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媒大肆宣传的国产动画片《哪咤2》,被网民批评剧情俗套、烂梗混入及文化扭曲。不过,网民对该片的负面评价都迅速被删。专家认为,该片是为中共意识形态服务,输出的是“披著哪咤皮的一个小红卫兵”。
改编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哪咤2》,在中国横扫新年档期的电影票房榜。但该片将神童哪咤改编为有各种下流粗俗举动的“魔童”;将原著中的“南极仙翁”偷换成“无量仙翁”,成了嫁祸于人的元凶;以及将原著中妒忌心强烈、背后使坏的申公豹,改编成追寻仙道的努力者。
对于《哪咤2》,中国所有的媒体以及小粉红一片叫好,是凡负面的影评,皆很快遭到删除。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大陆社媒平台一个名为“国家智库”的用户,日前发文痛批该片不仅没有一个作为故事的最基本内核,也传达不出任何美好的特征,从头到尾皆为尿点,还体现著文化自卑。但该贴文很快就被删除。
有网民在社媒平台直言:“我觉得哪咤2吹的太过了,名不副实……俗套的剧情,毫无意外的转折,令人无语的觉醒……其次就是有些烂梗混入……看得我都觉得尴尬”。该网民还提到,这些发表在大陆社交媒体的类似影评,全遭删除,根本发不出来。
社群平台X有许多用户反馈,多半是负面的,譬如:“deepseek一样的,宣传战。”“举国体制好啊,举国炒股,举国抵制日本海鲜 ……数不胜数,又轮到举国看电影了,让全世界羡慕去吧。”
旅居澳洲的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教育系副教授李元华表示,这部影片能够通过中共电影部门的审查并风靡,显然是符合了中共的意识形态。
对于影片将哪咤改编为“魔童”,李元华认为,这显然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完全背离:“哪咤是一个童神,他是降魔除妖的,很可爱的形象。它叫‘魔童’,你从名字上已经知道,它在文化观念上、在核心观念上是混乱的。”
从这一角度来讲,李元华认为,《哪咤2》也是负有为中共意识形态服务的使命:“它有很多反传统的,比如说哪咤的一些话,什么战天斗地,完全都是共产党的话,实际就是披著哪咤皮的一个小红卫兵一样。”
被魔化后的哪咤,在影片中喊出中共的标志性口号“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乾坤”。李元华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是敬天信神,而《哪咤2》中的人物的矛盾与混乱,就是要让人神魔不分,而且不敬天畏神。
“它现在就是,不由我的意,我就可以胡来,这个其实更像‘战狼’。为什么有的小粉红看了更兴奋呢?其实就是一个‘战狼’心态。”李元华说。
《哪咤》是粉红们需要的精神食粮
针对《哪咤2》,旅居加拿大的中国漫画家大雄(本名郭竞雄)也认为:“粉红战狼思维,有一种盲目的骄傲、年轻人渴望被人尊重的变态心理,对世界肤浅的认识、抖音化的认知,在这个片子里它是一个集大成。”
大雄是中国漫画界走向国际的一位领军人物。根据他创作的漫画而拍摄的影片《长春》,入围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片角逐名单。
早已打入国际漫画界主流的大雄表示,《哪咤2》虽有其技术上的成功,但电影不仅仅是娱乐,也需要有一定的内涵,但《哪咤2》等中国电影正好相反。“饺子拍这个电影的特点,就是碎片化,东西不深刻,段子和梗不断出,这就特别像现在短视频的平台。”
大雄以同代导演孙海鹏创作的《雄狮少年》为例指,该片描述农村留守儿童到城市求生打工的故事,动画制作非常精良却不卖座:“这两个电影一个比较就是,你描写的是中国社会的阴暗面,‘丑化’中国人,粉红看了就不高兴,虽然这个片子非常好,但是粉红拒绝看。他们喜欢看给自己打鸡血、盲目自大的、就像精神鸦片一样的东西。那么《哪咤2》就符合粉红这代人的口味。”
大雄说,从《哪咤》到《战狼》以及《流浪地球》等,都是粉红们需要的精神食粮:“你掌握了这个流量密码,你就能赚大钱,这一点是中共长期对底层、年轻小孩洗脑教育的结果。”
针对《哪咤2》即将在美国上映,前好莱坞高管、南加州大学兼职教授克里斯·芬顿(Chris Fenton)表示,这部电影在世界的其它地方不会有很好的票房。
芬顿说,北京当然很愿意制作能让世界其它国家也能接受的中文电影,并相信其中没有任何形式的宣传、审查、或者亲北京叙事,但没有人会相信这点,“也许美国的华人会对这部电影感兴趣,也许有些人出于好奇会去看,但没有人会在看这部电影时意识不到其中有某种北京的影响。”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