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投稿】常不轻菩萨

心水
2024-10-14
image
常不轻菩萨

在某些场合,偶然会在闲谈的人群中听闻:“菩萨保佑”这句口头禅,当然说这句话者,必定是佛教徒或与佛教有关的宗教,一如天主教教徒挂在口上的“天主保佑”类似。

可是、不知这些信众或居士们,虔诚祈求诸天菩萨保佑时,是否肯定所求的是那一位“菩萨”?如无法确定,那这句口头禅肯定不灵验了。若改成单独求“观世音菩萨保佑”,变成了有专一的对象,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自然会闻声救苦救难啦!

因为天上的“菩萨”多如恒河沙数,算也算不清,一句“菩萨保佑”的祈求,菩萨们果真听闻,也会彼此观望。与俗语所说“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相同,何况三千大千世界存在著千千万万位菩萨那么多,所求岂会如愿呢?

在数不清的百千万位菩萨中,有一位叫做“常不轻菩萨”,这位大菩萨的名号在“妙法莲华经”内有记载;说是为了“常常不轻视每个众生的菩萨”。除非是僧尼大德或居士,有读过妙法莲华经者,才会知道虚空法界中,存在著这位“常不轻菩萨”。

众生慧根层次大不相同,充斥了各种各色的贤能者或愚昧者;在人间世不少浅见的人,尤其是那些自以为聪明过人者,往往面对智慧较低者时,有意或无意中都会表示出轻视或蔑视对方的眼神或态度。

这类无意识的轻视、不论宣之于口或只是抛出蔑视的眼光,都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不但伤害到了对方的自尊心,严重时还因此而丧失了彼此的友谊。

常不轻菩萨的大智慧大慈悲,深明人世众生的习性,就以这个特殊的名号“常不轻”去感化世人。连菩萨都不敢轻视他人,何况是我等凡夫俗子?

会产生轻视他人者,往往自持有过人的地方;或技艺或学识或外貌或财富或官职或地位等,能优越于对方时,自然产生了傲慢之心。所谓相由心生,心中蔑视人时,其外相其动作不知不觉便如实反映出来了。

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在识者眼中,其实是极其肤浅;因为天上有天、人上有人,一山还有一山高。再高明、再强势、再聪颖、再富裕,总会有人比他更高更强更富庶。因此、绝不要与人攀比,有了比较心,就会有好胜心,争强好胜的结果,便会不快乐。心也从此不能安,心不安时,食不好睡不香,何苦来哉?

佛教宣扬慈悲为怀,但凡有了慈悲心的人,通常在其眼中和内心,自然会有“众生平等”的理念。无论慧根层次的高下,生而为人,存在于一呼一吸的生命常态,人人都是一样,并无分别。没有了分别心,自然而然,心中平衡,对待众生也就一律平等了。

有了平等心,对方无论是高矮、美丑、贫富,就是一个与自己没有分别的人,同样是人,为何还要轻视对方呢?推而广之,菩萨行者,不但对人平等,还对所有的飞禽走兽一视同仁;因而修行者、出家僧尼或居士们,才会不杀生,坚持茹素。

茹素的原由便是“大爱”,也就是众生平等,不杀生自然少了孽障,不造孽便会心安理得。修行者或参佛礼佛之人,首要求心安;心不安心不定,如何修行如何参悟呢?

伟大的释迦牟尼佛,为了广度众生,有一世就变成“常不轻菩萨”;佛菩萨用心良苦,为了感化愚昧无知的世人,以身作则,变其法身为“常不轻菩萨”。当信众们在祈求佛祖保佑时,如能记住,释迦牟尼佛也就是常不轻菩萨时,那么、必将不敢再随便轻视或蔑视其他人了。

善信们今后祈求“菩萨保佑”时,不妨改为求“观世音菩萨保佑”、或祈祷“佛菩萨庇佑”,甚至求“常不轻菩萨保佑”;那么、相信所求必将会更有灵验更有效果呢!阿弥陀佛!

猜你喜欢

见吾不拜也无妨

心水  2024-08-26

【心水】文房一宝

心水  2024-06-26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