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台再砍ECFA “凸显未具犯台能力及经济困境”

方泠卉
2024-06-03
image
基隆港。资料图片。(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台湾新任行政院长卓荣泰5月31日首次赴立法院做施政报告并接受质询前,收到中国官方送来的“大礼”:6月15日起中止134项台制商品的减让关税。学者认为,中方此举显示其自知尚未具备武力犯台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其内部的经济困境。

综合媒体报导,5月31日一早,中国国务院税则委员会公告,台湾出口中国的部分汽车零件、润滑油基础油等134个税目产品,6月15日起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优惠税率。

公告称,台湾片面对中国产品采歧视性的禁限措施后,中方去年12月首度中止12项石化产品的关税减让,但仍未见台湾取消任何贸易禁限措施,因此,以台湾违反ECFA为由,二度对台中止关税减让。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随即声明表达支持,批评赖清德当局大肆宣扬台独分裂谬论,使有关部门不得不进一步中止ECFA部分产品关税减让。

台湾的总统府发言人李问回应指,这是中国典型的经济胁迫,不但冲击经贸市场的健全发展,更无助于两岸关系的正面推进。

台湾陆委会主委邱垂正表示,对中国大陆无理且片面的中止台湾134项ECFA早收清单关税减让,表达强烈抗议及不满。

他认为,中方这种对台施压恐吓的政治操作,阻碍两岸在国际产业分工架构的分工模式,更让两岸经贸渐行渐远,脱钩断炼,相关责任应由陆方全部负担。他并呼吁北京应以不涉政治前提的建设性对话处理分歧,停止经贸施压。

台湾经济部在新闻稿中表示,受影响的商品去年出口至大陆的金额约98亿美元,占台湾对全球出口的比重约2%,因此评估对台冲击在可控范围内,将持续与业者沟通了解需求,降低影响。

陈松兴:中共意在分化台湾

这次是中方在近半年内对台湾的第二次中止关税减让。中方前一次对12项台制石化产品的关税减让,选在台湾总统大选前公布,让外界认为是政治操作。

台北的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及中国大陆研究所兼任教授陈松兴告诉美国之音,中方此举旨在分化台湾,强化部分选民对赖清德政府经济施政无能的印象。

陈松兴指出,中国以经济手段对台施压,一方面是自知尚未具备武力犯台、与西方为敌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内部的经济困境。例如,本轮清单中的许多石化、化纤类产品,中企都已产能过剩。过去中国经济情势尚可时,还能靠官方补贴“惠台”,但现在经济疲软,中方也就藉著修理赖清德,顺势缩减对台让利,以减少对中企的竞争。

谢金河:台湾没有ECFA不会怎么样 辉达有能力封锁中国

台湾财经专家谢金河6月1日在FB发文说,“没有ECFA,台湾不会怎么样!”中方全面中止ECFA的可能性很大,这是中国“穷台策略”的一部分。

他说,赖清德5月20日就职后,中国展开对台军演,立法院又有第五纵队闹台,又对艺人施压,现在又加上ECFA,但就在台湾压力最大的时候,“突然天降神兵,来了一个黄仁勋”,天天告诉全世界:台湾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国家,台湾是辉达的一部分,辉达也是台湾的一部分;台湾是AI时代的中心,台湾是辉达伙伴的家,支持辉达30年,很谢谢台湾!

谢金河表示,小粉红拿黄仁勋没办法,几乎快崩溃,频频呼喊习主席要赶快制裁他。“其实黄仁勋没有说出来的是,中国无法抵制封杀辉达,是辉达有能力封锁中国!”

他认为,现在摆在眼前的,不是ECFA的问题,而是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今年第一季,台湾几乎所有石化厂商在中国都赔钱,就像是一年养7亿只猪,所有养猪企业都惨赔,这恐怕不是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产业产销秩序出了问题。

猜你喜欢

倒查30年追缴税款 中国民企噤若寒蝉

自由亚洲电台  2024-06-19

编辑推荐

一句话泄露中共军队审计真相

看中国  2024-06-18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