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总共赔了多少钱?

一天到晚喝酒的鱼
2021-03-24
image
辛丑条约(图片来源:网络)

又是一个辛丑年,还赶上了咱们和西方的头子美帝硬钢的时候,这就难免会让人对两个辛丑年产生一些联想了。

咱们都知道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但很少有人看过那个条约的具体内容,在那个辛丑年里,咱们到底赔了多少钱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在辛丑年,但是引发辛丑条约的事,可是发生在辛丑条约前一年,也就是庚子年。

庚子年的事大家都知道啦,那一年,义和团兴起,杀洋人、杀传教士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抗议,觉得民心可用的老佛爷也趁机向全世界宣战,最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老佛爷和皇帝仓皇出逃,留下年迈体弱的李中堂一个人和洋人议和。

李中堂和洋人签订的协议,就叫《辛丑条约》,这个条约,要求大清朝划定大使馆的界限,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同时要求大清要把原来处理外国事务的临时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常设机构“外务部”,还有就是要求清政府履行之前说好的通商事项。

在这个条约里,最重要的条款,就是那4.5亿两白银的战争赔偿。当时中国人口就是4.5亿人,人均一两,可以说是侮辱性极强的。

这就是丧权辱国,没啥说的。

但这4.5亿的赔款,后来咱们是咋赔的呢? 

首先,条约规定,大清每人出一两银子,共计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算下来,大清在三十九年总共需要支付本息九亿八千万两以上。

根据条约的规定,这些赔偿主要用于支付教会损失、教民抚恤、战争军费。

这些赔款,大概是各国在华实际损失的十倍以上。各国分配这些钱的比例,是俄国最多,占28.97%;其次为德意志帝国,占总数的20.02%;其他各国的分配比例为法国15.75%,英国11.25%,日本7.73%,美国7.32%,意大利5.91%,比利时1.89%,奥匈帝国0.89%,荷兰0.17%,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四国各占0.025%。 

这笔钱,历史上叫做庚子赔款,中国前后实际支付了六亿五千万两。 

庚子赔款不是一个小数字,列强在被义和团杀掉的传教士、教民抚恤上其实只用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这里还被义和团杀掉的中国人,也是用这笔钱抚恤的。 

剩下的赔款,美国国会通过了退款法案。把这笔钱用作中国赴美留学生的费用和帮助中国改善教育的资金上,比如清华大学,就是美国用庚款创建的。 

到了民国时期,美国政府甚至把钱退还给了民国政府,并叮嘱民国政府要把钱用在教育上。胡适、竺可桢、赵元任、孙立人、杨振宁、钱学森都用过庚款留学。 

后来,美国还用庚款资助过台湾的新竹清华大学。 

法国当时拿了赔款的一大部分,他们在天津修好了被义和团烧掉的望海楼教堂。 

在那之后,法国也把这笔赔款用在资助中国赴法留学生身上。民国时期,法国还用这笔钱创办了很多高等汉学院。 

英国从这笔赔款中拿出一部分,投资到了当时清朝创办的山西大学堂,增设西斋,也就是西方大学学科,由著名传教士李提摩太管理。 

后来,山西停止了科举,李提摩太管理了山西大学堂西斋十年后,把西斋无偿移交给了山西巡抚衙门,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山西大学。

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晚清灭亡。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加入这次世界大战。 

1918年,民国政府停止了对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的赔款支付,这是停付的第一笔赔款; 

1920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的苏俄政府正式宣布放弃庚子赔款,不过这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中国的北洋政府承认俄国的苏维埃政权; 

1925年,比利时与中国达成协定退还赔款; 

1926年,荷兰退还全部赔款并将百分之六十五用于水利事业,其余用于文化事业; 

民国时期,英国开始把庚子赔款用于中国赴英留学生的资助,并开始筹备把钱退还给中国的事宜。 

1931年,中英成立庚款董事会,资助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南开大学在内的多所中国大学,都拿到过董事会的资助。 

1933年,意大利与民国政府协定退还赔款;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年后中国停止向日本支付赔款,英美等国宣布彻底放弃赔款。 

直到1946年,签订《辛丑条约》的十一个国家都废止了不平等条约关系。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老鱼吹牛皮1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