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天才姜萍」如果在美國會怎樣

張3豐
2024-06-22
image
網絡圖片

如果「數學天才姜萍」出現在美國,不管她是否是老師作弊的產物,都不會有這麼多討論和質疑。

一個小孩,人們既不會相信她是天才,也不會那麼嚴厲地去審視。就像哥大教授們看待學生抗議一樣,即便完全不贊同他們,教授們也會表示讚許,「年輕人怎麼都可以。」

看上去,美國的社會系統傾向於「相信人」。發生過911那樣的恐怖主義襲擊,地鐵中也幾乎每年都有治安事件,但是地鐵仍然不會安檢和實名,不會假設任何一個人是壞人。

我有兩次報銷差旅費的經歷,需要提供機票和Uber發票。因為購票是在各個系統,發票也不一樣,有中文和人民幣版本,也有本地版。對方說:都可以的,你手機截個圖就行。所以,我提供的票據,都是手機截圖。

對美國人來說,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報稅,這讓會計和律師成為兩大賺錢群體。稅務申報系統非常複雜,原則上你每一筆收入都應該申報,包括服務員收到的小費——那些無法監控的現金。

據說,稅務申報作假,懲罰非常嚴厲。但是在我看來,這個系統的漏洞幾乎無所不在。法拉盛的中餐館,都收現金,不少店鋪都明確拒絕銀行卡——他們的心思再明顯不過。即便是曼哈頓的中國城,老牌粵菜館也是開口就cash only。當然,他們看上去似乎有點良心,「用現金打九折啦」。

如果稅務部門有一點心思的話,每天都可以掌握很多,根本不用費心「倒查30年」。

但是,大部分逃稅的中餐館都安然無恙。這是華人在美國最容易選擇的「創業」和「工作」,是接觸美國的開始,是介於「中國和美國之間」。等到站穩腳跟,或者移民二代,讀大學真正「踏入社會」,他們終將會選擇納稅。

那些拿小費的服務員,也有辦法逃往灰色地帶——好像有一個上帝存在,眼睛看着這一切,但是都表示寬恕。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普通人或者底層,如果不得已占點便宜,終究不算什麼罪惡。或許有一天,他們會受到感召。

弗朗西斯·福山在《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中討論過美國的信任模式,它和基督教與「社團」傳統有關,大部分美國人都會選擇加入一個社團,要為社會做貢獻,捐出一點錢,他們當然會「選擇相信」。

這個社會可以這麼「相信」,對普通個體寬容,對孩子總是鼓勵,是因為他們的「主流」是互信的。中產階層的核心標誌,可能並不是收入,而是專注於打造自己的「信用積分」。一個講信用的人,在這個體系會獲得很多回報,很容易貸款,而且利率也有優惠。

有時候美國社會也會很嚴厲,那是對待真正掌權的人。川普找了應召女郎,後面為了自己名譽給了封口費,最終被定罪,在中國這根本不算事兒;拜登的兒子也是如此,他有吸毒史,而在戒毒之前擁有槍支,這也是犯法——他們都會受到懲罰。

我不確信姜萍是否作弊——我的數學很差,也不夠聰明。質疑的人也許有道理,但是看到那些用詞和表情符號,也很讓人不安。信任應該發生,但是,它什麼時候才會發生呢。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城市的地得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