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舉報、遭封禁,為了放映這些海外動畫,咱們的電視台操碎了心

8字帶路人
2023-12-27
image
網絡截圖

「有沒有一個人,教會了你成長,卻沒有陪你到最後。」——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逝於1996年9月23日」代表作品:《哆啦A夢》……

編者薦語:今天的文章,再一次來自老朋友「8字路口」。這個早已消失在江湖上的公號,寫過太多對我口味的文章。這篇屬於童年回憶殺,符合8字一貫的以小見大,以某一個領域窺探一個時代的文風。

類似的選題,我也想過寫一篇,未必能寫得比這有意思。文章里提到的那些片子、那些角色,就和8字一樣,雖然如今看不到了,但曾幾何時,它們的陪伴,讓我們的生活,多了許多滋味。我們不該忘了它們。

1984年工作日的一天,遼寧電視台錄音棚。

幾個東北人,正在給一部島國來的動畫片配音。

這是幾十年來第一次翻譯島國片,大家對日語台詞都沒經驗(不像現在),還特意請來了教日語的大學老師做指導。

就連這部片子的片頭主題歌,第一句應該怎麼翻譯,都得好好想想:

各地各地各地各地各地各地,阿姨兮帶路

錄音棚里特意準備了一本《現代漢語詞典》,為的是能隨時能把東北話拉回到蒲通話。

劇組還指派了一名台詞監督,防止配音演員說到動情處,東北話脫口而出。比如把全片最後一句結束語說成:

就整到這,拉倒吧。

沒錯,這部片子,就是《聰明的一休》。

中國引進海外動畫片的歷史,已經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了。

不過,規模最大也最精彩的一次,還要數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在全國人民普及電視和對外睜眼的時候。

和一休一樣遠渡而來的海外動畫片,陪一代人度過了整個童年。

01

《聰明的一休》,並不是從跟東北一衣帶水的日本來的。

而是繞了半個中國,從廣東來的。

那個年代的廣東,有一個奇觀:從高樓大廈到窮鄉僻壤,房頂上都豎着一片片的天線。

這些天線都是違法的,它們都帶着放大器,專門用來接收香港的電視節目。

隔壁的資本主義長啥樣,一目了然。

這讓廣東省政府十分頭疼。法不責眾,別說明文禁止了,出動消防車都沒用,只能用大功率干擾電台放干擾電波信號。

但香港來的老闆又不幹了:

連香港電視也不讓看,還算什麼經濟特區?我們的生產怎麼做?我們的信息哪裡來?

這樣的特區,能讓我們有信心投資嗎?

這最後一句話,非常能製造焦慮。於是,廣東只好在有中央領導視察的時候才放干擾電波。

後來廣東人民都習慣了,一看電視屏幕上出現雪花,就知道:噢,北京又來人了。

有一天,廣東人民的電視上又出現了雪花,這次來的是一位姓胡的老人。

在佛山,胡老人問一個縣委書記怎麼評價香港電視台。這個耿直的縣委書記說:您是想聽真話還是聽假話?

胡老人說,那還用說,當然是想聽真話。

縣委書記等的就是這句話,馬上開講,還分了三個層次:

第一,香港電視沒有反黨反社會主義,也不宣傳社會主義。

第二,香港電視的市場信息來得快,看了抓經濟有好處,就是廣告太多,商業味太濃。

第三,香港節目也不是黃色,最多穿穿泳衣。

很快,辦好廣東台就以政治任務的身份被提上了日程。廣東省特地給電視台劃出一批外匯,去海外採購了一批電視節目。

其中就有《聰明的一休》。

《聰明的一休》原本輪不到廣東電視台。如果它沒有被央視先拒之門外的話。

央視的人看了樣片後,覺得是個好片子,但要在央視播出還得考慮考慮。

我的同事朱十一追女生,天天晚上拎着兩大瓶熱水去。女生說:你是個好人。

真實的理由是:

一休僧侶的身份及該片或會引發唯心主義和消極避世思想之類的爭議。

畢竟,改革開放的當口,怎麼可以佛系呢?

在此之前,央視引進的《鐵臂阿童木》就讓領導很滿意。

當時正值國家卯足了勁要科技強國之時,這部由日本現代漫畫之父手塚治虫創作的科幻動畫片就十分應景。

比如阿童木的名字來自於英語單詞「ATOM」,意思是「原子」。簡直就是在給四個現代化高唱讚歌。

被央視放棄的一休,在這種情況下被廣東電視台買了下來。

中央這邊也覺得廣東偷看香港電視的事丟面子,特地發文,要求全國電視台向廣東台支援優秀電視節目,以加強與境外電視媒體競爭的能力。

然後,又召開了一次「支援閩、粵電視節目座談會」。因為,胡建那邊也面臨一模一樣的問題。

《聰明的一休》引進後的翻譯和製作,就是在這次座談會上,被外包給了遼寧電視台。

真接手了,東北老鐵們才明白了央視的顧慮。

原來,這部片子很不好翻譯,容易犯政治錯誤。

比如有一集,有個做豆腐的鏡頭,旁白說:豆腐是日本人發明的。

這簡直就是隨意歪曲篡改東亞歷史嘛。你咋不說小提琴是魯智深發明的泥?

再比如另外一集,有一個情節:給新佑衛門相親。這也太少兒不宜了。

要知道,東北人堂堂正正地相親,還要等到6年以後,趙老蔫和馬丫丫演的那個小品。

於是,在翻譯的時候,相親這個情節就改成了:

收女徒弟。

02

當東北老鐵們還在冥思苦想怎麼讓一休符合中國國情的時候,一個美國鬼子已經瞄上了天真無邪的中國孩子。

這個鬼子叫邁克爾·艾斯納。他有一句惡狠狠的名言:

所有給人們提供娛樂和信息的公司都是迪士尼的競爭對手。

剛上任迪士尼總裁沒幾天,他就特地飛到北京,直奔復興路11號——央視。

當時,中國市場上已經有了一些盜版過來的美國動畫片,有些地方台偷着播。但要正式引進還是個大事,沒人敢做主,畢竟還在時刻警惕着美國的和平演變戰略。

艾斯納這次帶來的是看家法寶:《米老鼠和唐老鴨》。

米老鼠當時56歲,唐老鴨49歲。這對搭檔已經去過100多個國家,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頭號動畫巨星。

在一些地方,它們也引發了很多文化上的衝突。比如70年代芬蘭鬧經濟危機,有人建議停播唐老鴨。停播的理由是:

這隻鴨子從來不穿褲子,而且總是和一隻未婚的母鴨子在一起打打鬧鬧。

在中國,米老鼠和唐老鴨在上世紀30年代就以電影版的方式在上海、南京放映過。剛巧當時的央視少兒部主任徐家察是上海人,當年就是它的小觀眾。

於是,在她的力推下,央視一次購買了104集動畫片的版權。

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資本主義果然還是要警惕的。

迪士尼和央視的談判一直持續了整整半年,帶來的協議書厚厚一沓,什麼播放權、播放時間、版權保護,都是當時的中國人民沒見過的詞兒。

比如,這104集的動畫片只能在央視播出一次,不得重播,也不得複製、出版任何音像產品。而且,如果發現中國其他地方有人盜播,央視必須前往制止和問責。

迪士尼的版權意識絕對能說地表最強。他們發現中國有好多盜版的米老鼠,就把所有的商標都註冊了一遍。

有家糖果公司,做奶糖的,本來從30年代起,就在奶糖包裝上印米老鼠,很受歡迎。這下不得已改成了大白兔。

對,就是那個大白兔。

引進之後,就是配音。美帝的霸道一覽無遺。

他們規定,配音演員必須海選,每個人要把自己配的片段錄下來郵到美國,由美國人最後敲定。

尤其是唐老鴨,這個全片台詞最多的角色。

其實,原先有個二十歲的小伙,模仿鴨子叫聲很像,已經被欽定為中國版唐老鴨。不料,他剛配了十集,就被派到外地出差了,只能換人。這事成了他的終身遺憾。

22年以後,他主演一部戰爭大片,扮演一個中國軍官,狠狠揍了美國人一頓。

最終確定的配音演員,是剛在央視86版《西遊記》裡,給六老師配過音的另一個年輕人,李揚。

李揚下了很大功夫,學習怎樣做一隻真正的鴨子。

為了多聽鴨子叫,他故意在鴨子屁股後面追,嚇唬它們。還用了很多民間偏方,比如學烏鴉叫。

剛剛說過了,徐家察主任小時候就是上海灘的小觀眾,是看過美國版唐老鴨的。懂行的當領導,這可把李揚坑慘了。

她親自擔任這部中美合拍動畫片的首席觀眾。

經常,她因為覺得李揚的鴨子味不夠,或者太重,讓他再來一遍。

有時候一來就是20遍。

從1986年到1990年,每周日晚上六點半,央視一套都會播放一集《米老鼠和唐老鴨》。千萬名中國孩子都坐在電視機前,眼巴巴地等着那二十幾分鐘。

被吸引的,還有數不清的大人。報紙刊登文章說:

《米老鼠和唐老鴨》提供了一個讓成年人「合法」地大笑一場的園地。

不料,剛播出十幾集時,央視突然收到了迪士尼的舉報,說上海台把動畫片錄了下來偷播。

上海台當時和央視是平級,央視管不着,最後找到廣電才擺平。

沒幾天,迪士尼又打電話過來,說廈門的渡海輪上又有人在偷播。折騰得央視疲於奔命。

1988年春晚,李揚被邀請參加,他的節目就叫《孫悟空和唐老鴨》。

在這個節目裡,李揚一會兒裝成孫悟空,一會兒裝成唐老鴨,文體兩開花。

之後這麼多年裡,他再也沒吃過鴨子。

03

美帝國主義的風吹來了就不走了,還一陣更比一陣猛。

1984年,美國一個叫孩之寶的玩具公司,為了賣玩具,和漫威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漫畫。

沒想到,他們打造出了一個跨越世紀的超級大IP:變形金剛。

主角是兩伙會變形的機器人,一邊是好人,老大哥叫擎天柱;一邊是壞人,代表人物威震天。這兩撥機器人從外太空打到了地球。

實際上,這兩個名字都是翻譯到中國來的時候特意取的。

擎天柱的原文是Optimus Prime,意思是「頭號領導」;威震天的原文是Megatron,這個詞幹脆沒法直接翻譯,像香港就直接給他用了音譯,「麥加登」。

中國的孩子們本來是會辨別好人壞人的。好人都是濃眉大眼,壞人都是賊眉鼠眼。這下不管用了,好人壞人都是一張鐵臉,咋分辨呢?

還好,另外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誕生了。分辨好人壞蛋,就看他是變成汽車還是飛機。好人叫汽車人,壞蛋叫霸天虎。

好多孩子都對坐飛機有陰影,就是因為怕它是壞蛋霸天虎變的。

孩之寶帶着這部動畫片,以及衍生出來的玩具,把160個國家的羊毛薅了個遍。1986年,他們終於盯上了中國。

結果,央視看完樣片,冷冷的回了一句話:

太多戰爭和打鬥的場面,不適合中國國情。

央視可能忘了,此時此刻,西南邊境正在進行自衛反擊戰,兩山輪戰已經打了兩年多了。

最後,孩之寶找到了上海電視台,本來上海台也在糾結,但對方說:

只要能播出,近百集的《變形金剛》就全部免費送給上海電視台,不要一分錢!

隨後,北京台、廣州台也跟孩之寶簽署了類似的協議,免費播出。

Freedom is not free,這些免費協議都有其附加條件。

廣州台在播出時,必須附帶一分半鐘的變形金剛玩具廣告;

廣州台下屬的廣州電視節目復錄中心擁有40多台復錄設備,在全國首屈一指。該中心必須幫助孩之寶複製《變形金剛》錄像帶,提供給全國其他城市的電視台……

沒錯,全國各地的電視台,都中了孩之寶的圈套,成了它的免費宣傳工具。

變形金剛玩具登陸廣州的第一天下午,價值5萬元的玩具就賣光了,一個月銷售額破百萬。

美國人得意地笑了。

不過,笑容馬上就凍住了。

1989年3月28日,《人民日報》撰文《變形金剛衝擊波》:

……「金剛熱」盛行時,在許多大中城市,從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到小學高年級學生,特別是男孩子,幾乎90%以上都有一個變形金剛玩具。

……其實,當時正版的變形金剛玩具只是少量的,大部分都是仿製的冒牌貨。然而成千上萬的家長們已經顧不上櫃檯上的「金剛」產於何地、價錢是否公道了,只要是包裝盒上印着變形金剛,便慷慨解囊……

這就叫:你有科學,我有國情。

真正讓美國人看清我朝國情的,是這件事。

《變形金剛》在電視上播出沒多久,在一次全國人大常委會上,20位人大常委建議立即停播。

原因出在當時的復聯,哦不,婦聯的一位書記身上。

這位奶奶,在給小孫子講一本《變形金剛》的畫冊時,覺得內容荒謬,宣揚好戰,意思也不連貫,壓根講不下去。

她再一看定價,十幾頁就敢賣1塊錢,印數竟然達到了25萬冊。她就在全國人大討論《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小組會上,順便提了這件事。

誰料,一下說出了同組爺爺奶奶們的心聲。他們對孩子不吃飯光顧看動畫片早就有意見了,就一起向有關部門建議停播。

緊接着,《人民日報》又跟風刊文:

……從「變形金剛」,我想到了當年的「鴉片戰爭」。

「金剛」與「鴉片」不同,它沒有毒害性,更沒有以炮火為媒介。不過兩者也有一點相似,「鴉片」從中國換走了白銀,「金剛」使中國流失了那麼多不容易換來的外匯……

實際上,孩之寶公司當時在中國壓根就沒發行過畫冊。那位奶奶給小孫子讀的,是國內一家出版社自行改編和二次加工的盜版書。

孩子們幸運的是,這個年代,已經不是幾個爺爺奶奶,憑誤解和偏見可以一意孤行的。

《新民晚報》刊文說:

《變形金剛》充滿了工業社會的智慧、熱情、幻想和陽剛之氣,是與非相當分明。它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和啟迪是成人無法理解的。

這部動畫的譯製導演也急了,說:

《變形金剛》的主題是懲惡揚善。如果有打鬥場面就說是好戰的話,那麼孩子們喜愛的《西遊記》又作何解釋呢?大鬧天宮、掃盡妖魔的孫悟空不也是打了又打嗎?

最後北京電視台率先回應:不停播。

北京台有底氣。但其他電視台就不行了。比如第一個上星播出的雲貴衛星頻道,還是摸不准上邊的態度。

播吧,萬一得罪領導怎麼辦。不播吧,萬一還是得罪領導怎麼辦?

於是,他們採取了一種低調的方式播出。

片子還是照播,但片頭對「變形金剛」四個字隻字不提,而是改成了言簡意賅的:

動畫系列片。

04

從《變形金剛》第一輪播放的北京、上海、廣州,就看得出這些大城市的分量。

在當時,要想知道各個地區的改革開放程度怎麼樣,就看這個省有沒有引進海外的新鮮事物。

比如,動畫片。

今天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山西,也是當時走在改革開放前列的省份。

早在八十年代初,山西就和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長哈默博士簽約,開發平朔煤礦。哈默博士年輕時去蘇聯跟列寧做生意。晚年,他又來到中國投資。

1987年9月,平朔煤礦正式落成投產。當時有媒體描述這項合作說:

把美國西部一個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搬到了晉北這片荒蕪的土地上。

就在同一年,山西省引進了一部日本科幻電視劇,《恐龍特急克塞號》。

這部片子的原名如果直譯的話,應該是「恐龍戰隊克塞」。

但,山西是個文革武鬥的重災區,很多人還心有餘悸。

譯製導演覺得,「戰隊」這個詞容易讓人聯想到文革時候的戰鬥隊,就翻譯成了「恐龍特急克塞號」。

這部科幻片,讓中國人第一次見識到了許多新奇的概念:穿越時空、時間停止、外星人、恐龍,還有什麼人間大炮、果武、特茨、阿爾塔夏公主、格德米斯……

那段時間,全中國的男孩子們都會擺出一個pose,雙臂交疊,馬步蹲襠。口中大喝一聲:

克塞克塞,前來買菜!

格德米斯,堅決不賣!

但是,它也引發了第一起造成中國孩子傷亡的人身事故。

《人民日報》又雙叒叕來了。

1989年3月1日,它報道:浙江海寧一個7歲的小孩,看《恐龍特急克塞號》入迷,在家閒着無聊想模仿「克塞」,從四樓往下蹦,經全力搶救終於脫險……

不愧和金庸是老鄉,腳一離地就想飛。

那個時候的山西,確實很有改革開放的銳氣。

在給《恐龍特急克塞號》配音時,導演大膽起用了一批業餘的文藝愛好者,比如大學生、製藥廠工人、鐵路職工……

其中,有個給片中的孩子配音的小姑娘,是山西省外經貿廳的一名工作人員。通過這次配音,她跟山西電視台開始建立聯繫,並最終改變了命運。

後來她去了北京,擔任了一款少兒節目的主持人,這款節目叫《七巧板》。

她說:沒有「克塞號」,就沒有我後來的事業,無法想像自己後來會從事電視工作。

《恐龍特急克塞號》正在熱播的1990年,廣州台又引進了幾部動畫片,比如《忍者神龜》。

混合了美國古典西部片、黑澤明的電影和70年代科幻元素的《忍者神龜》,很快就火了。四隻愛吃披薩、喜歡看電視跳舞的靚仔烏龜大受歡迎。

在翻譯的時候,中國人又有了自己的發揮。

原本四隻烏龜的名字都是從藝術大師來的,比如「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

結果,翻譯過來以後,「萊昂納多」變成了「達芬奇」,「多納泰羅」因為不好記,就乾脆改成了中國孩子個個都知道的「愛因斯坦」。

連這部動畫片的原名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直譯過來是「少年突變忍者龜」,也改成了「忍者神龜」。

這波引進的動畫片還有《聖鬥士星矢》和《北斗神拳》,都是打打殺殺的戰鬥類動畫。

這是因為,當時負責引進動畫片的,是一位叫白嘉薈的大叔。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廣州電視節目復錄中心嗎?他就是負責人。

白大叔是北大畢業的,覺得教育很重要:

中國的孩子不能一味地觀看低幼作品,也應該看些具有陽剛之氣的作品,否則在那些溫情動畫片的長期薰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缺乏堅強的個性和社會競爭力。

誰知道,白大叔這一下整的有點過於陽剛了。《北斗神拳》沒播出多久,就被停播了。

動不動就一拳打爆人的腦袋,很多家長都接受不了。

其實,在此之前,有人給他推薦過另一部動畫片,說這是日本現在最火的。

他找來看了一下,覺得這簡直是在篡改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實在接受不了。

這部動畫片,就這樣跟中國觀眾擦肩而過。

它就是:《忍者神龜》當然也逃不脫中國的國情。

在引進動畫片的時候,白大叔想到了變形金剛帶動的玩具大火,就順便跟對方簽了一份忍者神龜玩具推廣銷售的協議。

沒想到動畫片還沒播出幾天,國內的盜版玩具就滿地都是。美帝不干,協議最後也作廢了。

大家更想不到,《忍者神龜》的最大贏家,居然是——必勝客。

必勝客1990年進中國,開始各種攻城略地。四隻愛吃披薩的神龜,當然是最好的代言人。而且還是免費的。

多年後,在電視劇《劉老根》裡,范偉用一句台詞,揭示了歷史的真相。

一部糅合了日本元素的美國動畫片,是怎樣跟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結合在一起的。

為了生活過下去,哪怕頭上帶點兒綠。

橫批:忍~者~神~龜。

05

《恐龍特急克塞號》設定的劇情,發生在2001年,人類已經掌握了時間旅行技術。

回頭一看,2001年已經過去18年了。

人類並沒有掌握時間旅行技術,當年的小觀眾們卻都成了油膩中年,在脂肪和流量的雙重焦慮下煎熬。

中國引進海外動畫片的風光歲月,也從這一年開始,一去不復返了。

2000年規定,引進海外動畫片必須經過有關部門審批,各地電視台不再被允許各行其是。

2004年,山西的人均GDP突破了1100美元。主要是靠挖煤。

它再也沒有引進過海外的動畫片。

從這一年開始,有關部門為了保護和扶持國產動漫,規定電視台播放海外動畫片的比例不得高於40%。

過了兩年,這個比例降到了30%不說,還乾脆規定,晚上17點到21點的黃金時間,海外動畫片禁止播出。

最終,喜羊羊打敗了聖鬥士,光頭強跑贏了威震天。

變形金剛在不停的改編和消費下,成了一個只懂打打殺殺的無腦系列爛片。每次票房卻都很高。

看着美國日本動畫片的一代人長大了,他們的孩子卻不再享有這份幸運。

他們可以隨時打開ipad,卻難以體會到,當年爸爸媽媽每個周日的晚上坐在電視機前,苦等那20分鐘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心情。

在互聯網時代,看一部動畫片就是動動手指的事。

然而,隨着童年記憶的漸漸遠去,那份苦等和狂喜的心情,也越來越遠,一去不回。

擎天柱的一句獨白,成了對那個時代最好的致敬:

我們因為被遺忘的過去而走到一起,齊心協力,面對未來,我是擎天柱,再次發出倡議。

讓這段歷史流傳下去,我們擁有珍貴的記憶,生生不息。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宅總有理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救救工廠:工廠真的卷不動了

浦銘心  2024-11-04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