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下降99%,国家发文稳外资

2025-02-22
image
网络图片

 

2月17日,北院发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在此之前的2月14日,外管局也发布了2024年国际收支数据,外商投资净流入比峰值时期的2021年减少了99%!

这个数据的峰值出现在2021年,净流入为3440亿美元;2024年为45亿美元,其中有两个季度是净流出,首尾两个季度是净流入。

45亿美元是什么概念?降至33年以来,也就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另一个商务部的数据大体也能佐证:2024年度实际使用外资大约1149.3亿美元,同比下降27.1%,是2023年降幅8%的3倍多,也是自1990年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数据跌破了2010年的水平……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虽然最高党报早在2月10日就在头版刊发打预防针,但如山的压力还是扑面而来。

这篇文章提出了几个论点,非常值得细心揣摩:

传统商业模式在中国行不通了,跟不上变化的外企当然只能输给中国企业,从而败退。

短期看,2024年剧降99%,是因为前几年涨得太凶了,导致波动。

长期看,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占七成左右,服务业轻资产属性明显,导致外资企业数量增加而投资额下降。

腾笼换鸟,一些没有跟上中国市场变化的外资撤出了,更多技术含量高的外资进来了。跟第一条相似,外资企业必须拿出看家本领才能站稳脚跟。 

以上原因归纳起来,就像我们现在经济增长数据比较低是正常的一样,外资进来少,也是正常的,不用怀疑我们有什么问题,就像犟嘴的关老爷:

话虽如此,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要求“有效提振外商投资信心”,可见外资信心是不足的嘛。

这是怎么说的呢?究竟听谁的? 

倒是一些国际媒体的话,跟行动方案能接得住:

戴口罩之后,对未来的担忧加剧。

抓汉奸惊到了外商。 

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经济减速,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消失。

这些话是不太中听,不知能不能为大家所接受。 

我细读了行动方案,其中有“适时进一步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之语,可见前段时间说的上海要允许洋人上洋网,不是完全没可能的《大学副校长建议开放外网,官媒报道,这是什么风?》

印象最深的是另两条: 

支持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充分运用新闻发布、吹风会、接受采访、专家解读等方式,对外积极宣传阐释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政策新举措新亮点。

可能有人会说,在外资信心不振时,竟然还引导人家去扶贫,这是慕容复在土堆上复国大燕吧。

这个我不能同意。随着川皇成为僭主,美帝立国之基已毁,美帝衰败就在眼前。 

毕竟,现在川皇的问题,不是开放程度不够,而是法治保障不够。朝令夕改,随意发推批示,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资金逃跑是必然的。

能流到哪去?

当然是政策和法治环境最好的我国。

就像前几年的新加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国际金融中心。 

有网友评论说,一张全是判断题的卷子得0分,也只有川皇这样的大才方有可能。

这样一看,我们及时出台稳外资方案,其实不是遇到压力,而是顺势而为!

现在的问题,就是怕他们有朝一日突然明白过来,开始抄作业,也搞《稳外资行动方案》。

否则的话,全是我的。

我写了300多部家传,发现读书人、绅士、企业家、地主出身居多;个别平民家庭出身的,则通过读书、从军等方式,升华出家族新命运、家风新基因。 

家史即国史,现代国家鼓励学生先讲家史、次学国史。通过家庭记忆传承,孩子汲取父辈记忆和智慧、经验、教训的力量,节节攀升。

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遗忘才是。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生命和文明积累的二传手,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而记忆的中断,便是文明传承的断裂。 

讲述关于我们的故事、写作家传,是人类延续文明和创造意义的基本方式。长按下面微信二维码,识别加我好友,一起抢救和传承家庭记忆: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货殖新传

猜你喜欢

折腾,折腾,就这么使劲折腾?

敏敏郡主  2024-01-23

编辑推荐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