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把問題的嚴重性擺上了桌面

關不羽
2023-04-17
image
圖為中國農村(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沉重的地方債壓力之下,貴州第一個喊出「我不行了」。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01

還債不可能,化債也不行

這份公告很坦率,也很有技巧。

首先,公告中列舉的三城一區,堪稱省內的經濟精華區域。貴安是國家級新區,和貴陽的關係類似浦東新區和上海。遵義是省內經濟第二大市,2022年GDP 4401億元,僅次於省會貴陽的4921億元。畢節的GDP 2207億,排名省內第三。六盤水GDP 1503億省內排名第六,但是交通條件、工業基礎優於第四、第五的兩個自治州。一省的經濟精華都「異常艱難」,其餘可想而知。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還債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了化債。化債又「異常艱難」,那就靠「化緣」?但是,財政部對地方債「誰家孩子誰抱走」的處置原則下,「化緣」好像也說不出口,只能尋求「智力支持」。

其實「智力支持」早就有了,去年年底遵義城投156億貸款展期20年的重組方案,已經超出了正常智力的極限了。還能怎麼智力支持呢?說的是智力支持,惦記的還是印鈔機吧。可是,央行剛出爐的數據顯示,3月末M2餘額增長12.7%,印鈔機已經超負荷工作了。還能指望得上嗎?

貴州把問題的嚴重性擺上了桌面,不是壞事。利空出盡才能有穩定預期。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就做不到亡羊補牢。

02

集中亂畫圈,分散亂舉債

中國地方債務堆積「養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廣義財政嚴重缺乏透明度。表內表外、平台國企,省市區縣,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花里胡哨一堆賬。以貴州為例,廣義地方債到底多大規模,至今都沒有一個公開的準確說法。負債率到底是常年顯示的60%出頭,還是2020年末公布的155%,甚至更多,無從得知。

或許貴州省政府研究中心也說不出這個債務包袱到底有多大。因為錢是各個層級、各個渠道以各種名目借的,有不少借的時候刻意迴避了廣義地方債的屬性。到還錢時,銀行都是找政府要錢的,只能被動「並表」。所以,省研究中心的調查組不下去兜一圈,也不知道「養蠱」已經養到了何種程度。

中國社會普遍相信政府強勢行政集中決策,可以避免市場的「分散謬誤」,但是地方債務堆積的真實情況打破了這一想象。龐大的地方債很分散,省市(地)區(縣)每級政府都可以有數家城投金融平台,每家城投都可以憑着政府信用背書去借錢,此外還有部分地方國企也參與了廣義地方債的金融遊戲。

行政主導的舉債缺乏市場風險意識,那些除了政府信用背書一無所有的地方金融平台企業,既沒有承受風險的安全冗餘,也不具備經濟核算風險意識。規劃部門負責在地圖上畫圈,地方金融平台負責去找錢。反正上面敢畫多大圈,下面就敢借多少錢。這種「任務驅動」而非「市場驅動」的舉債,不出錯才怪。

地方債務就是這樣又集中又分散地堆積起來的。集中亂畫圈,分散亂舉債,集中謬誤和分散謬誤疊加,挖坑效率何止翻番?

從畫圈到舉債,只有內部審核流程的監督。反正債務是以各種不同的名義,裝在了不同的口袋裡,系統內上下相蒙,系統外全然不覺。很多民眾甚至產生了「政府能憑空變出錢」的錯覺,其實哪來憑空變出來的錢?借來的都是要還的,還不出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貴州昭告天下「我不行了」,打破了部分民眾「政府無所不能」的幻覺,挺好。

03

處置地方債,不能「心慈手軟」

在地方債的金融遊戲中,銀行也不是無辜的受害者。銀行作為金融機構,是經濟核算的重要節點,要按照嚴格的風控標準評價債務人。但是,對行政強勢、政府萬能的迷信,銀行解除了風控的武裝。

但凡銀行有起碼的風控意識,就不會有今天「化債」的爛局面。貴州省人口不到四千萬、GDP勉強過2萬億,經濟薄弱不是秘密。而且,貴州省的負債率多年來居高不下,常年60%左右的負債率排名全國各省市第一。財政能力已經高度透支,為什麼各家銀行竟然敢借?一年10億元財政收入的獨山縣,竟能從金融機構借400億元蓋大樓。匪夷所思。風控系統完全失靈,這算什麼金融系統?被批評「沒系統」,冤嗎?

如今債務風險大白於天下,該認的就得認。地方政府要認賬,銀行也要認栽。沒什麼智力支持能夠擔得起這張大單,更不要想着靠印鈔機填坑。

廣義地方債務六十多萬億的龐大體量,哪怕一半是坑,也對應了三十多萬億的貨幣。這要是印鈔填坑,必然導致M2爆表。風險延燒到貨幣,那真成了系統性風險爆發,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地方債處置不能「心慈手軟」,該壞賬的就壞賬,該破產的就破產。哪怕付出硬着陸的代價,及時止損總比滾雪球後的晚着陸要好。

利空不出盡,預期就無法穩定。

地方政府債務危機涉及的問題很多。最根本的問題是,違背經濟規律,不顧實際經濟基礎,盲目相信政府投資拉動經濟。通過大規模轉移支付和大舉借債,熱錢大量湧入,貴州前幾年的GDP數據被「裝修」得非常好看,甚至疫情期間依然保持了較高的名義GDP增長率。但是,這種燒錢燒出來的好數據是沒有實際經濟效益支撐的。剛進入償債周期,就露出了骨感的底色。

貴州的經濟基礎薄弱,名義GDP增長1、2個點,根本不夠覆蓋債務增長。好比說,往鹽鹼地里撒一百斤種子,收五十斤糧食,這算什麼真實增長呢?這樣違背經濟常識的做法,卻能繞過各級政府的財政紀律、金融系統的風控系統,眾目睽睽之下挖了個債務大坑。

違背經濟規律,一定會付出代價,無法迴避。貴州公開承認「無力化債」,也算是直面事實的勇氣,不失為收拾爛攤子的好開頭。那麼,接下去只有以更大的勇氣把爛攤子收拾好,有多大欠賬付多大代價,不能迴避,也無從迴避。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關胖本胖,原文已被刪除)

猜你喜歡

救救工廠:工廠真的卷不動了

浦銘心  2024-11-04

你覺得不行了是什麼時候?

老乾體v  2024-11-04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