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奇了怪了。
最近一段時間,給樹穿毛衣的詭異現象,正席捲全國多個城市。
如圖所示——
?
除了圖個好看,我不知道給樹穿毛衣有什麼實際價值。
按照專家的說法,新栽植的抗寒能力差的樹種在第一個冬天需要進行保溫,包括纏繞草繩、裹無紡布等措施。但是,從圖片上看,這些樹顯然並非新移栽,而且,這股「行為藝術」從北到南,包括溫暖的廣東,也有城市不甘落後,給行道樹穿上了毛衣。
以我的腦迴路,真想不通這是要幹啥。
更何況,專家也說了,一個最基本的常識就是,給樹穿上毛衣,不利於樹的呼吸,更容易導致寄生蟲大量繁殖,危害樹木。「此前,我們曾經看到纏了標語布條好多年的古樹,拆下布條時,發現裡面有蟲卵。」
給樹穿衣服,上一次,出現在一千多年前的隋煬帝時期。據《資治通鑑》記載,隋煬帝大業六年,隋煬帝在洛陽大宴諸蕃,「胡客或過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飽而散,不取其直。」日:「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胡客中其黠者見以繒帛纏樹,日:「中國亦有貧者,衣不蓋形,何如以此物與之,纏樹何為?」市人慚不能答。
大樹穿毛衣,寒士直哆嗦。作為對比,有人在大樹身披彩色毛衣的圖片旁邊,配發了一條新聞,有攤販因為燒炭取暖而身亡。
是的,不管始作俑者是出於何種考慮,我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舉動。
畢竟,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這種做法顯得特別刺眼,有較強的違和感。我們真的富裕到這等程度了嗎,錢真的多到沒地方花了嗎?好像那些富得流油的土豪國家也沒這麼幹吧,看看這些身着錦衣的對,再看看那些衣不蔽體的底層人士,未免讓人感嘆,過去,常說人活得不如狗,現在可以說,人活得不如一棵樹。
上面不是三令五申要過緊日子嗎,為樹穿毛衣的行為,沒有把日子過緊,只是讓人心頭一緊。
如果給樹穿毛衣是街頭的零星現象,完全可以將它看成是一種小眾的行為藝術,也不值得我專門為它在這裡打這麼多字。
離奇的是,就像一股妖風,在很短的時間內,它就吹遍大江南北。
各大媒體的官方賬號基本上對這件事是正面報道。用詞也是高度統一,給樹木穿上多巴胺毛衣是冬日浪漫云云——他們到底知不知道多巴胺跟性興奮高度關聯啊?
為什麼會這樣?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這麼多城市不約而同地跟風,是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操控嗎,還是,它成了一種隱形的競賽?
說到這裡,我想順便表揚一下深圳。今年9月,多家媒體報道,在深圳市羅湖區筍崗街道田貝社區街道兩旁的樹上,「長」出了各式各樣的小動物,有的「長」出了一隻老虎,有的「長」出了一隻倒立的小獅子,有的「長」出了一隻招財貓……猶如一個大型「動物園」。
它們被稱為「兒童樹洞畫「,是小朋友在樹上繪出來的畫。
同樣是為了美觀,給樹穿毛衣,和在樹上畫畫,哪樣更高明?
總之,在各行各業過緊日子的大趨勢下,在裁員降薪不絕於耳、消費降級此起彼伏的大背景下,給樹穿毛衣的荒唐、奢侈的集體鬧劇,該收場了!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常識流通處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