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判决47人案后 多位外籍法官辞任香港终审法院

方泠卉
2024-06-11
image
香港终审法院。资料图片。(VIVEK PRAKASH/AFP via Getty Images)

香港法院对“47人案”作出判决后,陆续有外籍的非常任法官宣布辞任香港终审法院,其中一人6月10日公开表示,法院对该案的判决“站不住脚”,法官在香港的政治气氛压迫下,无法作出独立的决定。

来自英国的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勋爵(Lord Sumption)上周宣布辞任后,美国之音报导,岑耀信6月10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以“香港法治在水深火热之中”(The Rule of Law in Hong Kong is in Grave Danger)为题撰文,提及香港法院5月底就民主派初选47人案中不认罪的16人做出判决,有14人被定罪,并分析这宗案件。

岑耀信说,“47人案”的初选参加者希望藉香港《基本法》条文所指,两次否决财政预算案来逼使香港特首辞职,以争取普选;但这个方案被高等法院视为阻碍政府施政,因此是合谋犯罪,刑期可高达终身监禁。

他说:“这个判决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并不一定意味著法治已死。上诉法院可能仍会纠正判决。真正的问题是,这个决定是香港司法系统日益萎靡的症状。”

法官在“不可能的政治环境”中工作

岑耀信说,香港法官受到美国制裁的威胁,如果法官受到制裁,这将会是“粗鲁的、适得其反的、不公正的”。他又说,香港法官多为受人尊敬者,有普通法的自由思想,但他们身处在由中国创造的“不可能的政治环境内”工作。

他提到的问题包括:港区国安法及有关煽动法律的条文严重限制了法官的空间、中国人大释法可以推翻法官的决定、香港政府的“过度偏执”导致民主派媒体关闭及编辑被控煽动、公民团体解散及领袖被捕。

岑耀信指,顺从当局的媒体、立场强硬的议员、政府官员和中国当局的喉舌《中国日报》制造了一种压抑的气氛,让法官无法执行他们在传统上的自由捍卫者的角色,任何政治上的反对声音都会被判重刑,香港正慢慢变成一个极权国家。

他说:“我留在法庭上,希望海外法官的存在有助于维持法治。我担心这不再现实。其他人则不那么悲观。我希望他们能被证明是正确的。”

港府10日发表声明批评岑耀信,发言人称,极不同意他就香港的法治和独立的司法权所发表的个人意见,称“香港法治无任何倒退”。

另一位也在上周宣布辞任香港终审法院的英国退休法官郝廉思勋爵(Lord Collins),也指出是因为香港的“政治状况”,但又说继续对香港终审法院及法官独立性有充分信心。

对于前述两位法官因香港政治局势而离开,流亡澳洲的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峰告诉自由亚洲电台,这凸显国际对47人案的高度关注及批评所带来的压力,让海外法官不想为香港的法院背书。

许智峰还指,虽然辞任的法官很客气地说对香港司法独立有信心,“但真的有信心就不会走,身体是最诚实,辞职就是用脚投不信任票”。

2022年3月,英国最高法院正副院长韦彦德勋爵(Lord Reed)及贺知义勋爵(Lord Hodge),宣布因为香港政治及法律环境的转变,即时辞去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职务。当时岑耀信及郝廉思未跟进。

加拿大法官宣布不续任

就在岑耀信文章刊出的同一天,来自加拿大的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麦嘉琳(Beverley McLachlin)也宣布因为年长而不再续任。她发声明指,因年满80岁,7月29日任期结束后不再续任,希望花更多时间与家人相处。

届时,香港终审法院只剩下七名非常任法官,包括:三名来自英国及四名来自澳洲的法官。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泽连斯基又要寄希望于习近平?

夜话中南海  2024-06-18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