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专栏:一场对哈里斯辩论特训的验收

李濠仲
2024-09-14
image
川普与贺锦丽的电视辩论(Photo by Alex Wong/Getty Images)

美国大选11日辩论会的观众很多都注意到了,川普从头到尾眼睛只盯著前方,身体几乎毫无任何摆动,哈里斯则肢体、表情变化很多,且频频转头目视川普。于是,这便让现任的副总统看上去反而更像是具攻击性的“挑战者”,哈里斯必须在辩论时表现得更积极,原因自然和她一个多月前临阵接替拜登有关。

依过去经验,纵然是游离选民,在经过数月时间,一面借由重审候选人过去纪录,一面观察他竞选期间的言行表现后,也会逐渐形成投票意向,待选举后期辩论会出场前,绝大多数人实已“心意已决”,如同学者(哈佛教授Vincent Pons、柏克莱助理教授Caroline Le Pennec-Caldihoury)对总统选举辩论曾做过的分析,发现有86.3%的受访者在观看辩论前后,对候选人的选择保持不变,至多只有3.5%选民会因此转向(有看辩论的观众)。

意外成为总统候选人的哈里斯,则相当程度打乱了选民(尤其中间选民)观察、思考、决定的周期,使得这场辩论对哈里斯来说,再又存在向选民“确认资格”的额外意义。  

距离美国大选投票日仅剩八周,尽管双方民调不分轩轾(比民主党预估好,但仍未达“现任者”期待),包括《纽约时报》等媒体调查显示,仍有近三成的潜在选民(未表态)表示他们需要再多认识哈里斯,只有不到一成认为他们需要更了解的是川普。意即到目前为止,选民对川普的意见基本上呈现固化,哈里斯则还有一定的变化幅度(往上、往下都有可能)。另外,当川普已先一步在观众脑海留有与拜登辩论的画面后,确实11日的辩论,多数人是等著看哈里斯将会如何。

因此,辩论会前,哈里斯的幕僚尤其为她进行了连串特训,包括琢磨出一个所谓“激进但经过校准的辩论方式”。除内容本身,他们也刻意让哈里斯重拾2020年和彭斯辩论的说话速率(当时同样发言时间,彭斯比哈里斯用字多了17%)。就媒体估算,川普每分钟说话约莫会使用189个字词,一般来说堪称流畅,但通常词汇量不高,也很多重复,那么,哈里斯若能有效以她所擅长的“检察官诘问”对阵(而非拉高分贝咄咄逼人),或许更能明确区分川普非传统、语速快且经常即兴的风格。另外,每当川普说话,哈里斯即不时摇头显露不赞成,也都是设计过的动作,甚而就是期望观众能在分割画面上看到她这样的反应(川普从头到尾不看哈里斯,也是某种刻意/互以支持者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对方的不认同)。

今天之前,我们看到许多选举专家无不认为总统辩论对选举影响已大幅递减,很难再出现半世纪前,肯尼迪于辩论会上“辗压”尼克松而后主导选举的一幕。原因除了新媒体时代,选民不必等到全国电视转播辩论,就能透过各种消息、画面、资讯掌握候选人,另外当然就是政治极化下,会受辩论表现左右的选民已更为压缩,让辩论的决定性又更小。

不过,2024年的确出现特殊现象。首先,拜登6月份和川普的首场辩论,竟以相当糟糕的状态,导致个人选情陷入危机,还间接促使他被迫不再寻求连任。继之,换上场的哈里斯又是个“相对模糊”的候选人,以至她必须透过各种机会(平台)向选民提供更强大的说服讯息,如果说前一场辩论出乎意料决定了拜登的命运,今天这场辩论,哈里斯同样有“输不得”的压力。这也解释了哈里斯在今次辩论会前段,那骗不了人的紧张举止。

就CNN数据,6月拜登和川普辩论后,有67%的人认为川普表现得比较好,仅33%认为拜登较佳,结果颇为客观,否则当下不会连民主党内部都有人觉得完蛋了。到了9月,同样机构,同样调查(问卷)方式,结果则反过来,有63%的人认为哈里斯表现较好,认为川普表现好的变成37%。

虽然以过去选举观察,辩论会激起的波澜,往往很快会在随后大量的选举活动中消退,但经6月、9月两场辩论一来一往,美国大选辩论仿佛仍是某种“选举风险竞技”。川普的辩论强项,一直以来就是透过攻击让对方失去平衡,由此再让对方显得软弱,面对拜登时便是如此。而就这回辩论,哈里斯和幕僚们看来应该是下了很大功夫,同时算是记取过去他人遭遇川普时得到的教训──“准备不周且意志薄弱者,将正中川普下怀”。

※作者为《上报》主笔。全文转自上报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