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吃完面上来,在小区里就听到两个装修工人对话,“袁隆平死了哦。”
到楼上才看到湖南日报官方发布的消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上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那两个装修工得到的消息,应该是被辟谣过的“假消息”,但是最终又变成了真消息。
早间,央视外宣平台CGTN最早发布这个消息,后来被辟谣。很多人指责CGTN报道假新闻,造谣,甚至用网上那个段子“袁隆平最大的错误,就是让你们吃得太饱了”来讽刺他们。
这种判断很明显缺乏常识,因为CGTN根本没有抢发新闻的冲动,他们是央视的外宣平台,内容也不是给中国人看的。对他们来说,这当然只是一个失误,他们也很快发布道歉微博,但这并不是因为“抢发新闻”,而是因为他们遵从的是不同的逻辑,不知道这种消息发布的规矩而已。
最终在中午,由湖南日报这一党报率先发布袁隆平去世消息,才是正常的流程。
那些急于辟谣的人,或者看到“辟谣”就如获至宝的朋友,可能很热爱真相,但是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对袁隆平有着真挚的感情。
尽管只有很少人知道杂交水稻是怎么一回事,普通人对袁隆平正在从事的研究也知之甚少,但是人们有一个共识: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对这个国家做出来无比巨大的贡献——他也因此成为一个路人皆知的符号。
袁隆平被符号化了,一个例证是,当人们谈论明星或者运动员收入过高时,举出的第一个可以参照的人就是袁隆平,“看一下袁隆平才挣多少?”
当人们极端恨一个人的时候,会使用那个段子,“袁隆平让你吃得太饱了”。这就是“社会共识”,它距离准确的科学事实可能有很大距离,但是却代表着全社会最终的意见。在中国14亿人中,袁隆平的“国民辨识度”,毫无疑问能排在前几位。
很明显,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并不是袁隆平一个人的功劳。他在杂交水稻领域的贡献无疑是杰出的,但是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工程,既包括袁隆平这样的科研人员的贡献,也包括广大农民的劳作,更需要成熟有效的市场和分配机制,而袁隆平则作为这个“天下一号工程”的代表人物,被人们所感谢和纪念。
中国人感谢袁隆平,和这个民族曾经拥有的饥饿记忆有关,而如今国人的自豪感,也都建立在“解决饭碗问题”的基础上。如今,很多人因为他的去世而伤心,据说,上午有人因为在群里转发他去世的“谣言”而被痛骂,也有人看到去世的消息而“痛哭”。
我不是很理解这种生理反应,因为我到18岁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之前,基本上没吃过米饭,没吃过大米,更没吃过杂交水稻——我是吃小麦面长大的。
河南的小麦,也经历了产量不断增加的过程,包括种子优化、化肥和农药的普及以及农民的辛苦——还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们为袁隆平而哭泣,或许多少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摆脱饥饿记忆。尽管已经是一个“大国”,“国民”也很自豪,但是很多人在开玩笑式地诅咒别人时,使用的还是“袁隆平最大的错误,就是让你们吃得太饱了”这样的段子。
在我看来,这句话一点都不幽默,相反,它相当沉重。当人们拿“你最好饿死”来比喻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还处在刚刚温饱的阶段,似乎有重新挨饿的可能,人们才会拿这样的话作为一种“攻击手段”。
媒体时刻关注着袁隆平的试验田和屡创新高的亩产量(最新的消息是5月14日广东崖州湾三块地平均亩产926.5公斤),这是在工业和信息化时代人们最关心的“农业新闻”。
其实,很多人根本记不住最新的产量记录是多少,每一块试验田的都不一样,从试验田到真正的农田,还有很长距离,但是新闻报道中“最高纪录”这样的字眼,足以让公众安心。
“人民”需要一个袁隆平。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产生活观察)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