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大約20%的COVID-19後遺症患者至少在長達12個月期間大腦損傷沒有改善。
據九號新聞台(9 News)報導,悉尼聖文森特醫院(Sydney’s St Vincent’s Hospital)的教授Bruce Brew表示,研究人員對128名患者進行了12個月的分析,發現COVID-19後遺症對大腦帶來的影響在一年後仍未消失。
他說,希望再過一年或更短時間就能看到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但不清楚會否真的能改善。
他並表示,這項研究確定了認知障礙的一個標誌 —— 大腦中有一個神經毒素,這意味着科學家可以利用現有藥物來調節這種毒素,可能發展成一種治療方法。
Brew補充說,患有COVID-19後遺症的病人在感染病毒時不一定會真正生病。
「有一個常見的誤區,即如果你的COVID-19症狀沒那麼嚴重,那麼你就不會罹患腦霧。但在我們的研究中,那些患COVID後遺症的人中十有八九沒有嚴重到住院的程度。」
在聖文森特醫院幫助治療COVID後遺症的Steven Faux教授說,他每周通常要看8至10例新患者,主要是年輕人。
Faux披露,他們發現後遺症實際上正在影響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繼續工作變得很困難。
研究人員補充說,COVID-19後遺症會導致患者衰弱,其症狀像是腦外傷。
Brew表示,後遺症對一些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我有一個病人,是個商人,他不得不賣掉他的生意,因為他在會議期間不能再專注於合同和談判。」
Faux則進一步表示,後遺症患者的思維過程會變得緩慢,甚至思維混亂,這與創傷性腦損傷非常相似。
COVID-19後遺症通常被歸類為在感染病毒一個月後出現腦霧、疲勞和呼吸短促等症狀。
這項研究的發現將在全國腦損傷會議(National Brain Injury Conference)上展示。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