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梦幻人生(八十)女附中十大跳
男校造反派组织流传着“女附中十大跳”的称呼。有次,我去男五中送”中学生动态报”,一个男孩问我:“你认识女附中的十大跳骚吗?”
同样的问题我在别的学校也碰到,我决定把名称统一起来,我说:“是十大跳吧?”
男孩赶紧改口:“对,对!是十大跳,不是十大跳骚。”
戎雪兰在她领导下的“红色造反团”除了敢和红卫兵对着干,还以她们高贵的冷艳的卓尔不凡的气质出众。
这可以和杨鸥领导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比较一下。
杨鸥她们更招红卫兵恨,光名字就不许她们叫,砸了她们许多回。杨鸥组织里多是“黑五类”出身的同学。她们挺直腰杆,面对面和红卫兵斗争。
杨鸥不同意遇罗克的“出身论”。
觉得里面有一种情绪。
杨鸥对我说,红卫兵总想把“出身论”往她们头上扣,好把她们和反革命混为一谈。
戎雪兰手下的女孩,各个都是小美人,一颦一笑令人丧魂失魄。且小小年纪,才华横溢,或唱诗和词,或挥毫作画,书卷气十足。
我在她们造反团所占的宿舍里,见到过史保嘉,武家范,孔令姚,梁思信等。
夏柳燕,张镭和她们关系也好。
有一个美的被称为“小妖下凡”的同是四三派的李宝强倒并没和她们走在一起,她和柳燕是同班好友,喜欢和我谈话。谈话时还不想让柳燕旁听。(写到这儿,我眼
泪婆娑,我的二弟妹柳燕2013年因患脑癌去世了……)
我们在张镭家欢聚过一次。张镭是我们中第一个离开北京去山西插队落户的。
我和张镭一班,但我们各行其事。我和赵京兴研究理论,张镭主要保副校长胡志涛。
“色儿团”(后来大家认可了这个称呼)和其他的造反派战斗组一样都是松散结构。
例如保嘉和武家范印赵京兴“哲学判批”是她们二人的兴趣,戎雪兰、潘青萍并不知道。
保嘉手不释卷,任何时候见她都捧着书在专心阅读,谈吐文雅,喜用四字成语。是初中二年级学生。
武家范个子小小,白白嫩嫩,像个洋娃娃,出生在美国,随科学家父母回中国。
青萍告诉我,她亲眼所见二个小女生吵架,其中一个是武家范。
“武家范!你别忘了你是哪儿出生的!” 出生地成了杀手锏。
武家范立刻一声不吭了。
大家聚集在张镭百万庄家中,张镭准备了一大盆肉馅和现成的混沌皮。让大家一起包。
一大屋子女孩,只有戎雪兰一个人会包混沌,我们都向她请教,她平时就是一副傲慢相,此时更露出不屑,意思是你们怎么连这个都不会!
我的包混沌技术就是她教的,第一遍太快,我没看清楚,又请她重复一遍才学会。
到农村插队落户的前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我们问张镭此去的感想,张镭实话实说:“是没有办法。”
戎雪兰的高明在于她有准备。有此,我去她们“色儿团”所在地,看见戎雪兰、潘青萍、姚姚等人晒得黑黑的疲劳地坐在行李卷儿上,她们去白洋淀曾经劳动体验刚回来。好像也是因为响应中央文革的一个号召。
这次下乡是戎雪兰决定去白洋淀插队的前奏。
后来大彻大悟的戎雪兰对我说:“下回运动来了除了捞稻草什么都不干!”
我问她对红卫兵杀人怎么看?
她说:“长期的宣传在大家心目中,地富反坏右就不是人。”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