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都没塌呢,你们跑啥?

老牌恶棍
2022-09-08
image
视频截图

昨天,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记录的是地震当天,成都某高风险小区的居民想跑出去避险,结果大门被锁。

面对业主们的质疑与抗议,防疫人员拿着大喇叭喊:“(大楼)倒没有?我问你,(大楼)倒没有?”

那意思就是,楼还没塌呢,你们跑什么?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单元门被锁、应急通道被封、消防通道被焊死等。

我在之前讨论“硬隔离”的文章《关在笼子里的人》中说,“有限的人力无法看住大量‘不听话’的居民,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硬隔离便应运而生了。”

这对于管理者而言显然是一劳永逸的,“一排排钢板与拦网焊接在地上,代替了原本的封控人员”“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而且没有感情,不会被居民的情绪影响,更无需在人性与命令的选择上纠结”。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举措毫无疑问是不合理的,就算抛开“过度”与“一刀切”的问题不谈,仅仅是其背后的安全风险,就足够高了。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执行下去呢?其实这个逻辑很简单,衡量一下风险与回报就知道了。

如果不封锁通道,人们就有可能下楼外出,毕竟再“自觉”的人也无法放弃就医、奔丧这一类的现实需求,而在“非必要不外出”的静默命令下,出现这种情况便已经算是渎职了。

况且,一旦因此导致疫情扩散或者输入,就属于“造成严重后果”,丢官罢职不说,搞不好还要负刑事责任。

要是派人看守呢?一开始确实是这么做的,但随着毒株传染性的增强,封控范围的扩大,已经不是人力成本的问题了,而是捉襟见肘,无人可用了。

基于以上原因,封锁通道的性价比无疑是最高的,能解决很多现实问题。

至于风险嘛,无非就是火灾一类的突发事件,概率小不说,就算发生了,再把通道打开不就行了。

那么,两相比较之下,风险与回报一目了然,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

确实,对于管理者来说这很合理,但问题是,这种决策的合理性却是以忽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

也就是说,为了防疫,可以毫不犹豫地将所有人关在里面,哪怕从来没进行过通道被封锁情况下的应急演练,哪怕可能会因为开门不及时使得逃生机会一闪而逝。

在“防疫大于天,责任重如山”的指示下,无论门锁后面发生了什么悲剧,都只是大局之下不可避免的小小代价罢了。

有人调侃说:

“非必要不离楼,发生地震、火灾等确有必要离楼的,可向所在社区提交申请,社区在收到申请后进行初审,提交所在街道工作专班审批(办结时限3个工作日)。审批完成后,申请人可持批复文件、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有序、安全离楼。”

当然,这些都是可以预想到的,并不算特别意外,真正令我感到匪夷所思的是,竟然有人把“在这种情况下,防疫人员应不应该开门让居民去空旷场地避险”的问题拿出来讨论。

说实话,如果是防疫措施本身的话,勉强还能有讨论的余地,但上面这个问题显然已经不属于“值得讨论”的范畴了,甚至可以说超出了现代人类社会的理性与伦理边界。

而那些觉得不应该开门的人,私以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类了,只能叫类人。

同样的,从地震中那些避险之前都还要征求同意的现象来看,近一年的防疫已经让部分人连逃离恐惧的勇气都失去了,或者说对病毒的恐惧已经大于地震。

有人可能会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高楼层居民待在家中自救反而更安全。

确实,这是地震自救常识,但居民怎么自救与允不允许居民紧急避险是两回事。

如果此次发生的不是地震,而是火灾呢?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老牌恶棍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解封两周年记

东八线  2024-12-09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