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維吾爾人權問題導致歐盟與中國關係急劇惡化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三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習近平希望歐盟為改善雙邊關係「作出積極努力」。
法新社報道說,中國領導人與歐盟領袖通話是自從上月歐盟因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中國緊接着反制歐盟之後,這是首次與歐盟接觸。那次事件發生後,中國與歐盟關係急劇惡化。
習近平與默克爾通話,觀察人士指似有挽救局面的性質。美方正在全球布局,歐盟已經加入美國針對中國的陣營,同時對中方發起制裁,美方的盟國,對中國一向謹言慎行的日本現在對中國的態度也愈來愈強硬。在這一背景下,習近平似乎對歐盟還抱有希望,尤其對目前歐盟輪值主席默克爾抱有希望。
一則中國與歐盟的雙邊貿易中,中德貿易占有很大份量,這一點習近平在通話中表述得很明確,他強調中國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性:「中國連續5年成為德國全球最大貿易夥伴,體現了中德合作的韌性和潛力「,對於這一點,默克爾也十分清楚,她十分清楚德國的利益所在。
二則默克爾擔任輪值主席後,與去年年底與中方達成了談判長達七年之久的中歐投資原則性協議。這一頗具爭議的協議被認為與默克爾全力推動有關,歐洲因而有輿論批評默克爾與中國搞綏靖。
習近平與默克爾通電話,根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強調他去年與默克爾「多次溝通,為中德、中歐關係發展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顯然,習希望中德繼續發揮「引領作用」。他還說,」中德、中歐加強合作,能夠辦成有意義的大事,希望德方、歐方同中方一道作出積極努力。「
中方在美國總統拜登正式上任前,曾有強化與歐盟關係,形成中、美、歐新三角的重大計劃。美國兩黨對中共有高度共識,中共對拜登上台後改善雙邊關係也不太可能抱太大希望,最初中方對拜登政府或抱有一點希望,現在這種希望越來越渺茫。那麼,攜中國龐大的經濟力量與溫和持中的歐盟強化關係,至少在經濟層面讓美方孤立中國的計劃破局。
而在川普主政時期自視遭到美方不公對待的歐盟,也有希望在拜登上台前與中方儘快完成中歐投資協議的打算,免得拜登上台後要求附加更多人權因素。結果,在默克爾的推動下,這一充滿爭議的協議通過了。果然,美國表示了不滿。
習近平同默克爾通電話,有希望重新挽回這段關係的意思。因此他說,中歐關係面臨新的發展契機,也面臨着各種挑戰。習近平特別要強調的是:中歐「相互尊重,排除干擾。中國發展對歐盟是機遇,希望歐盟獨立作出正確判斷,真正實現戰略自主「。
在阿拉斯加中美對話失敗之後,中方意識到美國在歐洲,在亞洲正在形成對中國的一個包圍圈,但習近平的表述顯示,歐盟似乎仍然是可以攻破的,所以他強調歐盟應獨立作出正確判斷,暗示不要跟着美國走,「真正實現戰略自主」。
比起盛行的戰狼風格,習近平這兩句話說得很溫和,但仔細掂量也很不外交,好像在教導歐盟,奉勸歐盟「獨立作出正確判斷「,給人感覺歐盟似乎仍然很不成熟,所以需要」真正實現戰略自主」。
默克爾電話里談了什麼,德國方面尚無披露,但新華社稿提到的第一句話就是:「默克爾表示,歐方在對外關係方面堅持自主」,這句話無疑是對習近平上述表述的反駁,也符合歐盟的現實狀態,歐盟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歐盟內部的經濟交流份量已經很重,這不是說歐盟不需要與中國貿易往來,歐盟不是不知道中國對歐盟是機遇,但中國也同樣需要歐盟,歐盟對中國同樣也是機遇。在戰略問題上,如果獨立指的是安全,歐盟成員國中法國既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有獨立的軍事體系,而歐盟整體上通過北約組織與美國有着持久而牢固的軍事合作關係。從親密程度上,歐盟是美國的盟邦,這不僅僅是歷史因素促成,更重要的是價值觀接近,美歐之間雖有矛盾,但人權觀念,民主價值是一致的。
中方也許應該自問,中國經濟體越來越龐大,越來越發達,無論歐盟,無論美國,都需要中國的市場,都需要與中國做買賣,可為什麼受歡迎的程度越來越差?為什麼歐美與中國的關係如此惡化?核心的問題仍然出在價值觀上。這一次具體的導火索就是新疆人權問題。
從八九六四以來三十餘年,歐盟這是第一次就新疆人權問題對中國實施制裁,對一個擁有27個成員國,作出如此統一的決定,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舉動,中方通過反制歐盟來否認自身存在的嚴重人權問題,宣布對多名歐洲議會議員,歐洲知名智庫和學者制裁,有分析指,這一輪交手一舉摧毀了去年年底雙方達成雙邊投資協議所營造起來的友好氣氛。隨後,被中國官方輿論煽惑起來的一波抵制洋貨風潮,讓北京的形象在世人面前變得更猙獰。
對於一個與美國持續對抗的中共來說,與歐盟這場制裁採取反制,表面上出了一口惡氣,實質上遭遇了一個重大挫折。中歐投資協定能否批准,現在看起來,至少前景很陰暗。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