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員工發表情緒性言論 中國國企相關限令引批評

劉悅
2024-12-17
image
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示意圖)

近日,中國社交平台上出現多篇文章,揭示國(央)企員工被禁止發表帶有情緒的言論。一些觀點認為,這種禁令可能導致「領導不願聽,員工不願說」的沉默螺旋效應,削弱企業的創新能力。也有評論指出,這種現象並非國企獨有,在其他類型企業中也普遍存在。

近日,多個討論商業和職場話題的微信公眾號,比如「投拓江湖」、「職海集」、「職場導師L總」等,發表多篇文章,評論中國國企限制員工發表帶有情緒的言論。

「投拓江湖」有文章提到,一家央企的領導在會議中要求員工不要在公開場合發表涉及公司或社會負面的情緒化言論,同時提醒員工注意管理微信朋友圈和個人聊天記錄,避免對公司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職海集」有文章還提到,一些國企員工在發布朋友圈內容時,會先進行自我審查,以確保其內容不帶有情緒。一位國企員工表示,所謂「情緒性言論」就是不能抱怨或表達不滿,說話時要儘量保持中立或選擇沉默。

另一名在央企工作15年的中層幹部坦言,與工作相關的內容,即便只是發個朋友圈,也需要反覆斟酌,甚至點讚前都要思考好幾分鐘。

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有網友曾在文章留言區表達對這種現象的無奈,比如「寫得很對,但怕被領導看到」「不敢轉發朋友圈,你懂的」。作者認為,這種「默契」並不限於國企,幾乎所有企業中,員工都對與公司相關的話題保持謹慎,擔心影響企業形象或得罪領導,從而影響個人績效與晉升機會。

還有文章指出,許多央企之所以限制員工的情緒化言論,是出於擔心這些言論可能引發不必要的麻煩。但這種做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些員工認為,公司的問題仍然需要被表達和解決,單純的「禁言」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加劇員工的不滿情緒。

對此,有評論認為,這種「禁言」措施實際上是忽視「員工的真實聲音」,讓他們在公開場合保持沉默,只能在私下抱怨。儘管表面上看起來較為和諧,但內部矛盾卻在不斷積累。一旦爆發,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有文章警告,「領導不願聽,員工不願說」的沉默螺旋會削弱企業的活力和創新能力。員工在無處表達的情況下,可能逐漸失去參與感和責任感,企業內部的溝通與信任也會逐步瓦解。

文章還指出,創新需要包容多樣化的意見和想法,而禁止情緒性言論的做法可能抹殺員工的創造力,使企業逐漸陷入保守和僵化的狀態。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傾聽員工的真實想法,而不是試圖用禁令掩蓋矛盾。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瓊瑤筆下的「中國人」

馮睎乾十三維度  2024-12-21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