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食俗

米娜
2025-02-07
image
湯圓(圖片來源:Fotolia)

元宵和湯圓,是歷史悠久的元宵節食品,也是中國米食料理的代表之一。

美食傳說:

元宵和湯圓:一種食物兩個名字?

元宵節吃元宵的傳統,相傳與漢朝傳奇人物東方朔有關。話說東方朔曾為官輔佐漢武帝,為人足智多謀,風趣幽默。一年冬天,御花園的梅花盛開,東方朔正要為武帝折梅時,看到有個宮女正要投井,慌忙將其攔住。

宮女名叫元宵,因思念家人傷心的想要一死了之。東方朔很同情她,答應幫她了願。東方朔在長安街上幫人卜卦。結果,每個人所占的簽語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東方朔解簽:「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聖上想想辦法。」

武帝得知警示偈語,問東方朔如何解。東方朔獻計:「火神君愛吃湯圓,可讓宮女元宵做好湯圓,正月十五晚上皇上焚香上供。全城家家戶戶也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

「為了瞞過火神君,十五晚上滿城點鞭炮、放煙火、掛燈籠,好像滿城大火。城外的百姓也要進城賞燈、觀煙火,一同消災解難。」武帝聽後放下心,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長安城裡張燈結彩,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高喊:「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

元宵
元宵(圖片來源:Fotolia)

美食比對

元宵與湯圓,乍看外觀相同,其實是兩種作法不同的食物。

湯圓:

用糯米粉和水成皮後,包裹湯圓餡,表面更光滑。

元宵:

用餡料沾裹糯米粉製成,表面有絨頭。

煮湯圓的湯水清澈:

湯圓和元宵最常見的吃法都是水煮,水煮能充份將湯圓與元宵的香濃甜糯表現出來。湯圓下到滾水中,輕輕攪動避免黏鍋。火轉小為中火,湯圓浮出水面即可食用。

湯圓
湯圓(圖片來源:Fotolia)

元宵湯則顯得濁稠:

元宵外干內濕,不易變形,也適合炸或拔絲。熱油鍋,下元宵,轉小火,炸至金黃可撈出瀝油。另起一鍋炒糖漿,放入元宵翻炒均勻後盛盤,待糖溫度冷卻即可食用。

作法:

湯圓起鍋後,沾裹花生粉。

元宵裹糖漿,沾裹杏仁碎片。 

美食配方

自己做芝麻湯圓

值此佳節,不妨全家一起動手做做看,體驗親手做湯圓和元宵的樂趣。

食材:

餡料:黑芝麻粉  160g、糖粉  80g、無鹽奶油  90g。

外皮材料:水磨糯米粉  200g、水約150cc。

作法:

1)奶油放軟,餡料混合,捏成團狀。分割滾成10小圓球,冷凍凝固備用。

2)糯米粉慢慢加水,拌合均勻,揉成乾粉團。

3)取 1/20粉團,滾水煮成黏性糕體。

4)將糕體與粉團揉合在一起,用力揉均勻成表面光滑、微黏的粉團。

5)將粉團搓成長條,分割小團。小團捏成薄片,放一個餡料球,包起來收口,輕搓成光滑圓球狀,不露餡、不碎裂即可。

湯圓
湯圓(圖片來源:Fotolia)

美食原料

糯米和糯米粉:

想自己包湯圓滾元宵,第一步就是到超市買水磨糯米粉,不妨認識一下它。

糯米是黏性高的米 :

從米質的特性來分,我們食用的米大致可分為以下 3 種:梗米、秈米、糯米。因為糯米的黏性高,一般人不會把糯米當主食吃,而是用它製作許多的米食製品。

糯米又分長糯和圓糯:  

不同於梗米、秈米的半透明,糯米是白色、不透明的顆粒。同時,依照外型又分為長米(長糯)、短米(圓糯)。因特性不同,長糯與圓糯的用途略有差異。

元宵和湯圓用圓糯做 :

長糯煮熟後較為硬挺,黏度較圓糯米低,多用來製作咸米食,例如:米糕、珍珠丸。反之,圓糯米熟透後黏性高,常用於甜點:鹼粽、麻糬、湯圓、元宵等。

把糯米磨製成糯米粉 

米磨成粉有 3 種方法:水磨、干磨、濕磨。湯圓元宵所使用的是水磨糯米粉,即糯米加水磨漿,米漿脫干水分成乾粉團。乾粉團過篩成粉末,再乾燥保存。

猜你喜歡

元宵節猜燈謎 歡迎來玩

清簫  2025-02-13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