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员工发表情绪性言论 中国国企相关限令引批评

刘悦
2024-12-17
image
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示意图)

近日,中国社交平台上出现多篇文章,揭示国(央)企员工被禁止发表带有情绪的言论。一些观点认为,这种禁令可能导致“领导不愿听,员工不愿说”的沉默螺旋效应,削弱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有评论指出,这种现象并非国企独有,在其他类型企业中也普遍存在。

近日,多个讨论商业和职场话题的微信公众号,比如“投拓江湖”、“职海集”、“职场导师L总”等,发表多篇文章,评论中国国企限制员工发表带有情绪的言论。

“投拓江湖”有文章提到,一家央企的领导在会议中要求员工不要在公开场合发表涉及公司或社会负面的情绪化言论,同时提醒员工注意管理微信朋友圈和个人聊天记录,避免对公司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职海集”有文章还提到,一些国企员工在发布朋友圈内容时,会先进行自我审查,以确保其内容不带有情绪。一位国企员工表示,所谓“情绪性言论”就是不能抱怨或表达不满,说话时要尽量保持中立或选择沉默。

另一名在央企工作15年的中层干部坦言,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即便只是发个朋友圈,也需要反复斟酌,甚至点赞前都要思考好几分钟。

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有网友曾在文章留言区表达对这种现象的无奈,比如“写得很对,但怕被领导看到”“不敢转发朋友圈,你懂的”。作者认为,这种“默契”并不限于国企,几乎所有企业中,员工都对与公司相关的话题保持谨慎,担心影响企业形象或得罪领导,从而影响个人绩效与晋升机会。

还有文章指出,许多央企之所以限制员工的情绪化言论,是出于担心这些言论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但这种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员工认为,公司的问题仍然需要被表达和解决,单纯的“禁言”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加剧员工的不满情绪。

对此,有评论认为,这种“禁言”措施实际上是忽视“员工的真实声音”,让他们在公开场合保持沉默,只能在私下抱怨。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较为和谐,但内部矛盾却在不断积累。一旦爆发,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有文章警告,“领导不愿听,员工不愿说”的沉默螺旋会削弱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员工在无处表达的情况下,可能逐渐失去参与感和责任感,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信任也会逐步瓦解。

文章还指出,创新需要包容多样化的意见和想法,而禁止情绪性言论的做法可能抹杀员工的创造力,使企业逐渐陷入保守和僵化的状态。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倾听员工的真实想法,而不是试图用禁令掩盖矛盾。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琼瑶笔下的“中国人”

馮睎乾十三維度  2024-12-21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