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台州有一名女家长,跪在学校门口大喊“要求学校取消钉钉打卡”之类的话。
然后我就看到了当地教育局回复称“不实消息”。
哪里不实,难道那个网上流传的视频是AI合成,还是视频里的录音是AI生成?如果都不是,那不实在哪里?
一边说“事实还在努力还原”,一边又说“不实消息,与钉钉无关”,一边还说“下阶段,教育局将进一步规范钉钉使用,更好服务家校沟通。”
与钉钉无关,那加强规范使用钉钉是什么逻辑。说得颠三倒四,把人看得笑掉大牙。
加上“相关部门”那几个字,是不是张口就来也算一种美德?
说实话,现在有些学校真的让人无法理解,他们好像是觊觎其他部门的权力一样,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成天想尽幺蛾子命令家长做这做那。
发号施令的感觉,让人上瘾对吧。
几十年前,别说钉钉了,微信都没有,学校不必三天两头的去烦家长,发展的不一样很好吗?现在的学校管天管地,学生怎样了?我也没看到啥新变化呀。
因此,折腾家长的意义,在哪里?
看了一下这条报道下面的评论区里,没有一条不是吐槽的。吐槽代表了不满,家长的不满。可学校看在眼里,死活不改。
“我们这边的作业有写作业本的,也有在学校发的小管家app里完成的。家长自己教孩子还勉强,我孩子班上有的是跟着爷爷奶奶带,老人不会操作这样智能手机,作业无法完成。”
“家长养家糊口、为工作为家务辛劳已经很累了,还要被强迫被自愿配合学校做事。教育是教育人该做的事,教育是职责、是服务,但绝对不是权力。 利用教育绑架家长也是新时代下的新情况,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为了教育创新而选择的一个错误方向。”
“几年前我一个朋友就是为某大集团向学校推荐钉钉业务的,陪她跑过几级教育部门,学校使用只是被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使用,学校也不敢不干,否则与供应企业签的合同就会扯皮,明面上是学习,实际上都是利益。”
微博上就更不用说了,找不到一条稍微中肯点的评价,不是烦死了,就是很烦人;不是骂反感,就是说折腾。
有一条我觉得很有道理:这应该也是现在一些人不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本来孩子就代表着一种新的负担,结果学校还要给你把压力翻几倍。
这谁顶得住?想被压死吗?
那所学校后面又回应称什么“不强制钉钉打卡”、“是自愿”云云,看得网友是冷笑连连。那位女家长是吃饱了撑的呗?有下跪的瘾呗?
昨天还有一条类似的新闻,江西贵溪一中学,要求家长中午和晚上“到校值班”。
你们看看,还特么是人吗?
家长一天到晚上班,也就中午有点休息时间,晚上有点休息时间,他们就看中了这点时间,让你去学校“免费打工”,减轻老师和校领导的负担,也可以为学校节省点支出。
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居然也学会了对普通人“压榨”的本领,还学得这般惟妙惟肖,妙不可言。
当地教育局回应,“立即停止,严肃批评。”
幺蛾子接连不断,牛奶、教辅材料、食堂问题……每次都是严肃批评,然后呢?再接再厉。
一眼望去,是没有结局的,学校给家长增加负担的操作,从各种各样的群开始,再到家委会,到钉钉打卡、布置作业,看不出来吗?这是一种“进化”。上面的例子,也绝对不是孤例。
7月份,辽宁丹东一学校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大发雷霆,因为她要求4个家长主动去学校打扫卫生,无人回应。
“一个多小时了,没有一个人……真的所有家长都没有时间吗?刚刚问了孩子,很多告诉我家长有时间,有时间为什么抽不出来过来帮忙打扫卫生?”
看到没有,他们已经把家长的时间,理所当然的划为了归属自己的那一类,否则怎么可能说出“有时间为什么不来帮忙打扫卫生”这种脑残的话。
昨天,重庆一小学又曝出类似的消息,通知要开家长会,还要求每个家长都把身份证带着。
没说错吧,不仅要管你的孩子,还要管你,这就是权力的吸引力。
事若反常,必有妖,带身份证是为了让家长花钱。想想也挺牛逼的,用命令的语气来做生意。
家长会途中,居然有外界人员走上讲台,推销起了“扫码办智慧校园一卡通”,每年缴费120元。
讽刺到姥姥家了,现场就有家长拍案而起,“把教育局规定拿出来。”
当然是没有这种规定的,推销人员在引起众怒后,赶紧离开。事情曝光后当地教育局又来了:已经责成学校做出退费处理,这种东西肯定是不允许办理的。
然后就完了,下次继续,再接再厉。用屁股想也知道,没有学校从中作梗,默许甚至合作,推销人员哪来机会这样玩?还特意为此准备了家长会,浪费那么多家长的时间,甚至提前通知家长们要带“身份证”。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可如今这些校园规矩,仿佛就是为学校的权力游戏量身定制的“方圆”,没有一个家长能够避开。
人们望而却步,或许正是因为如今的教育,早已失掉初心。不以“教”为本,反而成了张扬权力、压榨家长、肆意敛财之所。
生育率降低,恐怕教育部门要承担相当大的一部分责任。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剑客写字的地方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