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梦幻人生(118)
民主运动大本营
北京东四十二条七十六号是应该载入史册的,是中国现代史应当保护的重要文物,它是短暂辉煌的中国风起云涌的共党统治下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的自发的民间民主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参与者与见证。
自由思想与启蒙刊物魏京生的政治刊物“探索”,徐文立、刘青的“四五论坛”,北岛、芒克的文学刊物“今天”皆出自于此。
我亲眼所见北岛像个总舵主坐在床上,黑压压的一屋子人听他策划为“星星画展”游行,安排人员发言。
“黄瑞,你演讲吧!”北岛说话一惯不露声色面无表情。
黄瑞,我上次见他是两三年前在振开家,振开把他介绍给大家,19岁,画家。他的一张蓝色紫色为基调的插花的花瓶油画挂在墙上供大家欣赏。黄瑞椭圆型的脸,包公嘴,戴眼镜,有些羞怯,说话有些含浑不清。
黄瑞温顺有些勉强:“让我说我就说。”
公认的老好人鄂复明正好在我旁边,我笑着对老鄂说:“振开干嘛不自己演讲啊?”
老鄂笑答:“老木头多油啊!”
“老木头”是振开的外号。
振开是很有心机的。我跟着保保第一次去76号,他看见我,吩咐芒克每次出刊给我一本。芒克递给我一本已出的“今天”。芒克告诉我,他分在东直门造纸厂工作。
振开带人多次搅合过我白洋淀的生活,我们私下来往频繁。
我不适合加入他们的活动,我是一名旁观者。我到哪儿都会引起波澜,何况我早已进过局子。
那次,“要艺术自由!”震惊世界的大游行是柱着双拐的现居巴黎的大艺术家马德升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并在天安门前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需要补充的是我和乔雪竹、格非第一次见面就去了张自忠路5号海军大院一个小独院赵南家,大屋里人满为患,我们挤到里面。徐文立在为指挥游行示威做演讲。
机灵的乔雪竹一看是这事,便低声对我和格非说:“我们走吧!”
我们仨又从里面挤了出来。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