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逼捐」風乍起 張維迎: 離開市場經濟將「共同貧窮」

自由亞洲電台
2021-09-05
image
中國經濟學者張維迎表示,若中國失去對市場經濟的信念,引入越來越多的政府干預,恐將走向「共同貧困」。(維基百科資料照)

在習近平提出「共同富裕」的口號之後,中國企業紛紛捐錢響應這一政策。近期正處於中國政府監管風頭上的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先後宣布投入一千億元人民幣做社會公益項目。不過,北大教授、知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卻撰文提出警告,若中國失去對市場經濟的信念,引入越來越多的政府干預,恐將走向「共同貧窮」。 

習高喊共同富裕   阿里砸千億響應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於8月17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強調要促進「共同富裕」,並提出鼓勵捐贈的「三次分配」,對收入進行重新分配。中國民間企業立刻紛紛響應。 

據彭博社統計,八月以來,至少73家中國上市公司在業績財報中提及響應「共富」政策。而繼科技巨頭騰訊先後宣布投入1000億人民幣用於「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項目及「共同富裕專項計劃」之後,9月2日,阿里巴巴也宣布投入1000億人民幣啟動「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Daniel Zhang)在9月3日的聲明中表示,阿里 “迫不及待地要為實現共同富裕做出貢獻” ,「我們堅信:國家好,社會好,阿里巴巴才會好。我們願為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共同富裕貢獻綿薄之力。」 

不過,市場的反應很現實。阿里集團的股價當天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下跌了近4%。阿里巴巴在紐交所的股價也在這一年來從每股超過300美元的高點,下跌至每股170美元左右。 

張維迎: 離開市場經濟將「共同貧窮」 

「共富風」在中國吹起之際,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張維迎9月1日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上發表一篇題為《市場經濟與共同富裕》的萬字文章。他提出警告,若中國失去對市場經濟的信念,引入越來越多的政府干預,恐將走向「共同貧窮」。 

「中國經濟50人論壇」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學社群,由現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於1998年牽頭成立,包括吳敬璉、蔡昉、易綱等著名經濟學家都是成員。 

「我很佩服他(張維迎),我一直在等待這類評論,中國有一大批主張市場經濟的經濟學家,以前都很活躍。以前每次政府有些什麼干預,他門都會講。這一次干預的手很深很重,但大部份人都不講了,假裝沒看清。他們也知道什麼不能講。」與張維迎是老同事的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旅美經濟學家程曉農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張維迎小心翼翼地在中國官方或能容忍的語境下髮長文。 

「其實三句就夠了。第一句,共同富裕是假的。第二句,共同富裕就是政府逼民企掏錢,用這個口號掩蓋對民企逼捐的做法,同時把民眾輿論引導到對民企的不滿與妒忌。第三句,共產黨要『共產』是早晚的事。」程曉農說。 

張維迎在長文中闡述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市場經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平等的一種制度」,提供每個人發財致富的機會拒絕特權。他強調,中國在過去四十年走向市場經濟才因此達到經濟的飛躍,讓中國的普羅大眾受益。 

張維迎對計劃經濟提出尖銳的批評,「計劃經濟是少數知識分子設計、然後靠強權從上到下強加給社會的,所以一定有人捍衛它,替它辯護。市場經濟不同,它不是知識分子設計出來的,而是從下到上自發產生的。」他寫道,「從歷史上可以看到,反對市場經濟的最大力量,就是特權階層和既得利益者。」

產權制度還有保障嗎? 

談起老同事張維迎的觀點,程曉農很是認同。「共同富裕裡面有個東西要講穿,誰和誰一起富裕?要追問一下,中國最有錢的人在哪裡?在高官、各級官員、中小幹部中,他們打算共同富裕嗎?那就應該從各級常委的資產開始嘛。」 

在談到解決貧困問題時,張維迎寫到,政府和慈善機構在解決貧困問題上可以有所作為,「但我們必須明白,扶貧的錢形式上是政府或慈善機構給的,本質上是企業家創造出來的」。 

張維迎指出,政府和慈善機構能做的只是把財富從一部分人手裡,轉移到另一部分人手裡,不可能無中生有,「正是企業家創造了財富,政府和慈善機構才有了可用於扶貧的錢」,如果企業家沒有積極性創造財富,政府和慈善事業也無法扶貧。 

在美國的資深財經媒體人王劍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張維迎的文章想要回應兩個大問題,首先是中國經濟面臨着 「國進民退」、走向非市場化的趨勢。他希望捍衛市場機制,防止回到計劃經濟時代。其次,是要反駁共同富裕不能靠三次分配來解決,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靠市場經濟創造更多財富上。 

王劍進一步闡述張維迎在文中點到為止的「產權說」。 「產權制度就是我的個人財產沒有任何人可以剝奪。現在共同富裕的口號出來,阿里、騰訊捐一千億,這不就是剝奪別人財富?這就是對產權制度的損害,當所有人都意識到我財產在中國是不安全的,結果就是要不把財產搬走,要不就躺平吧。」 

王劍提到,產權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基石,現在習近平版的「共同富裕」就是在傷害這個基石。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