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會推升歷史地位 習近平的未來挑戰才剛開始

美國之音
2021-11-13
image
習近平罕見承認清零政策"影響一點經濟" 。(圖片來源:NICOLAS ASFOURI/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中央於周五(11月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進一步闡述剛剛閉幕的中共六中全會的意義。不過,在長達一個小時的記者問答中,中共官員的應答不脫六中全會周四閉幕時透過官媒所發布的公報,也未公布已通過的所謂第三次歷史「決議」的全文。

中共宣傳部副部長王曉暉周五重申,六中全會除確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外,也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此,多位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學者表示,新版「歷史決議」給了習近平明年爭取第三次連任中共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的合法性,但他把自己的權勢和地位推到如此「定於一尊」的崇高,很可能反而給中共未來執政、黨中央的決策風格,乃至下一次權力如何交接埋下更多風險。

中共中央11月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進一步闡述六中全會的意義。不過,出席新聞會的五位中共高層,包括中共宣傳部副部長王曉暉和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等人,仿佛像按下錄音重複鍵般,針對記者提問的回答,幾乎和六中全會閉幕後官媒所發布的近八千字公報大同小異。其中,王曉暉重申,在六中全會上,「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關於第三次歷史「決議」的內容,王曉暉則說,此次全會所通過的「決議」共分七個部分,在內容上有兩個特點,一是與前兩個歷史決議主要總結黨的歷史教訓、分清歷史是非不同,這次主要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二是重點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積累的新鮮經驗。因此,他說:「這次《決議》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用較大篇幅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和標誌性成果。這有利於引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堅定信心、聚焦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不過,到底「決議」的全文內容為何,中共至今尚未公布,外界也不得而知。

也因此,六中全會閉幕後,各界大多只能針對已發布的公報,來一窺四天閉門會議的可能進程,特別是針對公報中所強調的字眼來解讀中國未來的走向,其中,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是公報中強調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對此,全球主流媒體,如《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周五的解讀大致可以總結為,習近平透過此次會議確立了其與毛澤東和鄧小平一般高的「歷史地位」,也進一步強化了他個人的權力和在中國的「形象」,更為其繼續聯任黨的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甚至自我加冕終身制打下基礎。

六中公報 確立習「思想理論」地位 

位於美國的時事評論員郭寶勝說,七千多字的公報內含一連串華麗的詞藻,文中描述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等字眼,在他聽來,就是要從思想理論層面,將習近平拉抬到與毛澤東比肩,進一步確立他在明年20大中續任的正當性。

郭寶勝告訴美國之音,儘管中共已於2018年修憲取消習近平的國家主席任期限制,但在共黨體制下,領導人想要定於一尊,還須鋪墊起他在黨史思想及理論上的崇高地位,這次六中全會就是在幫習近平補足他的思想地位。郭寶勝說:「上次修憲為他的連任鋪墊了法理的基礎,那這次要鋪墊一個思想理論的基礎,因為思想理論在中共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就是思想理論你如果是一個旗幟、一個統帥的話,那其他方面你也順理成章就是一個統帥。」

「三段論」未抹煞江澤民和胡錦濤成就

另外,早在六中全會召開前,各界一度盛傳,習近平會進一步論述從毛澤東、鄧小平時代、到他執政下,如何讓中國從強起來、富起來到站起來的「三段論」,以這種論述來直接抹煞他上任前兩代領導人江澤民與胡錦濤的歷史存在感。 

不過,現在從「公報」內容來看,外界先前的揣測並不完全準確。對此,位於台北的長期觀察中共政局的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告訴美國之音,中共政治文件一向高度重視結構嚴謹,因此,爬梳這次的公報,可以發現,習近平雖然沒有直接刷掉江澤民與胡錦濤的歷史存在感,但細數歷代領導人關鍵詞出現的次數,以習近平的名字跟他的思想出現的次數最高,多達17次,相較於毛澤東只有7次、鄧小平5次,而江澤民和胡錦濤兩人也只有出現各約5次,這樣的比例結構並非偶然,其實就反映出一種「習近平權力最大」的比重和觀感。寇健文說:「習近平並沒有去否定江(澤民)跟胡(錦濤),可是他們的篇幅當然是最少的,從公報就可以看得出來毛(澤東)、鄧(小平)的篇幅就比較大嘛,他(習近平)自己是更大嘛,所以這個我覺得是蠻明顯的啦。」

習續任打破慣例 增添20大不確定性

依據中共自80年代以來的慣例,每屆中央委員5年任期中,所召開的7次全體會議都各有着重議題,其中「六中全會」多半聚焦意識形態與黨的建設工作,同時也會討論到下一屆人事議題。而本屆六中全會之所以格外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乃是基於習近平打破此前慣例,醞釀於明年20大續任總書記,甚至傳聞將改回毛澤東時期獨有的「黨主席」更進一步強化獨裁威權,而引來一連串的不確定性。

不過,即便中共人事還有諸多不確定性,但目前的主流看法皆認為,習近平在排除了連任限制、又沒有推出接班人的前提下,他明年就卸任的可能性幾乎很低,也就是說,他未來繼續掌權應是可期。只不過,習近平透過六中全會,把自己的地位和權勢推到史無前例的高度,而在他執掌下,中國所面臨的內外經濟和地緣政治的挑戰又高,分析人士說,這對他未來的施政帶來非常多的挑戰。

隔空對美喊話 習吁「亞太不應冷戰」

頭號挑戰無疑是方興未艾的美中地緣政治的競爭,以及中國與歐美民主國家之間越來越緊繃的關係和衝突。中共自己在這份公報中也形容中國的外交現況是「在世界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中國官方雖未對此論述多加闡述,但恰巧就在六中全會結束的當天,習近平正好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企業領袖峰會中發表視頻演說,特別強調區域各國間開放合作的重要性,習近平說:「以意識形態劃線搞地緣政治小圈子,終究是沒有前途的,亞太地區不能也不應該回到冷戰時期的對立和割裂狀態。」

針對這段談話,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幾位學者都認為,習近平是在對美國隔空表態,然而,這恐怕是「言者無心、聽者也無意」地虛晃一招。因為即便習近平與拜登已傳出即將在北京時間下周二(11月16日)舉行兩人的第三次視頻峰會,美國總統拜登仍於11日簽署《安全設備法》(Secure Equipment Act),進一步加強限制華為、中興通訊等被認為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的中企取得美國監管機關核發的新設備許可。

江金權:「中式民主」優於西方 

不僅在地緣政治上面臨衝突,美中兩國對於「民主」二字的定義也大相徑庭。中共中宣部在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接受記者提問時,一黨獨大的中共代表、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竟當起民主講師。他說,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擁有協商、選舉等完整制度,反觀西方國家引以為傲的「選舉民主」實際上是資本支配的選舉、資本集團的遊戲。江金權在記者發布會上說:「超過81%的美國民眾對美國民主表示擔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也是美國民調機構最新的兩個調查結果,中國民眾對中國黨和政府的滿意度分別為95%(及)98%」

兩相對照,寇健文認為美中關係已處於意識形態上的針鋒相對和長期的結構性衝突,不會在短時間內有所緩解或劃下句點。

位於美國華府的知名民運人士王丹則認為,習近平言下之意,是告知美國他並不想與其爭奪全球霸權,也希望美方不要干擾中國在亞洲稱霸。王丹告訴美國之音:「(兩國)針鋒相對的部分,比如說,貿易部分還有台灣的問題等,我覺得也不會有什麼突破,美方也不會有更軟弱的表現,那中方也不可能做出退讓,所以拜習會應該也就是一個走過場,不會有什麼更新的說法出來。」

兩岸緊繃 學者關切中共「歷史任務」

此外,由於中國政治局勢攸關台海穩定,台灣學界歷來也高度關注中共政權更迭,他們除了針對六中全會公報進行文本分析外,也高度關注中共的此一最新變局對其內政、外交,尤其是兩岸問題可能產生的影響。

位於台北的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宋國誠周五在一場座談會中指出,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政治,不但是以「戰狼外交、無所不為」取代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未來勢必會在國際間推廣「中國模式」,意圖讓世界遵循中國原則。他說,習近平所高舉的「共同富裕」其實是劫富濟黨,而非社會學所指的所得分配正義。他還說,中國總體經濟路線也是以國家管制主義取代市場社會主義,走上「以黨取代市場」的回頭路。

宋國誠強調,此次全會後,中共對台敘事是最令台灣人憂心之處,此次全會是以必然要解決台灣問題的「歷史任務」來取代國共內戰的延續性。宋國誠說:「台灣問題已經不是一個選擇性的問題,你台獨我就武統、你和平統一「九二共識」那我就和平統一,因為把台灣問題列入在百年征程的一個重大議題,這就意謂着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當中,他必然的要解決台灣問題。」

位於台北的政大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也同樣對於中共將台灣問題鑲嵌進中國整體發展進程表示擔憂,他呼籲台灣人須警惕,中共在此次公報中將涉及港澳治理的「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手段套用在台灣,他說,儘管中共官方沒把「愛國者治台」說出口,但從涉台系統近來所謂懲戒「台獨人士」的精準打擊中,已可觀察到類似的手段。他說,若中共在尚未公布的第三次歷史決議全文中再次明確提及涉台立場,屆時,中國恐將加大對台壓力。

習破例續任 學者:埋繼任危機

回到中國內部,學者認為習近平明年若打破慣例,延續任期,將為中國長遠的政治穩定埋下風險。寇健文直言,習近平立下前例後,未來他的繼承人的問題將變得更難以解決,因為當習近平被描繪成地位崇高、無法取代的偉人時,那到了後習近平時代,無論誰來接班,恐怕位子都坐不穩,畢竟「核心」只能有一人,他的繼任者勢必在接班前後將與習近平出現結構性矛盾和衝突。尤其,一旦習近平若年事漸高,健康又出現狀況,未排定接班人的情況下,中國將瞬間群龍無首,問題會更大。寇健文說:「大家不曉得有沒有去注意(到),習近平胖很多,一般的推估他的腰圍(從2012年上任至今)可能增加了20公分,那會是一個健康上的隱憂,如果再當5年那個健康一定會變成整個政權在正常運作的最大的挑戰。」

分析人士說,從江澤民到胡錦濤,前後20年間,中共權力核心曾出現所謂「隔代指定接班」、「七上八下」等不成文的慣例,但每屆中共黨代會前,複雜的權力分配跟人事安排仍會提前一年就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焦點,如今各界緊盯的,則是一年後,沒有慣例可循的中共20大和後習時代的諸多變與不變的挑戰。曾為中國民主運動身陷囹圄的王丹直言,經濟下滑加上習近平的獨裁作風導致黨內不合,內鬥暗潮洶湧,習近平和他所主政下的中國未來所面臨的挑戰將會越來越大。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