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香港——废墟化进行时

老蛮频道
2024-04-20
image
香港。(Photo by Ryan Mac on Unsplash)

2023年的香港可以用一句话总结:社会管理体系全面向大陆模式转型。这一转型动作非常的坚决和彻底,从行政体系到立法体系、司法体系,乃至包括最底层的区议员选举全都包含在内,一起向大陆模式转型。而香港版本的区议员其实就跟大陆的居委会主任差不多,应对的就是社区居民之间的家常里短,其实基本上没有立法权也没啥参政议政的权利,即便是这样也没躲过大陆化的命运,同样被管束得死死的。香港当局对这种转型趋势也完全不加掩饰。香港市长李家超的2023年年度市政报告,开篇的整整38页都是说:如何加强爱国主义,如何调整香港的管理模式去适应大陆,如何融入大湾区,也就是全面向大陆转型。而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既然香港的大陆化已经是既定的政策,那么这种转变对于香港的影响是什么?一直以来,香港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大陆与欧美之间的沟通桥梁。这种独特的桥梁作用就是香港的核心价值,也是香港能够发展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的根本。而要起到这样的桥梁作用,香港可以保持中立也可以在法治层面偏向欧美,这都没问题。对大陆、对欧美以及对香港自己来说,可谓是三方得意。而一旦香港下定决心全面向大陆转型,那么它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不能再作为桥梁,而将沦为一个非常普通的海滨小城。

在讲述下面的内容之前,各位必须建立一个对于香港的基本概念。香港的人口规模和经济体量,今时今日来说其实已经非常小了。2023年香港的人口规模只有750万,这大概相当于中国的二线城市的人口规模,跟河北唐山差不多,在全国的城市人口排名中只能排名第35位。香港2023年的GDP规模折约2.70万亿人民币,大概和苏州差不多,在全国城市GDP规模里排在第6位,大幅低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重庆。也就是说如果香港不再具备独特的桥梁作用,其金融体系无法再维持的话,那么就香港的人口和经济体量来说根本就不足以称其为特区。香港没有制造业,航运业主要也就是服务于大陆的转口贸易,连金融业都垮掉的话,那么香港的经济规模也会迅速缩减,最终退化为一个非常非常普通的海边小城。基于它已经彻彻底底的产业空心化,所以它一定比不上厦门,撑死了就是个广西北海的水平,靠廉价的海景吸引下东北游客这都已经算是万幸了。接下来我会系统性的介绍香港最新的经济数据,详细讲述香港丧失自己的桥梁优势,从国际金融中心沦落为普通的大陆地级市的过程。

这里首先要讲述的就是香港的核心金融数据:香港股市数据。港交所每个月都会发布详细的市场数据报告。我这里将它从2018年到今年一季度的核心数据全部摘取出来,形成了下表。

注意,最重要的数据就是香港股票市场的融资额,这个数据就是反映一个地区金融活跃度最重要的指标——没有之一。金融活跃度越高,优质企业和投资资金就越聚集,相对应的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当然也就越高。从数据表中可以看出,2020年和2021年是香港股市融资规模最高的两年,融资规模都超过了7000亿港币。在这个时候,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因为中美决裂的缘故,回归到香港上市,因此大幅拉高了当年度的融资规模。然而,此后的情况就急转直下。伴随着香港桥梁地位的丧失,资金迅速地撤离香港,2022年香港股市的融资规模迅速下降到2509亿。这种降幅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只能说是脚踝斩。2023年继续暴跌到1507亿。就这种融资规模来说,香港已经完全称不上是国际金融中心了。到了今年一季度,香港股市的融资规模只剩下265亿,同比去年一季度的331亿,同比降幅高达20%。从这样的数据来看,今年香港股市的融资规模大概就在1000亿港币左右。大概跟泰国股市差不多,融资能力基本上已经丧失殆尽。伴随着融资能力的丧失,香港的股价也是每况愈下。2021年2月份恒生指数还有31000点,到现在已经挣扎在16000点。伴随着资金进一步撤离香港,香港股票市场的日成交额会从现在的900来亿进一步下降,从趋势上判断到今年底大概就只剩下700来亿,根本就无法承受住现在的2600只股票。曾经的国际金融中心,就这么一步步的变成了国际金融废墟。

而伴随着香港的金融废墟化过程,香港当局的财政情况必然会出大问题,在逻辑上这是首当其冲的后果。于是2019年香港财政赤字106亿,这是受当年度激烈的街头政治运动冲击的后果,我们可以理解。2020年的财政赤字2326亿,2020年的财政赤字1884亿,这都是受当时的新冠封控措施影响,这也还可以理解。香港当时的封控措施跟大陆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是出行绿码加上各种严厉的7天隔离措施。然而到2023年香港的财政赤字依然达到了2073亿,这种数据已经超出很多人的理解了。2023年,香港当局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结果出来令人十分震惊。伴随着这种连续的赤字,香港当局被迫消耗自己多年积累的财政储备,也就是此前的政府省吃俭用存下来的财富,来填补现在的亏空。2019年香港政府手里的财政储备高达11331亿,到2023财年结束只剩下6851亿,直接腰斩。2024年的财政预算方案香港当局已经放弃挣扎了,直接制定了一个赤字预算,预计总收入6330亿,总支出7769亿,赤字规模达到1439亿。就这个预算眼看着也根本不可能完成,首先收入上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港府的收入已经处于激烈的下降状态,2023财年已经不到5000亿,伴随着废墟化程度的加深,2024财年根本就不能恢复到6000多亿。而财政支出压力全都是刚性的,庞大的香港公务员群体要高薪养廉。老年人口一天天增加,社会福利支出的压力也是摆在眼前,根本就不可能缩减。这意味着香港2024年的财政赤字,一定会值本3000亿而去。也就是说香港当局手里的6000来亿财政储备,最多还能维持两年。两年之后,香港当局就会花光家底变成赤贫状态。

香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个城邦经济而已,城邦经济体是无法承受长期的财政赤字的。恢复收入增长是必须的,是香港当局眼前最大的治理目标没有之一。而对于恢复财政收入增长,香港当局想出来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刺激楼市,以恢复卖地收入的增长。香港住宅市场其实是一个非常迷你的小型市场,形容起来可以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以大起大落。我这里给出的香港住宅成交数据表,数据来源是香港土地注册处,数据口径是向注册处提交了登记申请的交易量,这也是最权威、最没有争议的口径。香港住宅成交的峰值年份是2021年,当年度的住宅成交套数为7.43万套。

注意香港的房价畸形的贵,所以它的住宅面积都非常小,平均户籍面积只有50多平米。单就成交套数来说,深圳2021年的一手房加二手房的总成交套数是9万多套,广州是22万套,市场的成交活跃度全都远远的超过香港。2022年香港的住宅成交套数锐减到4.5万套,房价降幅是14%。2023年成交套数继续下降到4.3万套,房价降幅是7%。这样的交易规模,已经创十年来的新低。2024年的前两个月,成交套数只有5852套,同比2023年统计的7333套,继续暴跌20%。就这样的数据来看,香港楼市可以说已经完蛋了。为了刺激楼市,香港当局于今年2月28日宣布”撤辣”,也就是取消大陆人在香港购房的所有限制,并同时取消多套房按揭贷款的所有限制,可以说是将所有的调控政策一把清零。各路楼市中介和媒体欢呼雀跃,声称香港楼市自此必然迎来大爆发。呵呵,在不可抗拒的废墟化的过程中,怎么可能因为撤销一些调控措施,就推动房地产市场这种核心资产市场的繁荣?香港土地注册处刚刚发布了今年3月份的住宅成交数据,3971套。这是什么意思呢?2023年3月的数据是6690套。这意味着撤辣之后的一个月内,香港楼市的成交量同比暴跌41%,跌幅较1-2月份还扩大了整整一倍。所谓的旺盛市场成交,根本就是媒体和地产商联合起来虚构的一场假象。在冰冷的官方数据面前,一切谎言都无可遁形。

楼市已经是一滩死水,根本就不可能救活。更麻烦的事情在于,香港的零售行业也出了大问题,香港人逃离香港到大陆购物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遏制。2021年,香港超市的销售规模同比下降了8.4%,2022年也只恢复了1.3%。这都算正常,新冠封控期间超市生意不好都可以理解。2023年,在解除所有封控措施并取消两地的通关限制之后,香港超市的销售额依然下降了5.7%。至于今年以来,香港人到深圳消费的信息已经是铺天盖地,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现象。香港的零售行业已经是香港年轻人仅剩的两条就业通道之一,但是一直以来服务体验真的是一言难尽,超贵的商铺租金并没有与之匹配的商业服务。翻白眼是香港所有零售业服务人员的必备技能,每一个都练得炉火纯青。超高的商铺租金带来的超高零售价格,本来就让人难以承受。就这样的服务态度,不要说大陆游客受不了,香港本地人自己都无法承受了。现在废墟化进程已经开启,香港的老百姓也不傻,无论吃穿着用深圳那边的商品种类齐全,服务又好,价钱又便宜,来回的路费也就是30块钱,随便买两棵葱就挣回来了。于是,香港人逐渐就抛弃了本地的零售业。而反过来香港的零售行业也陷入萎缩,意味着香港的年轻人就此丢掉了一条就业通道。这就是典型的恶性循环,犹如无法醒来的噩梦一般,根本就挣脱不开。

问题还不止这些,香港剩下的最后那条就业通道——转口贸易,现在也陷入了剧烈的萎缩状态。长期以来,香港就是大陆最大的转口贸易港,现在这个身份也在迅速丧失。欧美世界开始对进出香港的货物执行与大陆一视同仁的政策,取消了香港在外贸上的优惠待遇。因此,此前通过香港转一下手以规避欧美的贸易禁令的做法,现在基本上行不通了。这种影响体现在数据上,就是香港对大陆的贸易数据日益萎缩。2021年香港对大陆的出口规模3785亿美元,到2023年锐减到了2975亿美元。2021年香港自大陆进口的规模3120亿美元,到2023年锐减到了2593亿美元。就现在整个欧美世界动不动就取消香港的优惠待遇,并强化对港货品的监察力度的趋势来看,2024年香港的转口贸易数据还要继续剧烈萎缩。

综合起来看,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已经毫无争议的丧失了。它的废墟化进程,此时此刻正在进行之中,并且在两年之内就会走到终点。而对于这一切,香港当局并没有做出任何应对。甚至可以这么说,香港当局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切正在发生,它只是下意识地去贴合大陆,并且开始修订自己与大陆相冲突的整个制度体系。这么说吧,香港丧失桥梁作用,并因此丧失金融中心地位变成广西北海这样的普通海滨小城,大陆的中央政府真的愿意见到吗?就我看来,还真是未必如此。保留香港的特殊性,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香港当局应该做的,是在贴合大陆的背景下尽可能地保持自己管理模式上的特殊性,尽可能地保持法律体系的公平性,尽可能地保持社会氛围的自由和开放,并且将这种施政方向释放给全世界。唯有如此,香港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并且大概率还可以活得不错。至于完完全全地迎合大陆、适应大陆、向大陆靠拢,其结果只能使香港变成一个普通的大陆城市。而在此废墟化的过程中,港币体系必然崩塌,并将大概率因此而引发整个人民币汇率体系的崩塌,这个后果是全中国都无法承受的。只不过,一切都已经注定,香港废墟化的进程也已经无法改变,所以就让我们安静地等待着一切的发生吧。哈哈哈哈,哈哈……

文章来源:微博

猜你喜欢

北京放宽民众访港签证

米兰  2024-05-01

编辑推荐

习近平在欧洲寻求裂隙

法广  2024-04-30

马斯克见李强 各取所需

法广  2024-04-30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