉的領袖人物、英雄人物的歷史照片,並非真實的”第一歷史”現場,而是經過了改造的”第二歷史”。
2010廣東連州攝影節上,他的”第二歷史”展覽,引起轟動,媒體和網友熱議。
張大力的「第二歷史」論,大致總結了一下這些(經過改造)圖片的幾個特點:
1,政治目的。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形式,在這種狀態下修改的圖片,大都是執行任務或是不承擔責任。他們會隨着時代的改變及政治人物的起伏而反覆變化,像有彭德懷、劉少奇、林彪的圖片,知道中國歷史的人會了解這些人物的背景。
2,被美學所支配的修改和創造。這種情況是將主要人物突出,巫鴻先生稱之為”升華”,由於主人不在畫面的中心位置,或背景雜亂等等,這種修改使圖片更加符合於當時的美學觀念。
3,心理作用下的自動修復。這有點像電腦軟件在有些情況下會自動的修復某一文件的碎片,修改圖片的人大都是工廠的印刷及上色工人,專業術語叫”修版”。
4,主動創造和虛構一個主觀的場面。這差不多是一種繪畫式的創造,把不存在的、但需要表達的主題,通過不同的圖片剪裁和拼接,從而創造出一個理想的畫面,它反映了時代的要求。

左下角面向鏡頭的人臉被裁剪或重繪成側面,於是群眾都變得專注認真。

1977年3月,文物出版社印刷的《魯迅1881-1936》用的是上圖,林語堂曾因遭遇批判,從畫面中消失。

上圖,林語堂消失了。


1978年出版的《紀念周恩來總理》(中國歷史博物館編,文物出版社出版 1978年7月)中,右圖中秦邦憲被刪除;1989年再版的《紀念周恩來總理》(1989年3月第一版),恢復了歷史照片的原貌。

下圖右下角的是林彪。九一三事件之後,林彪在相關的照片中被抹掉。

廬山會議之後,彭德懷被打倒,此後的照片被抹掉(下圖右三)。

左圖修掉了任弼時,原因是戰爭時期任弼時在蘇聯養病,沒有在困難時期參與到戰爭中,遭到批判。


文革中,陳雲被打倒,下放江西的農村,所以在左上角着色照片中被裁掉了。


原照三位檢閱者:毛澤東、朱德、359旅旅長王震。這張照片在文革發表時,朱德、王震及背後幾人被刪掉了。

下圖原照片中,朱德所戴軍帽上是有國軍徽章的。


為凸顯毛澤東與斯大林兩大領袖形象,修掉了原照片中的其他人。


文革爆發後,作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便開始在各種照片中消失。


下圖為原圖(從左往右):朱德、周恩來、毛澤東、劉少奇。

原片中凌亂的灌木被修掉,換成了挺立的松柏。

上圖為官方宣傳照,毛澤東乘敞篷汽車檢閱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下圖為原照片。九一三事件後,林彪在照片中消失了。

下圖為原圖,上圖牆上被人為加上了標語”打倒大叛徒劉少奇”。



粉碎”四人幫”後,官方宣傳的報道緊急抹去了毛澤東遺體告別儀式中的”四人幫”形象,留下了空白。下圖為原版照片。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聞道不分朝夕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