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中國高考日

胡平
2020-07-13
image
高考考場門外的家長們(圖: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7月7日、7月8日,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日子。全國各地總共一千多萬高中畢業生參加這一場有可能決定他們人生前途的高考。記得77年、78年文革後恢復高考的前兩場高考,錄取率只有5%,真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物以稀為貴。那時候,大學生就是金字招牌。現在不一樣了。今年的高考,據中國官媒《中國日報》報導,錄取率將近90%。如今,上大學不是問題,上好大學才是問題。只有很少一部份人可以上全國一流學校。因此高考仍然充滿激烈的競爭。

網上看到一幅照片,是寒門子弟參加高考的勵志口號:「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 一個無錢、無權、無勢的「三無」人員,在整個人生中,也就只有在統一的高考競爭中,才有憑自己的能力戰勝那些「三有」人員的希望。話說得很誇張,但細細品味,何嘗不是實情呢。

不消說,中國的高考有很多弊病,但相比而言是一種最不壞的制度。高考最大的特點,就是統一、量化、標準化,這也便於閱卷和評判。正是由於標準化,所以在中國司空見慣的權勢、金錢、人情、關係等等難以進入,相對是一塊淨土。今天的中國人之所以對高考制度情有獨鍾,一方面是有古代科舉制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則是文革中廢除高考的慘痛教訓。文革初期的一件大事就是廢除高考。理由是高考是智育第一、分數掛帥,是「一張捲紙定終身」,不能反映真才實學,等等等等;於是改為「推薦與選拔相結合」。這看起來很好,實行起來卻很糟。因為它給形形色色的腐敗大開方便之門。在所謂「工農兵大學生」中,幹部子弟多得不成比例就是明證。

當今中國,腐敗無處不在,高考領域也不例外。在中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大規模的向北京等大城市傾斜;而在錄取的時候,中小城市、尤其是農村的考生還要受到第二次政策性歧視,他們的考分必須比北京等大城市的考生高出很多才能被同樣好的高校錄取。就在這次高考前,媒體又揭露出山東的陳春秀、苟晶等被他人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醜聞,輿論為之譁然。照說,這種弊案本不難查出,之所以禁而不止,主要就是因為懲罰太輕。在古代,科場作弊是重罪,因為它關係到千千萬萬寒門子弟的上升機會,關係到公平正義。近日,有全國人大代表和教育界人士,提議立法,加大打擊高考作弊的力度。這是值得肯定的。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搞冒名頂替這種勾當的都還只是小權貴,大權貴根本用不著搞冒名頂替,一張條子、一通電話就解決問題。中國的反腐敗任重道遠,一黨專政是最大的腐敗,我們要做要改的事還多得很。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鍾睒睒,太猛了!

魏春亮  2024-11-25

匹夫不可奪志

馮睎乾十三維度  2024-11-25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