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为”负面”,理由是房地产危机加深和经济增长长期放缓带来的风险。穆迪预测,由于“人口结构疲软”,2024-2025年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将降至4%,2030年将只有3.5%。
中国政府对穆迪的判断表示不满。财政部认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安部更是连续三天发文,将唱衰经济上升到“威胁国家安全”的高度。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驱动,近年改由“统计局、中宣部、网信办”新三驾马车驱动,现在换用国家安全部这一“内燃机”了,今后是不是要启用军队这一“核动力”?
夸张的经济预测导致的地缘政治危机
中国官方之所以认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是受林毅夫等人错误预测所误导。
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经济领域专家座谈会,就“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征求林毅夫、蔡昉、樊纲、江小涓、王昌林、朱民、陆铭、张宇燕、郑永年等9位专家的意见。根据这些专家的建议,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林毅夫解释他们预测的依据:2019年中国的人均收入(购买力平价)只相当于美国的22.6%,德国、日本、韩国则分别在1946年、1956年、1985年达到此水平;这三个经济体在相应时点之后的16年,平均经济增速分别为9.4%、9.6%、9.0%。即便考虑到人口停滞、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中国从2019-2035年在8%的增长潜力下实现6%左右的年均增长,从2036-2050年在6%的增长潜力下实现4%左右的增长,也都游刃有余。”他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30年将超过美国,到2049年将是美国的2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美国也会心悦诚服。2023年他依然坚持这些预测,认为“卡脖子”的问题可以利用举国优势来克服。
其实,林毅夫对中国经济的预测(比如在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分别预测2030年中国的经济将是美国的1.5-2倍、2.5倍、2倍、1.5-2倍),与蔡昉对人口的预测(比如预测全面二孩后每年将出生4700多万)一样,每次都夸张得离谱,无一例外。
中国的决策体系,像一张滤膜,任何客观的观点和预警都被视为“唱衰中国”而被过滤掉、甚至被封杀,只有林毅夫等人“唱好”的观点能够进入决策视野。
端着“世界第二经济体”的碗,看着“经济是美国的两倍”的锅,中国领导人豪情万丈,做出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误判,认为“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外交官被要求“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构建“国际新秩序”。林毅夫等人的夸张预测以及中国的战狼外交,让美国政要陷入战略焦虑,将中国视为试图颠覆二战后美国领导的自由国际秩序的战略竞争对手。两国关系陷入螺旋式下滑。
基于错误人口数据的经济预测
老龄化是经济的阻力。德国在1946年、日本在1956年、韩国在1985年时,中位年龄分别只有34岁、24岁、24岁,64岁以上老人占比分别为8%、5%、4%;在之后的第16年中位年龄分别为35岁、30岁、32岁,65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分别为12%、7%、7%。而2019年、2035年中国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1岁、49岁,老人占比分别为13%、25%。可见,中国的年龄结构与当年德、日、韩截然不同。
德国、日本的中位年龄分别在2002年、1997年达到中国2019年的水平,此后16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4%、0.7%。德国、日本的64岁以上老人占比分别在1966年、1991年达到中国2019年的水平,此后16年的平均经济年增长率仅为2.9%、1.1%。
林毅夫只看到德、日、韩经济的上半场,没有看到下半场。劳动力是经济的动力,德国的15-59岁劳动力在1994年达到历史峰值,在1995年开始负增长;其人均GDP在1995年达到美国的110%的峰值,然后降至2022年的64%。日本的劳动力在1994年开始负增长,人均GDP在1995年达到美国的154%的峰值,然后降至2023年的42%。韩国的劳动力在2016年开始负增长,人均GDP在2018年达到美国的53%的峰值,然后降至2023年的41%。
如果把中国的经济比喻为一架飞机,1978年改革开放点燃了燃料(年轻劳动力),让经济高速飞行了三十多年。但是劳动力在2012年开始负增长,经济燃料不足,经济也开始减速。但是林毅夫等人忽悠说经济还有8%的增长潜力,建议继续踩油门(疯狂投资,尤其是房地产),导致巨大的房地产泡沫。也就是说,2012-2022年6.4%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很大程度是由于房地产泡沫造成的,已经高于真实的潜在增长率了,属于透支未来的增长。本来那段时间,是让中国经济平稳着陆、优化结构的最后时机,但是却被白白浪费,后患无穷!
高空飞行的飞机,燃料不足,但是林毅夫现在还在建议踩油门,继续高速飞行,对中国和世界都是极度危险的。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果中国经济机毁人亡,将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因此现在很多国家在纷纷“去风险”。
西方观察家往往专注于批评中国领导人的言论和决策。其实指出林毅夫、蔡昉等“智囊”(实为“肾囊”)的预测的荒谬性,可能更具建设性,因为他们的预测是中国各项荒唐决策的依据。中国当局不能装鸵鸟了,应该正视人口危机,在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经济决策应该基于现实而不是天上掉馅饼的预测。
(全文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